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边是后的成语

2.领袖的近义词

3.世说新语中最短的文言文

4.跟袖有关的成语

5.方位开头 成语

6.《南史》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九(2)

后进领袖_后防领袖

领的四字成语 :

提纲挈领、遥遥领先、引领而望、振裘持领、看家本领、方领圆冠、获保首领、振衣提领、楚腰蛴领、握纲提领、黼衣方领、神领意得、攘袂引领、引领以望、倒裳索领、举纲持领、心领神会、不得要领、项领之功、领袖后进、方领矩步、头稍自领。

《中国对联大辞典》“领字”条云:“词曲和对联中,在句前有统领作用的字。对联领字是词曲领字的发展,其平仄要求一般不严。”

陆伟廉先生在《对联经》中,为领字下了这样一个定义:“领字为添加于一组自对句前头,但其本身并不参加自对之词字或短语,其数目一般为1—3个,偶为4个。”还说:“领字的作用, 在于引起其后的一些自对句的铺排。”

从上述领字的定义看出:“在句前”,“自对句前头”,这一点是领字的关键。也就是说,领字的位置一定在句前而不是在句中,这是界定领字的一条标准。界定领字,还有一条标准,就是把领字去掉,其联文的主要内容不变。

前边是后的成语

不进则退

得寸进尺

翻然改进

里出外进

高歌猛进

急流勇进

加官进禄

兼程并进

进德修业

进退两难

进退失据

进退维谷

齐头并进

日进斗金

突飞猛进

循序渐进

以退为进

知难而进

招财进宝

鞭擗进里

倍道兼进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不栉进士

不知进退

倍道而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出处进退

长驱直进

寸进尺退

得步进步

分进合击

更进一竿

竿头日进

后进之秀

后进领袖

进德脩业

进道若踡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拒狼进虎

精进勇猛

进种善群

进贤用能

进贤兴功

进贤退愚

进贤退佞

进贤退奸

进贤任能

进贤屏恶

进贤进能

进贤达能

进贤黜佞

进贤黜奸

进贤黜恶

进贤拔能

进退中绳

进退中度

进退裕如

进退有节

进退有度

进退有常

进退应矩

进退消息

进退消长

进退无依

进退无途

进退无所

进退无据

进退无措

进退为难

进退惟咎

进退维艰

进退维亟

进退惟谷

进退唯谷

进退亡据

进退损益

进退双难

进退首鼠

进退失图

进退失所

进退失踞

进退失措

进退荣辱

进退履绳

进退路穷

进退两端

进退狼狈

进退可否

进退可度

进退狐疑

进退迍邅

进退触籓

进退触篱

进退跋疐

进身之阶

进善退恶

进善黜恶

进善惩奸

进善惩恶

领袖的近义词

后院起火

后拥前呼 后面簇拥,前面吆喝。形容出行时气派很大。

后台老板 戏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后手不接 指平时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则接应不上,无法继续维持。亦作“后手不上”。

后生小子 指年轻晚辈

后生可畏 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后起之秀 秀:特异,优秀。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后浪推前浪 江水奔流,前后相继。比喻后面的事物推动前面的事物,象后浪推动前浪一样,不断前进。

后浪催前浪 〖解释〗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不断前进。

后来之秀 秀:特别优秀的。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后来者居上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

后来居上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后进之秀 犹言后起之秀。

后进领袖 晚辈中最杰出的人。

后继有人 有后人继承前人的事业。

后继无人 继:继承。没有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

后会有期 期:时间。以后有见面的时候(用在分别时安慰对方)。

后会无期 期:时间。以后何时相会还没有一定的日期。

后悔无及 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后悔莫及 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后悔不及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后患无穷 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

后海先河 语本《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

后顾之忧 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后福无量 量:限度,限量。将来的幸福无穷。

后发制人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后车之戒

世说新语中最短的文言文

领袖的近义词是:头领、魁首、首级、主脑、头目、首领、首脑、渠魁。

含义:

1、衣领和衣袖。出自《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

2、为人仪则,为他人作表率。出自《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故以晖映先达,领袖后进。”吕向注:“领袖,可为人之仪则。”

3、带领、率领。出自黄中黄《沉荩》第二章:“北方之谭嗣同,南方之唐才常,领袖戊戌、庚子两大役,此人所共知者也。”

4、比喻同类人或物中之突出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胡毋彦国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

跟袖有关的成语

1. 《世说新语》中简短古文

1、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解释:

孔融被收押,朝廷内外群臣们都很惶恐。当时孔融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他们两个如故在外面玩耍,丝毫没有理会官兵。孔融对着使者说:“戴罪在身的是我,我的两个儿子能不能放过?”儿子说:“大人知不知道把一个鸟巢打翻,还有完整的蛋吗?”过了不久,他两个儿子也被害了。

2、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解释:

东汉时,颍川郡名士陈实(陈寔)担任太丘县长,他的两个儿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都功业有成,尊长爱幼,德行甚佳。陈纪的儿子陈群(字长文),陈谌的儿子陈忠(字孝先)争论各自父亲的功德,不可开交,找祖父陈实评理。陈实认为元方和季方都是好样的,感叹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扩展资料:

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搜狗百科-世说新语

2. 求最短的 世说新语 15篇 急用

赏誉第八之二、劲松下风(原文)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

(译)世人品评李元礼(李鹰),清凛刚直,就像大风吹过劲松。赏誉第八之四、云中白鹤(原文)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译)公孙度品评邴原:“就像云中的白鹤,不是捉麻雀的那种网能捕到的。”赏誉第八之七、后来领袖有裴秀(原文)谚曰:“后来领袖有裴秀。”

(译)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后辈的领袖将是裴秀。”赏誉第八之十二、万物不能移(原文)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译)山公(山涛)推举阮咸为吏部郎,品评道:“清心寡欲,不为外物左右。”赏誉第八之十三、清伦有鉴识(原文)王戎目阮文业:“清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人。”

(译)王戎品评阮文业:“清纯文雅,有人伦之鉴,自汉代以来,还从没有这样的人。”赏誉第八之十四、武元夏目裴王(原文)武元夏目裴、王曰:“戎尚约,楷清通。”

(译)武元夏品评裴楷、王戎说:“王戎简约,裴楷清明通达。”赏誉第八之十六、风尘外物(原文)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译)王戎说:“太尉(王衍)仪态高雅清醇,就像玉树琼林,天生就是超脱世俗的人物”赏誉第八之十八、言谈林薮(原文)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译)对于裴仆射(裴頠),当时人们认为,他是清谈人物的汇聚地。

赏誉第八之二十五、觉我言烦(原文)王夷甫自叹:“我与乐令谈,未尝不觉我言为烦。”(译)王夷甫(王衍)感叹道:“我和乐令(乐广)清谈,没有一次不觉得我的语言烦琐。

赏誉第八之二十八、太傅府有三才(原文)太傅府有三才:刘庆孙长才,潘阳仲大才,裴景声清才。(译)东海王太傅司马越的府里有三个人才:刘庆孙(刘舆)是专长之才,潘阳仲(潘滔)是博学之才,裴景声(裴邈)是清廉之才。

赏誉第八之三十、城西公府(原文)庾子躬有废疾,甚知名,家在城西,号曰“城西公府”。(译)庾子躬(庾琮)有残疾,但他非常出名,他家住在城西,人们称他的驻地为“城西公府”。

赏誉第八之三十一、名士无多人(原文)王夷甫语乐令:“名士无多人,故当容平子知。”(译)王夷甫(王衍)对乐令(乐广)说:“名士没有多少人,自然应该让平子(王澄)品评一番。”

赏誉第八之三十二、悬河泄水(原文)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泄水,注而不竭。”(译)王太尉(王衍)说:“郭子玄(郭象)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赏誉第八之三十七、岩岩清峙(原文)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译)王公(王导)品评太尉(王衍):“高耸挺拔,巍然屹立。”

赏誉第八之四十一、家从谈谈之许(原文)庾太尉目庾中郎:“家从谈谈之许。”(译)庾太尉(庾亮)品评庾中郎(庾敳):“家叔言谈很深刻。”

赏誉第八之四十二、神气融散(原文)庾公目中郎:“神气融散,差如得上。”(译)庾公(庾亮)品评中郎(庾敳):“神情悠闲洒脱,确实超过常人。”

赏誉第八之四十三、祖车骑朗诣(原文)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译)刘琨赞赏祖车骑(祖逖)的开朗豪放,说:“少年时就被王敦称赞。”

赏誉第八之四十四、善于托大(原文)时人目庾中郎:“善于托大,长于自藏。”(译)当事人们品评庾中郎(庾敳):“超脱自然,藏而不露。”

赏誉第八之四十九、其神候似欲可(原文)王大将军称其儿云:“其神候似欲可。”(译)王大将军称赞他的儿子王应说:“他的神态还可以。”

赏誉第八之五十、朗朗如百间屋(原文)卞令目叔向:“朗朗如百间屋。”(译)卞令(卞壶)品评他的叔叔卞向:“气度开朗,就像宏大的屋宇。”

赏誉第八之五十三、吐佳言如屑(原文)胡毋彦国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译)胡毋彦国常常是妙语连珠,是后辈年轻人中的领袖。

赏誉第八之五十六、嶷如断山(原文)世目周侯:“嶷如断山”。(译)世人品评周侯(周顗):“高峻如绝壁。”

赏誉第八之七十、杜褚风范(原文)世目杜弘治标鲜,季野穆少。(译)世人品评杜弘治(杜乂)光彩照人,褚季野(褚裒)庄重内敛。

赏誉第八之七十八、掇皮皆真(原文)谢公称蓝田:“掇皮皆真。”(译)谢公(谢安)称赞王蓝田(王述):“去掉外皮,全是真率。”

赏誉第八之九十七、把臂入林(原文)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译)谢公(谢安)评价豫章(谢鲲)说:“如果遇见竹林七贤,一定会挽着胳膊,一起走进竹林。”

赏誉第八之九十八、不减辅嗣(原文)王长史叹林公:“寻微之功,不减辅嗣。”(译)王长史(王濛)赞美林公(支遁):“在玄学上探精求微的功力,不比王辅嗣(王弼)差。”

赏誉第八之一百、清鉴贵要(原文)殷中军道右军“清鉴贵要”。(译)殷中军(殷浩)称赞右军(王羲之)“识见清明,尊贵显要。”

赏誉第八之一百零六、朗豫(原文)简文目敬豫为“朗豫”。(译)简文帝(司马昱)品评(王恬)“开朗快乐”。

3. 求20个世说新语的原文加翻译

赏誉第八之四、云中白鹤(原文)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译)公孙度品评邴原:“就像云中的白鹤,不是捉麻雀的那种网能捕到的。”赏誉第八之七、后来领袖有裴秀(原文)谚曰:“后来领袖有裴秀。”

(译)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后辈的领袖将是裴秀。”赏誉第八之十、璞玉浑金(原文)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译)王戎品评山巨源(山涛):“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矿石,人们都喜爱它的珍贵,却不能估量它的真实价值。”赏誉第八之十二、万物不能移(原文)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译)山公(山涛)推举阮咸为吏部郎,品评道:“清心寡欲,不为外物左右。”赏誉第八之十三、清伦有鉴识(原文)王戎目阮文业:“清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人。”

(译)王戎品评阮文业:“清纯文雅,有人伦之鉴,自汉代以来,还从没有这样的人。”赏誉第八之十四、武元夏目裴王(原文)武元夏目裴、王曰:“戎尚约,楷清通。”

(译)武元夏品评裴楷、王戎说:“王戎简约,裴楷清明通达。”赏誉第八之十五、栋梁之用(原文)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译)庾子嵩(庾敳)品评和峤:“像松柏一样高高耸立,虽然有枝杈,可用来建高楼,可以做栋梁。”赏誉第八之十六、风尘外物(原文)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译)王戎说:“太尉(王衍)仪态高雅清醇,就像玉树琼林,天生就是超脱世俗的人物”赏誉第八之三十一、名士无多人(原文)王夷甫语乐令:“名士无多人,故当容平子知。”(译)王夷甫(王衍)对乐令(乐广)说:“名士没有多少人,自然应该让平子(王澄)品评一番。”

赏誉第八之三十二、悬河泄水(原文)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泄水,注而不竭。”(译)王太尉(王衍)说:“郭子玄(郭象)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赏誉第八之四十一、家从谈谈之许(原文)庾太尉目庾中郎:“家从谈谈之许。”(译)庾太尉(庾亮)品评庾中郎(庾敳):“家叔言谈很深刻。”

赏誉第八之四十二、神气融散(原文)庾公目中郎:“神气融散,差如得上。”(译)庾公(庾亮)品评中郎(庾敳):“神情悠闲洒脱,确实超过常人。”

赏誉第八之四十三、祖车骑朗诣(原文)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译)刘琨赞赏祖车骑(祖逖)的开朗豪放,说:“少年时就被王敦称赞。”

赏誉第八之四十八、精神渊著(原文)时人欲题目高坐而未能,桓廷尉以问周侯,周侯曰:“可谓卓朗。”桓公曰:“精神渊著。”

(译)当时人们想品评高坐僧人,却没有恰当的话,桓廷尉(桓彝)去问周侯(周顗),周侯说:“僧人可谓与众不同,豁达开朗。“桓公(桓温)说:“僧人是精神深邃透彻。”

赏誉第八之四十九、其神候似欲可(原文)王大将军称其儿云:“其神候似欲可。”(译)王大将军称赞他的儿子王应说:“他的神态还可以。”

赏誉第八之五十、朗朗如百间屋(原文)卞令目叔向:“朗朗如百间屋。”(译)卞令(卞壶)品评他的叔叔卞向:“气度开朗,就像宏大的屋宇。”

赏誉第八之五十三、吐佳言如屑(原文)胡毋彦国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译)胡毋彦国常常是妙语连珠,是后辈年轻人中的领袖。

赏誉第八之五十四、丞相品三人(原文)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峰距。”(译)王丞相说:“刁玄亮(刁协)精细,戴若思冷峻,卞望之严厉。”

赏誉第八之五十五、不减阮主簿(原文)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译)大将军(王敦)对右军(王羲之)说:“你是我们王家的优秀子弟,一定不比阮主薄(阮裕)差。”

赏誉第八之五十六、嶷如断山(原文)世目周侯:“嶷如断山”。(译)世人品评周侯(周顗):“高峻如绝壁。”

赏誉第八之六十六、皮里阳秋(原文)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译)桓茂伦(桓彝)说:“褚季野皮里阳秋。”是说他表面不加评论,内心自有褒贬。

赏誉第八之六十七、终为诸侯上客(原文)何次道尝送东人,瞻望,见贾宁在后轮中,曰:“此人不死,终为诸侯上客。”(译)何次道(何充)有一次送会嵇来的人,远远看到贾宁在后边的车上,说:“这个人如果不死,一定会成为王侯的座上客。”

赏誉第八之七十、杜褚风范(原文)世目杜弘治标鲜,季野穆少。(译)世人品评杜弘治(杜乂)光彩照人,褚季野(褚裒)庄重内敛。

赏誉第八之七十一、标鲜清令(原文)有人目杜弘治,标鲜清令,盛德之风,可乐咏也。(译)有人品评杜弘治,仪表出众,清明正直,道德为世人垂范,是值得歌咏的人物。

赏誉第八之七十二、逸少国举(原文)庾公云:“逸少国举。”故庾倪为碑文云:“拔萃国举。”

(译)庾公(庾亮)说:“逸少(王羲之)是举国推崇的人。”所以侄子庾倪(庾倩)在碑文中说:“拔萃国举。”

4. 十篇最短的文言文和文言文的译文

1.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2.原文:齐宣王使人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同‘悦’]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

南郭处士被请来为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给这三百人奖赏。后来宣王死了,齐闵王当上皇帝,他喜欢一个一个听,南郭处士逃跑了。

3.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译文: 一片芦苇白苍苍, 清晨白露结成霜, 我那心爱的人儿哪! 就在河水的那一旁。

4.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着,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锄菜。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看见,照旧挥锄除草,看它跟瓦片、石头没有什么不同;华歆看见,把金子拾起来,丢下锄头离开了。

他们有曾同坐在一块席子上读书,正好有官员乘着大车、戴着官帽经过门前。管宁(无动于衷),依旧读书;华歆却把书扔下,出去观看。

管宁把所做坐的席子割作两半,跟华歆分开坐。他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5.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译文:夸父追赶太阳,追至太阳身边,因炎热而口渴,喝干了江河仍嫌不足,于是,欲饮沼泽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

手杖弃于路边,竞长成一片桃林。6.原文: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钟毓、钟会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美好的名声.(在他们)十三岁那年,魏文帝听说了他们的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你可以叫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于是(钟繇带着他们的两个儿子进宫面见魏文帝).(面见皇帝时)钟毓(紧张得)脸上流汗,魏文帝(亲热地)问他:"你的脸上怎么会流汗呢?"钟毓回答说:"(我)敬畏害怕,汗水像酒水一样涌出来." 魏文帝再问钟会说;"(那)你为什么不流汗呢?" 钟会回答说:"我害怕得发抖,连汗也不敢出."7.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

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

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8.原文:李元礼尝叹荀淑、锺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译文:李元礼曾经赞叹荀淑和钟皓的品德说:“荀淑的见识高超,不能复加,钟皓的道德高尚可以作为老师。”

9.原文: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 载着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馀六龙下食。

文若亦小,坐着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译文:陈太丘去拜访荀朗陵,因为家穷又俭朴,没有仆人杂役,就让儿子陈元方驾车,陈季方拄着棍子在后面跟着。孙子陈长文还小,就抱在车里。

等到了荀朗陵家,荀朗陵的儿子荀叔慈来开门,荀慈明在席间劝酒,他家其他六个儿子陪着吃饭。而荀朗陵的孙子荀文若也还小,就坐在爷爷腿上。

这事传到朝廷,太史向上报告说:“有德的星星都向东方聚集了."10.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译文:华歆和王朗一同躲避灾难,有一个人想和他们同乘一条船,华歆就为难他,(不让他上船),王朗(对华歆)说:"船还有位置,为什么不给他上呢?"后面的敌人(向那人)追了过来.(这时)王朗就想抛下带着的那个人.华歆说:"我之所以怀疑正是因为这样啊.既然已经答应他让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因此,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样.世人就以这件事来平定华歆、王朗的(品质)好坏.11.原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

5. 课外最短的5篇古文带翻译

全部出自《世说新语》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郭林宗(郭泰)到了汝南,拜访袁奉高(袁阆),车不停驶,马不驻足,就告辞了;到黄叔度(黄宪)那里,却住了整整两天。

有人问他原委,郭林宗说:“叔度犹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搅不浊,他的气度很宽广,实在让人难测呀。”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

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李元礼(李膺)风度高雅,品德高尚,自视甚高。

以弘扬儒教,正定天下是非为己任。后辈的读书人到了李元礼家,受到他的接待,就认为自己登龙门了。

李元礼(李鹰)尝叹荀淑、钟浩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李元礼曾经赞扬荀淑、钟浩二人说:“荀淑见识卓越,别人很难超过。

钟浩道德高尚,足以为人师表。”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

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陈太丘(陈寔)去拜访荀淑,因为家里穷,雇不起仆人,就让大儿子元方赶着车,二儿子季方手持节杖在后面跟着,孙子长文年岁还小,也坐在车里。到了荀淑那里,荀淑让三儿子叔慈到门口迎接,六儿子慈明敬酒,其余六个儿子上菜,孙子文若还小,就坐在爷爷膝前。

当时太史就向皇帝上奏说:“道德高尚的人已经向东去了。”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华歆和晚辈相处很严肃。即使在家中,也仪态庄重,犹如朝见皇帝那样讲求规矩。

陈元方兄弟却极随和,两家之间并没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6. 世说新语里面的文言文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7. 《世说新语》中的文言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方位开头 成语

袖手旁观

袖手充耳、

断袖余桃、

翠袖红裙、

槊血满袖、

拂袖而去、

满袖春风、

狐裘羔袖、

捰袖揎拳、

揎拳捰袖、

撺拳拢袖、

揎拳捋袖、

捋袖揎拳、

裸袖揎衣、

长袖善舞、

袖里乾坤、

揎拳掳袖、

袖里玄机、

裸袖揎拳、

拂袖而归、

揎拳攞袖、

掀拳裸袖、

揎拳裸袖、

攞袖揎拳、

后进领袖、

宽袍大袖、

领袖后进、

拂袖而起、

袖中挥拳、

旁观袖手、

两袖清风

《南史》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九(2)

左()

左辅右弼 左顾右盼 左邻右里 左邻右舍 左铅右椠 左书右息

左思右想 左提右挈 左图右史 左图右书 左宜右宜 左宜右有

左萦右拂 左拥右抱 左右采获 左右逢原 左右逢源 左右开弓

左右两难 左右图史 左右为难 左支右绌 左支右调 左支右吾

左枝右梧

右()

右翦左屠 右军习气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

下()

下下之策 下落不明 下不为例 下才知之 下明知是

下地得米 下到私墨 下里巴人 下马看花 下车伊始

后()

后车之戒 后患无穷 后车之戒

后发制人 后福无量 后顾之忧

后海先河 后患无穷 后悔不及

后悔莫及 后悔无及 后会无期

后会有期 后继无人 后继有人

后进领袖 后进之秀 后来居上

后来者居上 后来之秀 后浪催前浪

后浪推前浪 后起之秀 后生可畏

后生小子 后手不接 后台老板

后拥前呼

西()

西除东荡 西窗翦烛 西方净国 西方净土 西鹣东鲽

西赆南琛 西眉南脸 西颦东效 西施捧心 西台痛哭

里()

里丑捧心 里出外进 里勾外连 里谈巷议 里通外国

里外夹攻 里应外合

外()

外方内员 外方内圆 外感内伤 外刚内柔 外合里差

外合里应 外简内明 外宽内忌 外宽内明 外宽内深

外厉内荏 外强中干 外强中瘠 外巧内嫉 外柔内刚

外圆内方

北()

北斗之尊 北风之恋 北面称臣 北门锁钥 北叟失马

北辕适楚 北辰星拱 北道主人 北宫婴儿 北门南牙

览字孝智,十六通老、易,位中书郎。以所生母忧,庐于墓,再期不尝盐酪,食麦粥而已。隆冬止着单布衣,家人虑不胜丧,中夜窃置炭于床下,览因暖得寐。及觉知之,号恸欧血。梁武帝闻其至性,数使省视。

 服阕,除尚书左丞。性聪敏,尚书令史七百人,一见并记名姓。当官清正无所私。从兄吏部郎孝绰,在职颇通赃货,览劾奏免官。孝绰怨之,常谓人曰:「犬噬行路,览噬家人。」出为始兴内史,居郡尤励清节。复为左丞,卒官。览弟遵。

 遵字孝陵,少清雅有学行,工属文。为晋安王纲宣惠、云麾二府记室,甚见宾礼。王立为皇太子,仍除中庶子。遵自随蕃及在东宫,以旧恩偏蒙宠遇,时辈莫及。卒官,皇太子深悼惜之,与遵从兄阳羡令孝仪令曰:「贤从弟中庶奄至殒逝,痛可言乎。其孝友淳深,立身贞固,内含玉润,外表澜清,言行相符,终始如一。文史该富,琬琰为心,辞章博赡,玄黄成采。既以鸣谦表性,又以难进自居。吾昔在汉南,连翩书记;及忝朱方,从容坐首。鷁舟乍动,朱鹭徐鸣,未尝一日而不追随,一时而不会遇。益者三友,此实其人。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人结去思,野多驯翟,此亦威凤一羽,足以验其五德。」其见爱赏如此。

 苞字孝尝,一字孟尝,悛弟子也。父愃,位太子中庶子。

 苞三岁而孤,至六七岁,见诸父常泣。时伯叔父悛、绘等并显贵,其母谓其畏惮,怒之。苞曰:「早孤不及有识,闻诸父多相似,故心中悲耳。」因而歔欷,母亦悲恸。初,苞父母及两兄相继亡殁,悉假瘗焉。苞年十六,始移墓所,经营改葬,不资诸父。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陈氏并扇席温枕,叔父绘常叹伏之。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缉,筐箧盈满。梁初,以临川王妃弟,故自征虏主簿迁右军功曹,累迁太子洗马,掌书记,侍讲寿光殿。及从兄孝绰等并以文藻见知,多预宴坐。受诏咏天泉池荷及采菱调,下笔即成。

 天监十年卒,临终呼友人南阳刘之遴托以丧事从俭。苞居官有能名,性和直,与人交,面折其非,退称其美,士友咸以此叹惜之。

 绘字士章,愃弟也。初为齐高帝行参军,帝叹曰:「刘公为不亡也。」及豫章王嶷镇江陵,绘为镇西外兵参军,以文义见礼。时琅邪王诩为功曹,以吏能自进,嶷谓僚佐曰:「吾虽不能得应嗣陈蕃,然合下自有二骥也。」

 性通悟,出为南康相,郡人有姓赖,所居名秽里,刺谒绘,绘戏嘲之曰:「君有何秽,而居秽里?」此人应声曰:「未审孔丘何阙,而居阙里。」绘默然不答,亦无忤意,叹其辩速。

 后历位中书郎,掌诏诰。敕助国子祭酒何胤撰修礼仪。永明末,都下人士盛为文章谈义,皆凑竟陵西邸,绘为后进领袖。时张融以言辞辩捷,周顒弥为清绮,而绘音采赡丽,雅有风则。时人为之语曰:「三人共宅夹清漳,张南周北刘中央。」言其处二人间也。

 鱼复侯子响诛后,豫章王嶷欲求葬之,召绘为表言其事,绘须臾便成。嶷叹曰:「祢衡何以过此。」唯足八字云:「提携鞠养,俯见成人。」后魏使至,绘以辞辩被敕接使。事毕,当撰语辞。绘谓人曰:「无论润色未易,但得我语亦难矣。」

 隆昌中,兄悛坐事将见诛,绘伏阙请代兄死,明帝辅政,救之,乃免死。明帝即位,为太子中庶子。安陆王宝晊为湘州,以绘为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宝晊妃,悛女也。宝晊爱其侍婢,绘夺取,具以启闻,宝晊以为恨,与绘不协。遭母丧去官,有至性。服阕,为晋安王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及梁武起兵,朝廷以绘为雍州刺史,固让不就。众以朝廷昏乱,为之寒心。绘终不受,乃改用张欣泰。转绘建安王车骑长史,行府国事。

 及东昏见杀,城内遣绘及国子博士范云等齎其首诣梁武帝于石头。转大司马从事中郎,卒。子孝绰。

 孝绰字孝绰,本名冉。幼聪敏,七岁能属文。舅齐中书郎王融深赏异之,与同载以适亲友,号曰神童。融每曰:「天下文章若无我,当归阿士。」阿士即孝绰小字也。父绘,齐时掌诏诰,孝绰时年十四,绘常使代草之。父党沈约、任昉、范云等闻其名,命驾造焉,昉尤相赏好。范云年长绘十馀岁,其子孝才与孝绰年并十四五。及云遇孝绰,便申伯季,乃命孝才拜之。兼善草隶,自以书似父,乃变为别体。

 梁天监初,起家着作佐郎,为归沐诗赠任昉,昉报曰:「彼美洛阳子,投我怀秋作,讵慰耋嗟人,徒深老夫托。直史兼褒贬,辖司专疾恶,九折多美疹,匪报庶良药。」其为名流所重如此。

 后迁兼尚书水部郎,奉启陈谢。手敕答曰:「美锦未可便制,簿领亦宜稍习。」顷之即真。武帝时因宴幸,令沈约、任昉等言志赋诗,孝绰亦见引。尝侍宴,于坐作诗七首,武帝览其文,篇篇嗟赏,由是朝野改观。累迁秘书丞。武帝谓舍人周舍云:「第一官当知用第一人。」故以孝绰居此职。

 后为太子仆,掌东宫管记。时昭明太子好士爱文,孝绰与陈郡殷芸、吴郡陆倕、琅邪王筠、彭城到洽等同见礼。太子起乐贤堂,乃使先图孝绰。太子文章,群才咸欲撰录,太子独使孝绰集而序之。迁兼廷尉卿。

 初,孝绰与到溉兄弟甚狎,溉少孤,宅近僧寺,孝绰往溉许,适见黄卧具,孝绰谓僧物色也,抚手笑。溉知其旨,奋拳击之,伤口而去。又与洽同游东宫,孝绰自以才优于洽,每于宴坐嗤鄙其文,洽深衔之。及孝绰为廷尉,携妾入廷尉,其母犹停私宅。洽寻为御史中丞,遣令史劾奏之,云「携少妹于华省,弃老母于下宅。」武帝为隐其恶,改妹字为姝。孝绰坐免官。诸弟时随蕃皆在荆、雍,乃与书论共洽不平者十事,其辞皆诉到氏。又写别本封至东宫,昭明太子命焚之,不开视。

 孝绰免职后,武帝数使仆射徐勉宣旨慰抚之,每朝宴常预焉。及武帝为籍田诗,又使勉先示孝绰。时奉诏作者数十人,帝以孝绰诗工,即日起为西中郎湘东王谘议参军。迁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坐受人绢一束,为饷者所讼,左迁信威临贺王长史。晚年忽忽不得志,后为秘书监。

 初,孝绰居母忧,冬月饮冷水,因得冷癖,以大同五年卒官,年五十九。

 孝绰少有盛名,而仗气负才,多所陵忽。有不合意,极言诋訾。领军臧盾、太府卿沈僧畟等并被时遇,孝绰尤轻之。每于朝集会同,处公卿间无所与语,反呼驺卒访道途间事,由此多忤于物,前后五免。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时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诵传写,流闻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题之。文集数十万言,行于时。兄弟及群从子侄当时有七十人,并能属文,近古未之有也。

 其三妹,一适琅邪王叔英,一适吴郡张嵊,一适东海徐悱,并有才学。悱妻文尤清拔,所谓刘三娘者也。悱为晋安郡卒,丧还建邺,妻为祭文,辞甚凄怆。悱父勉本欲为哀辞,及见此文,乃阁笔。

 孝绰子谅字求信,小名春。少好学,有文才,尤悉晋代故事,时人号曰「皮里晋书」。位中书宣城王记室,为湘东王所善。王尝游江滨,叹秋望之美。谅对曰:「今日可谓'帝子降于北渚'。」王有目疾,以为刺己。应曰:「卿言'目眇眇以愁予'邪?」从此嫌之。

 孝绰弟潜字孝仪,幼孤,与诸兄弟相勖以学,并工属文。孝绰尝云「三笔六诗」,三即孝仪,六谓孝威也。

 举秀才,累迁尚书殿中郎。敕令制雍州平等寺金像碑,文甚宏丽。晋安王纲镇襄阳,引为安北功曹史。及王为皇太子,仍补洗马,迁中舍人。出为阳羡令,甚有称绩。后为中书郎,以公事左迁安西谘议参军,兼散骑常侍。使魏还,除中书郎。累迁尚书左丞,长兼御史中丞。在职多所弹纠,无所顾望,当时称之。出为临海太守。时政网疏阔,百姓多不遵禁。孝仪下车,宣下条制,励精绥抚,境内翕然,风俗大变。入迁都官尚书。太清元年,出为豫章内史。侯景寇建邺,孝仪遣子励帅郡兵三千,随前衡州刺史韦粲入援。及宫城不守,孝仪为前历阳太守庄铁所逼,失郡,卒。

 孝仪为人宽厚,内行尤笃。第二兄孝熊早卒,孝仪奉寡嫂甚谨,家内巨细必先谘决,与妻子朝夕供事,未尝失礼,时人以此称之。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世。

 第五弟孝胜,位尚书右丞、兼散骑常侍。聘魏还,为安西武陵王纪长史、蜀郡太守。纪僭号于蜀,以为尚书仆射。随纪出峡口,兵败被执。元帝宥之,以为司徒右长史。

 第六弟孝威,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后为太子洗马,中舍人,庶子,率更令,并掌管记。大同中,白雀集东宫,孝威上颂甚美。太清中,迁中庶子,兼通事舍人。及侯景寇乱,随司州刺史柳仲礼至安陆,卒。

 第七弟孝先,位武陵王主簿,与兄孝胜俱随纪军出峡口。

 兵败,元帝以为黄门郎,迁侍中。

 瑱字士温,绘弟也。少有行业,文藻、篆隶、丹青并为当世所称。时有荥阳毛惠远善画马,瑱善画妇人,并为当世第一。瑱妹为齐鄱阳王妃,伉俪甚笃。王为齐明帝所诛,妃追伤遂成痼疾,医所不疗。有陈郡殷蒨善写人面,与真不别,瑱令蒨画王形像,并图王平生所宠姬共照镜状,如欲偶寝。瑱乃密使媪奶示妃,妃视画仍唾之,因骂云「故宜其早死」。于是恩情即歇,病亦除差。此姬亦被废苦,因即以此画焚之。

 瑱仕齐,历尚书吏部郎,义兴太守。先绘卒。

 论曰:当泰始之际,二殷去就不同,原始要终,各以名节自立。孝祖翫敌而亡,盖其宜也。刘勉出征久抚,所在流誉,行己之节,赴蹈为期,虽古之忠烈,亦何以加此。悛至性过人,绘辞义克举,诸子各擅雕龙,当年方驾,文采之盛,殆难继乎。孝绰中冓为尤,可谓人而无仪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