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发垂髫什么意思

2.黄发垂髫详细资料大全

3.黄发垂髫是成语吗

4.解释: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黄发垂髻的意思是什么?

黄发垂髫的黄发是啥意思_黄发垂髫

1、成语“黄发垂髫”中“黄发”指的是老人。

2、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黄发垂髫指老人与儿童。成语出自出自《诗经·鲁颂·閟宫》,《藉田赋》。

3、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

黄发垂髫什么意思

黄发垂髫是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垂髫,汉语成语,拼音是huáng fà chuí tiáo,出自《桃花源记》。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

老年人应始终融合于社会,积极参与制定和执行直接影响其福祉的政策,并将其知识和技能传给子孙后辈;老年人应能寻求和发展为社会服务的机会,并以志愿工作者身份担任与其兴趣和能力相称的职务;老年人应能组织老年人运动或协会。

老年人应按照每个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享有家庭和社区的照顾和保护;老年人应享有保健服务,以帮助他们保持或恢复身体、智力和情绪的最佳水平并预防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老年人应享有各种社会和法律服务,以提高其自主能力并使他们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照顾;老年人居住在任何住所、安养院或治疗所时,均应能享有人权和基本自由,包括充分尊重他们的尊严、信仰、需要和隐私,并尊重他们对自己的照顾和生活品质做决择的权利。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感知觉尚好。稍有衰者,可通过戴眼镜、助听器等方法弥补,判断事物不常发生错觉。

二、记忆良好。能轻松地记住一读而过的七位数字可说明记忆良好。

三、逻辑思维健全。说话不颠三倒四,回答问题条理清晰。

四、想象力丰富。不拘泥于现有的框框,做的梦常新奇有趣。

五、情感反映适度。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对事物能泰然处之。

黄发垂髫详细资料大全

意思:是指老人与儿童。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桃花源记》。

原文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扩展资料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黄发垂髫是成语吗

黄发垂髫,拼音是huáng fà chuí tiáo,汉语成语,指老人与儿童。出自《诗经·鲁颂·閟宫》。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黄发垂髫 外文名 :old and young; the aged and the young;towhead man and hanging hair at front of child's head. 汉语拼音 :huáng fà chuí tiáo 词语解释 :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 出处 :《诗经》《桃花源记》等 成语释义,成语出处,成语典故,出处一,出处二,出处三,成语辨析,成语用法, 成语释义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 垂髫:古代男子成年要加冠,而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 楷书“黄发垂髫” 髫:古代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 成语出处 1、《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 2、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3、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成语典故 出处一 《诗经·鲁颂·閟宫》 《诗经》封面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稺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旗承祀。六辔耳耳。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骍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保彼东方,鲁邦是常。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 黄发台背 ,寿胥与试。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既多受祉, 黄发儿齿 。 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译文 宫庙深闭真是静谧,殿堂阔大结构紧密。名声赫赫圣母姜嫄,她的德性端正专一。上帝给她特别福泽,痛苦灾害没有经历。怀胎满月而不延迟,于是生出始祖后稷。上帝赐他许多福气。降下糜子谷子种稑,还有豆麦各种谷米。荫庇普天之下邦国,让那人民学习农艺。种下谷子糜子满野,种下水稻黑秬遍地。拥有天下这片沃土,将那大禹余绪承继。 后稷那位后代嫡孙,正是我们先君太王。他迁居到岐山山阳,从此开始翦灭殷商。发展及至文王武王,来将太王传统发扬。接受天命实行征伐,殷郊牧野摆开战场。不要分心不要犯错,上帝监督保你吉祥。治服敌方殷商军队,能够完成大功一项。于是成王说道:“叔父,您诸子中择立其长,封于鲁地快快前往,要去努力扩土开疆,作为周室藩辅屏障。” 因此命其号为鲁公,封为诸侯王畿之东。赐他大片山川田地,并把小国作为附庸。他是周公后代嫡孙,他是庄公之子僖公。载着龙旗前去祭祀,六缰柔软手中轻控。春秋两祭都不懈怠,献享祀祖一心庄重。上帝在天辉煌英明,始祖后稷伟大光荣。神位前供赤色全牛,敬请前来吃喝享用,降下吉祥幸福重重。这位伟大先祖周公,让你享福大有神通。 秋天祭祀命名为尝,夏天给牛设定栏杠。雄牛色白小牛色红,献祭酒尊碰击锵锵。烧烤小猪熬煮肉汤,盛入笾豆装满大房。万舞规模浩浩荡荡,孝孙总有吉庆祯祥。让你炽盛而又兴旺,让你长寿无灾无恙。保卫王朝东方国土,鲁国实为诸侯之长。山不缺损也不崩溃,水不震激也不动荡。有上中下三寿比并,犹如巍峨峰峦山冈。 鲁公战车有一千乘,矛饰红缨弓扎绿绳,两矛两弓以备交锋。鲁公步兵有三万人,头盔镶贝红线缀缝,众多军队一层一层。戎族狄族我将痛击,楚国徐国我将严惩,没人胆敢与我抗衡。 让你兴旺而又炽盛,让你长寿富贵同在。白发变黄背有鱼纹,寿命都能长如泰岱。让你康健而又强壮,让你高寿年至耆艾。过了万岁再加千岁,活到高寿不受损害。 泰山真是高大森严,鲁国视为境内天险。拥有两山龟山蒙山,疆土直到东方极边。延伸已接海畔附庸,淮夷都来盟会谒见。他们无不相率服从,这是鲁侯功业所建。 据有两山那凫那绎,抚定徐戎旧居之地。延伸直到海边小邦,要将淮夷蛮貊治理。那些南方蛮夷之族,他们无不听命服气。没人敢不唯唯诺诺,顺从鲁侯岂敢叛逆。 上天赐给鲁公洪福,让他高寿保卫鲁域。常许二地又有居处,恢复周公原有疆宇。鲁侯设宴让人欢喜,既有贤妻又有老母。协调众士与卿大夫,国家遂能保有其土。已经获得许多福祉,白发变黄乳齿再出。 徂徕山上青松郁郁,新甫山上翠柏葱葱。将它截断将它砍斫,丈量尺寸留下待用。松木方椽又粗又大,寝殿宽敞气势恢宏,新修庙堂光彩融融。大夫奚斯写成此诗,篇幅漫长蕴涵甚丰,此心此意万民顺从。 出处二 《藉田赋》 伊晋之四年正月丁未,皇帝亲率群后藉于千亩之甸,礼也。晋书曰:丁亥藉田,戊子大赦。今为丁未,误也。千亩,已见西京赋。礼记曰:天子籍田千亩。于是乃使甸帅清畿,野庐扫路。周礼曰: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籍。郑玄曰:师,犹长也。然师而为帅者,避晋景帝讳也。周礼曰:野庐氏,掌达国之道路也。封人壝宫,掌舍设枑。周礼曰: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郑玄曰:聚土曰封。壝,谓坛及堳埒也。周礼曰: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枑再重。杜子春读为枑。枑。行马也。壝,以委切。枑,音互。青坛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国语,虢文公曰:古者,王命司空,除坛于藉。杨脩许昌宫赋曰:华殿炳而岳立。郑玄周礼注曰:帷覆上曰幕。魏文帝愁霖赋曰:玄云黕其四塞。黕,黑貌也。封禅书曰:云布雾散。黕,丁敢切。结崇基之灵趾兮,启四涂之广阼。崇基,谓坛也。于坛四面而为阶也。说文曰:趾,基也。又曰:阼,主阶也。沃野坟腴,膏壤平砥。坟腴、平砥,已见上文。史记曰:京师膏壤,沃野千里。毛诗曰:周道如砥。清洛浊渠,引流激水。子虚赋曰:激水推移。遐阡绳直,迩陌如矢。史记曰:秦孝公坏井田,开阡陌。风俗通曰:南北曰阡,东西曰陌。绳直,已见上文。诗曰:其直如矢。繱犗服于缥轭兮,绀辕缀于黛耜。繱犗,帝耕之牛也。说文曰:繱,帛青色,音葱。犗牛,已见吴都赋。又曰:缥,帛青白色。辕轭,犁辕轭也。郑玄周礼注曰:辕端压牛领曰轭,于革切。说文曰:绀,染青而扬赤色也。郑玄礼记注曰:耜,耒之金。俨储驾于廛左兮,俟万乘之躬履。驾牛俨然在于廛左,以待天子躬亲履之,耕以储畜,故曰储驾也。说文曰:俨,好貌也。晋灼汉书曰:廛,一百亩也。然古耕以耒而今以牛者,盖晋时创制,不沿于古也。百僚先置,位以职分。百僚,已见上文。羽猎赋曰:先置乎白杨之南。汉书曰:六卿各有徒属职分也。自上下下,具惟命臣。周易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西京赋曰:具惟帝臣。郑玄仪礼注曰:命者,加爵服之名。袭春服之萋萋兮,接游车之辚辚。司马彪上林赋注曰:袭,服也。礼记曰:孟春衣青衣。春服,已见魏都赋。薛君韩诗章句曰:萋萋,盛也。文颖汉书注曰:天子出,游车九乘。毛诗曰:有车辚辚。微风生于轻幰,纤埃起于朱轮。幰,车幰也。释名曰:车幰,所以御热也。朱轮,见吴都赋。森奉璋以阶列,望皇轩而肃震。森,盛貌也。毛诗曰:奉璋峨峨,髦士攸宜。阶,爵之次也。尔雅曰:震,惧也。若湛露之晞朝阳,似众星之拱北辰也。毛诗曰: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毛苌曰:晞,干也。言露见日而乾,以喻诸侯承命而施敬也。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于是前驱鱼丽,属车鳞萃。周礼曰:王出入,则自左驭而前驱。郑玄曰:前驱,如今导引也。鱼丽,已见东京赋。属车,已见西京赋。子虚赋曰:珍怪鸟兽,万端鳞萃。阊阖洞启,参涂方驷。洛阳宫舍记曰:洛阳有阊阖门。西京赋曰:旁开三门,参涂夷庭。羽猎赋曰:方驾千驷。常伯陪乘,太仆秉辔。尚书曰;左右常伯。应劭曰:汉官仪曰:侍中,周成王常伯任侍中,殿下称制,出即陪乘。郑玄周礼注曰:陪乘,参乘也。汉旧仪曰:汉乘舆大驾仪,公卿奉引,太仆御也。后妃献穜稑之种,司农撰播殖之器。周礼曰: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种,而献于王。郑司农曰:先种后熟谓之穜,后种先熟谓之稑。汉书曰:大农令,武帝更名大司农。孔安国论语注曰:撰,具也。史记曰:后稷播植百谷。孔安国尚书传曰:播,布也。苍颉篇曰:殖,种也。挈壶掌升降之节,宫正设门闾之跸。周礼有挈壶氏。周礼曰:宫正,凡邦之事跸宫中。郑玄曰:正,长也。宫中之长也。郑司农曰:跸,谓止行者清道,若今时警跸。天子乃御玉辇,荫华盖。臧荣绪晋书曰:大驾卤簿有大辇,华盖,中道。玉辇,大辇也。华盖,已见西京赋。冲牙铮枪,绡纨綷纟蔡。礼记曰:凡带必有佩,佩玉有冲牙。郑玄曰:冲牙,居中央,以前后触也。铮枪,玉声也。铮,义耕切。枪,义行切。郑玄礼记注曰:绡,绮属也。许慎淮南子注曰:纨,素也。汉书班婕妤赋曰:纷綷纟蔡兮纨素声。绡,思樵切。纨,音丸。綷,七悴切。纟蔡,七大切。金根照耀以蜅晃兮,龙骥腾骧而沛艾。司马彪续汉书曰:汉承秦制,御为乘舆,金根安车,五采文画辀。西京赋曰:乃奋翅而腾骧。龙骥、沛艾,已见上文。表朱玄于离坎,飞青缟于震兑。中黄晔以发挥,方采纷其繁会。谓卤簿之仪,车骑旌旗,各依方色。表,犹摽也。周易曰:离,南方之卦也;坎者,正北方之卦也;震者,东方;兑,正西秋也。周礼曰: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毛苌诗传曰:缟,白色也。缟,古老切。周礼曰:地谓之黄。臧荣绪晋书,卤簿,曰青立车、青安车、赤立车、赤安车、黄立车、黄安车、白立车、白安车、黑立车、黑安车,合十乘,并驾驷,建旗十二,如车色。五辂鸣銮,九旗扬旆。周礼曰: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木路。又曰:掌九旗之物名:日月为常,蛟龙为旗,通帛为旃;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全羽为<方遂>,析羽为旌。琼钑入蕊,云罕晻蔼。臧荣绪晋书曰:云罕车驾驷,戟车载。闟与钑音义同也。苍颉篇曰:{蕊木},聚也。楚辞曰:扬云霓之晻蔼。钑,音吸。晻,音乌感切。箫管嘲哳以啾嘈兮,鼓鞞硡隐以砰潏。箫管,已见上文。楚辞曰:鹍鸡嘲哳而悲鸣。苍颉篇曰:啾,众声也。嘈,已见上文。周礼曰:锺师掌鞞。郑玄曰:击鞞以和乐。字林曰:鼙,小鼓也。鞞与鼙同,步迷切。硡与訇音义同,火宏切。字书曰:砰,大声也。字指曰:潏,大声也。砰,披萌切。潏,苦盖切。笋虡嶷以轩翥兮,洪锺越乎区外。笋虡、轩翥,已见西京赋。天子之行,击左右锺,已见西都赋。震震填填,尘骛连天,以幸乎藉田。震震,盛也。郭璞尔雅注曰:阗阗,群行声也。东观汉记曰:王邑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骛或为雾,非也。蝉冕颎以灼灼兮,碧色肃其千千。蝉冕,已见魏都赋。千千,碧貌。似夜光之剖荆璞兮,若茂松之依山巅也。 于是我皇乃降灵坛,抚御耦。降,谓临幸也。应劭汉官仪曰:天子东耕之日,天子升坛,上空无祭,天子耕于坛,举耒三推而已。论语曰:长沮、桀溺耦而耕。郑玄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王逸楚辞注曰:抚,持也。坻场染屦,洪縻在手。方言曰:坻,场也。蚍蜉犁鼠之场谓之坻。场,浮壤之名也,音伤。说文曰:縻,牛辔也,忙皮反。三推而舍,庶人终亩。三推,已见上文。国语,虢文公曰:王耕一,班三之,庶人终于千亩。韦昭曰:一,一耜之也。班,次也。三之,下各三其上。王一,公三,卿九,大夫二十七,庶人尽耕也。既云以牛而又言推者,盖沿古成文,不可以文而害实也。,扶发切。然国语与礼记不同,而潘杂用之。贵贱以班,或五或九。礼记曰:帝藉,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于斯时也,居靡都鄙,民无华裔。都,谓京邑也。杜预左传注:鄙,邑也。左传,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王肃家语注曰:裔,边裔也。长幼杂鹓以交集,士女颁斌而咸戾。杂鹓,众多貌也。颁斌,相杂之貌也。尔雅曰:戾,至也。被褐振裾,垂髫总发,老子曰:被褐而怀玉。杜预左氏传注曰:振,整也。说文曰:褐者,粗衣也。尔雅曰:衱,谓之裾。郭璞曰:衣后裾也。衱,音劫。魏志,毛玠曰:臣垂髫执简,埤苍曰:髫,髦也,大聊切。毛诗曰:总角之宴。毛苌曰:总角,结发也。蹑踵侧肩,掎裳连襼。说文曰:蹑,追也。蹑其踵,所以为追逐也。声类曰:踵,足根也。史记:冯驩曰:夫朝趋市者,侧肩争门而入。贾逵国语注曰:从后牵曰掎。方言曰:衤复襦,江湖之间或谓之箫襼。郭璞方言注曰:襼,即袂字也。说文曰:袂,袖也。黄尘为之四合兮,阳光为之潜翳。山阳公载记曰:贾诩鸣鼓雷震,黄尘蔽天。西都赋曰:红尘四合。动容发音而观者,莫不抃鳷乎康衢,讴吟乎圣世。列子曰:一里老幼,喜跃抃鳷。康衢,已见上文。吾丘寿王骠骑论功曰:游童牧竖,咏德讴吟。情欣乐于昏作兮,虑尽力乎树蓺。昏作,已见西京赋。韩诗外传曰:子路治蒲,孔子曰:我入其境,田畴甚易,草莱甚辟,故其人尽力也。周礼曰:正月之吉,颁职事,二日树蓺。郑玄毛诗笺曰:蓺,犹树也。靡谁督而常勤兮,莫之课而自厉。说文曰:谁,何也,谓责问之也。字书曰:督,察也。王逸楚辞注曰:课,试也。躬先劳以说使兮,岂严刑而猛制之哉!周易曰:说以使民,民忘其劳。史记曰:秦繁法严刑,而天下不振。 有邑老田父,或进而称曰:盖损益随时,理有常然。周易曰: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又曰:随时之义大矣哉!晏子春秋曰: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古之道也。高以下为基,民以食为天。老子曰: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汉书,郦食其曰:王者以人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言治国之道,以商为末而农为本,以货为后而食为先也。陆贾新语注曰:治末者调其本。李奇汉书注曰:本,农也。末,贾也。汉书,诏曰:农,天下之本也,而人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礼记曰:善终者如始。尚书大传曰:八政何以先食。传曰:食者万物之始。人事之本也,故八政先食。夫九土之宜弗任,四人之务不壹。国语,展禽曰:共工氏之子曰后土,能平九土。韦昭曰:九土,九州之土。尚书曰:禹别九州,任土作贡。管子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正民也。孔安国尚书传曰:壹,专一也。野有菜蔬之色,朝靡代耕之秩。礼记曰:三年耕,必有一年食,虽有凶旱水溢,人无菜色。又曰:夫禄足以代其耕。无储稸以虞灾,徒望岁以自必。言无储稸以度荒灾,空自必望于岁也。崔寔四民月令曰:十月,五谷既登,家有储稸。礼记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韦昭曰:虞,度也。左氏传,王曰:余一人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也。三季之衰,皆此物也。国语:郭偃曰:夫三季王之亡,宜也。韦昭曰:季,末也。三季王,桀、纣、幽王也。今圣上昧旦丕显,夕惕若栗。昧旦丕显,已见东京赋。周易曰:君子夕惕若厉。尔雅曰:栗,惧也。图匮于丰,防俭于逸。言常节约以戒不虞,故图乏者必于丰殷,御俭者在于奢逸也。广雅曰:俭,少也。钦哉钦哉,惟谷之恤。尚书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展三时之弘务,致仓廪于盈溢。国语,虢文公曰:三时务农,一时讲武。韦昭曰:三时,春、夏、秋也。管子曰:仓廪实则知礼节。蔡邕月令章句曰:谷藏曰仓,米藏曰廪。固尧汤之用心,而存救之要术也。汉书,董仲舒对策曰:陛下亲耕籍田,以为农先,此亦尧舜之用心也。若乃庙祧有事,祝宗诹日。庙祧,已见西京赋。礼记曰:宗祝在庙。郑玄曰:宗,宗人也。祝,接神者也。毛诗笺曰:后稷既为郊祀之酒,则诹谋其日。应劭汉书注曰:诹,谋也。簠簋普淖,则此之自实。周礼曰: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实之陈之。仪礼曰:孝孙某敢用嘉荐。郑玄曰:普淖,黍稷也。普,大也。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故以为号云。淖,乃孝切。缩鬯萧茅,又于是乎出。左氏传,管仲曰: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周礼曰:鬯人,酿秬以为酒。又曰:甸师,祭祀共萧茅。杜子春曰:萧,香蒿也。郑玄曰:既荐,然后爇萧合馨香,茅以缩酒。国语,虢文公曰: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黍稷馨香,旨酒嘉栗。左氏传,季良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所谓馨香无谗慝。杜预曰:栗,谨敬也。宜其民和年登,而神降之吉也。左氏传,季梁奉粢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人和年丰也。郑玄周礼注曰:登,成也。左氏传曰:致其禋祀,于是乎人和而神降之福。古人有言曰: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夫孝,天地之性,人之所由灵也。孝经,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圣人之德,又可以加于孝乎?汉书曰:人,有生之最灵者也。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其或继之者,鲜哉希矣!孝经,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理天下也。论语,子曰: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逮我皇晋,实光斯道。郑玄毛诗笺曰:光,明也。斯道,谓孝道也。仪刑孚于万国,爱敬尽于祖考。毛诗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毛苌曰:孚,信也。孝经,子曰: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故躬稼以供粢盛,所以致孝也。尚书大传曰:王者躬耕,所以供粢盛。五经要义曰:天子藉田千亩,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也。劝穑以足百姓,所以固本也。西京赋曰:劝穑于原陆。论语,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何晏论语注曰:本,基也。能本而孝,盛德大业至矣哉!周易曰:盛德大业至矣哉。此一役也,而二美具焉。一役,谓籍田也。二美,谓能本而孝也。左氏传,阴饴甥曰:此一役也。秦可以霸。不亦远乎,不亦重乎!论语文也。敢作颂曰: 思乐甸畿,薄采其茅。茅,即上甸师之所供者。毛诗曰: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毛苌曰:薄,辞也。大君戾止,言藉其农。周易曰:大君有命。毛诗曰:鲁侯戾止,言观其旗。毛苌曰:戾,来也。止,至也。其农三推,万方以祗。礼记曰: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尔雅曰:祗,敬也。耨我公田,实及我私。郑玄周礼注曰:耨,耘耔也,奴豆切。毛诗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我簠斯盛,我簋斯齐。礼记曰:天子藉田,以事天地山川,以为齐盛。毛苌诗传曰:器实曰齐,在器曰盛。齐,音资。我仓如陵,我庾如坻。毛诗曰:我仓既盈,我庾惟亿。又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郑玄曰:庾,露积谷也。坻,水中高地。念兹在兹,永言孝思。言念此黍稷,在此祭祀也。尚书,禹曰:念兹在兹。毛诗曰:永言孝思。人力普存,祝史正辞。左氏传,季梁曰:上思利人,忠也。祝史正辞,信也。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人力之普存也。神祇攸歆,逸豫无期。左氏传,楚子曰:能歆神人。杜预曰:歆,享也。毛诗曰:尔公尔侯,逸豫无期。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尚书,王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出处三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读四声)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就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讯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地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画要前往(探访)。没有实现,不久生病死了。此后(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成语辨析 1、“髫”字容易写错,上面为一个“髟”(biāo)字,下面则是“召”字,单字即意为“儿童蓄积在额头上的弯曲下垂的头发” 2、“髫”不可读成“zhāo” 3、“垂”不可读成“cuí” 成语用法 1、改革开放后,乡村两旁,黄发垂髫都喜笑颜开. 2、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东晋·陶潜《桃花源诗并记》

解释: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是成语:

黄发垂髫

成语解释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出处《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例句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 ◎晋·陶潜《桃花源诗并记》

黄发垂髻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出处:出自晋末宋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原文节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白话译文: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寒暑交换季节,才往返一次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列子的《愚公移山》。

原文节选: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白话译文: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3、苔痕上阶绿,绿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出处: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原文节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白话译文: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出处: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原文节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白话译文: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出处:出自北宋周敦的《爱莲说》。

原文节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白话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扩展资料:

《桃花源记》创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成语错误,应是:黄发垂髫

黄发垂髫:

[成语解释]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典故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诗并记》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近义词]黄童白叟

[常用程度]生僻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老人和儿童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近义词:黄童白叟

[成语解释]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

[典故出处]清?李渔《无声戏》第六回:“合郡男人,无论黄童白叟,没有一个不来。”

[近义词]老老少少、黄童皓首

[常用程度]一般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泛指老人与孩子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