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途而废是成语吗

2.中道而废;君子儒;行不由径

中道而废是成语吗_中道而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 《论语》雍也第六

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力量不够。”孔子回答说:“如果真的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会再也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没有开步走(就画地自限了)。”

今女画,画地为牢,你是否也给自己画了好多边界。这个我做不到啊,那个我没有天赋啊,没有时间啊,没有条件啊。

永远也不会存在那个所有事情都准备好了的时刻。你要勇于打破那些边界,限制。永远不要跟自己说不可以,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自己,那么你肯定不会成功的。

中途而废是成语吗

成语释义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成语出处汉 扬雄《法言 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感彩中性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华而不实

 成语例句

 宋·苏轼《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质非文是终难久,脱冠还作扶犁叟。”

 双语例句

 1. The fault - block W 51 is a typical multizones hetergenous reservoir - gas distribution is controlle

 濮城油田文51断 块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油气分布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

中道而废;君子儒;行不由径

是的,"中途而废"是一个常见的成语。

拓展知识:

1.成语的定义:

成语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固定词组,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固定的词序和固定的意义。它们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文学、文化传统以及社交场合中。

2.成语的特点:

成语在形式上常由四个汉字组成,而且具有特定和固定的词序,不能随意更换顺序。它们具有简练、形象、含蓄以及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特点。

3."中途而废"成语的意义:

"中途而废"这个成语表示在做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过程中,半途而废或中途停止,没有坚持到最后或无法完成原定目标。它强调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警示人们不能在事情未完成之前放弃,需要坚持到底。

4.成语的来源:

"中途而废"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或中道而废"。它是孔子对学生子路的评价,意思是指子路心志不坚定,在学习上常常半途而废。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和扩充,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

5.应用和意义:

"中途而废"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提醒人们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无论是在学习、工作、创业还是其他方面,要有持续的努力和决心,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结:

"中途而废"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形容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半途而废或中途停止的现象。它体现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个成语源自于《论语》中的一句话,警示人们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到底,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能力不足。”孔子说:“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话,会半道而废,现在你还没开始,就画地为牢,不想前进了。”

冉求对孔子说:我对您教的知识其实很喜欢,也愿意学,但我天分不高,力不足。我已经尽力了,但还是只能留在原地。

冉求是以“力不足”为借口,孔子一句话就洞穿了他的内心,孔子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天,我们常常听到“半途而废”这个词,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坏的词,它让我们觉得事情只要不成功,就是毫无意义的。其实,“半途而废”并不是一个不好的状态,当我们朝着目标前行的时候,即使倒在半道上又如何呢?它说明至少努力了。

孔子认为冉求的这句话很没志气,如果真的“力不足”,至少也是停在半途中,可你却故意止步不前,你给自己画一个圈,将自己禁锢起来,这叫画地为牢。

感悟: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不在给自己找借口。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把儒学只当成混饭本事的小人儒。”

子夏是孔子比较年轻的学生。孔子对子夏说,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君子儒”和“小人儒”,并不是指儒者中的君子和小人,而是指当时的两个行业,一种被称为君子儒,另一种则是小人儒。

儒的起源并不是孔子,在孔子之前有很多儒生。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是主要的行业,而儒在当时是一种贱业,主要是靠教书、襄礼、操办红白喜事谋生。

像这样的儒生,读书、学本事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这就叫小人儒。小人儒并不是贬义,只是当时的一种职业。

孔子对子夏的要求很高。子夏可能做了一些类似的事来赚钱,孔子就提醒他要立志做君子儒,要研习典籍,研究文化和礼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今天学习儒家文化,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有要求,我们想要提升自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一个人有理想和抱负,愿意肩负使命,希望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推动世界的改变,就是君子儒。

孔子对子夏说,不要让自己失去理想,别把自己的儒生身份变成一个混饭吃的职业,而应该让它成为自己学习的入口和路径。

儒家从一个小范围的职业,演化成一个大的流派,在这个重要过程中,孔子充当着伟大的改革者和推动者的角色。

感悟:我们要对自己有要求,提升自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子游为在武城做地方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发现人才了吗?” 子游回答:“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一贯走正道,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家里来。”

子游就是言偃。孔子称“偃”这个字的时候,常指子游。

子游在武城做宰,宰相当于一个地方官。孔子去视察,对他说,做一个地方官,最关键的是善于发现人才,这对整个国家都极为重要。

子游对老师提到了一个人,叫澹台灭明。对孔子说,这个人“行不由径”,意思是他从不抄小道,不走捷径,他只是循规蹈矩的走自己该走的路。

这是需要一定的定力和勇气。我们经常看到公园里的草坪上,有一条条被人踩出来的小道,走这些小道很明显更近。有人觉得反正已经踩成这样了,自己继续踩踏也没关系。

但对于旁行的这种小路,澹台灭明是不会走的,“行不由径”是君子的一个标志,能够反映出他遵守规矩,不违背礼法准则。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澹台灭明作为下属,如果没有公事,从来不去拜见子游。这在子游看来是非常值得认可的。

感悟: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提醒自己行不由径,不能因为别人走近道,就允许自己和别人一样违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