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是什么意思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哪里

3.《论语·为政篇第二》2.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有耻且格是什么意思?

5.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知耻且格 什么意思

6.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下一句是什么?

有耻且格_民免而无耻有耻且格

出自《论语》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其实,可以从后面一句明显看出。儒家讲求的就是仁政与德政,以及礼的树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是什么意思

出自《论语》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其实,可以从后面一句明显看出。儒家讲求的就是仁政与德政,以及礼的树立。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十三经》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因其对话众多,而着重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对话言论。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哪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一段话,意思如下:

如果只是依靠刑罚来治理国家,那么人民会免除罪行却失去了廉耻之心;如果依靠德行来引导,以礼仪来整齐人心,那么人们会有所耻感并且自觉守规矩。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治理国家的观点。他认为单纯依靠 harshness 的政治手段,如刑罚,来维持社会秩序,虽然可以压制一时的犯罪,但却会使人民失去廉耻之心,变得无耻。而通过培养德行和遵循礼仪来治理社会,可以使人们具有廉耻之心,自觉地遵守规范行为。

这句话强调了道德与礼仪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培养道德和约束规范行为,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品德。它提倡以德治国,以礼制人,强调了个体的责任和内在的自律意识。

《论语·为政篇第二》2.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篇。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有耻且格是什么意思?

“ 每日一句论语 ”专栏系列连载的第? 19 ?篇文章

大家好,欢迎打开 #每日一句论语# 专栏,

每天花 5分钟 一起学论语,受益每一天!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原文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②而无耻之以礼,有耻且格③。”

注释

①道: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引导的意思,一说是领导、治理,与“道千乘之国”的“道”相同。

②免:免罪、免刑、免祸。

③格:纠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来引导民众,用刑罚来制约百姓,民众虽然免受刑法,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教化民众,用礼教来约束民众,民众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解读&感悟

孔子说,刑罚只能单纯避免人们犯罪,并不能让他们生出犯罪可耻的心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荣辱观,光靠法制和刑罚是无法建立起来的。而用道德诱导人们向善,用礼制约束人们的言行,人们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还能恪守正道,民心归服。相比较,道德教化和以礼治国要更高明和智慧很多。

本章同样强调“以德治国”的思想,重视道德修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END—

陈小剑,自律者、晨型人、多元思维模型践行者、终身学习者

帮助提升个人认知水平和人生效率

微信公号:陈小剑(chenxiao-jan)

微信私号:Jan130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知耻且格 什么意思

有耻且格

[成语解释]指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典故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不但懂得廉洁是非,而且从心里归服。

[常用程度]生僻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近义词:自知之明

[成语解释]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典故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译文: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是智慧。

[近义词]自叹弗如、自惭形秽

[反义词]不自量力

[常用程度]常用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下一句是什么?

你好,原文: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感悟”

译:用法律去约束人的行为合乎规范只是在外力作用下的强制结果,不如用礼仪、道德去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它是发自于心的,属于内在的自我要求,这样既可以使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和谐有序,更可以完成人们内在心灵的自我升华。?

见图: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摘自《史记·七十列传·酷吏列传》

解释: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