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汉书《皇甫嵩传》译文赏析

2.反噬是什么意思

3.四字成语第一个字是蜂

4.蜜蜂的成语有哪些

5.关于蜜蜂有哪些成语

6.带有蜂字的成语

7.带毒字的四字词语

蜂虿有毒_蜂虿有毒怎么读

蜂虿的读音是:fēngchài。

蜂虿的拼音是:fēngchài。结构是:蜂(左右结构)虿(上下结构)。注音是:ㄈㄥㄔㄞ_。

蜂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蜂和虿。都是有毒刺的螫虫。2.比喻恶人或敌人。3.比喻狠毒凶残。4.指蜂尾的刺。亦比喻毒害或困难等不大。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__”。⒉蜂和虿。都是有毒刺的螫虫。引《国语·晋语九》:“_蚁蜂_,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侍御史谓之掐毒,言如蜂_去其芒刺也。”清唐甄《潜书·全学》:“士或遇__而色变,触棘刺而失声。”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三:“小小的讥刺可以惨于蜂虿,小小的慰借可以暖于春阳。”⒊比喻恶人或敌人。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摧压鲸_,抵落蜂_。”唐杜甫《遣愤》诗:“蜂_终怀毒,雷霆可振威。”唐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一战而蜂_尽歼,不时而_獍就戮。”⒋比喻狠毒凶残。引《文馆词林》卷六六二引《太宗文皇帝伐辽手诏》:“弑逆其主,酷害其臣,窃据边隅,肆其蜂_。”宋王谠《唐语林·豪爽》:“我国家朝堂,汝安得恣蜂_而狼顾耶!”明张景《飞丸记·故旧存身》:“_獍狼豺,误触髭髯戟两腮,蜜口生茶_,笑脸藏蜂_。”清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始皇虎狼其心,__其性,烧经灭圣,欲剜天眼而浊人心,故身死宗亡国灭,而遗经_出。”⒌指蜂尾的刺。亦比喻毒害或困难等不大。引《好逑传》第一回:“铁公子道:‘蜂_小难,若不能为兄排解,则是古有豪杰,今无英雄矣,岂不令郭解冷齿?’”孙中山《党员要注重宣传的奋斗》:“好像守门的蜂,尾上藏有蜂_,知道它的职务,是保护全_安全的。”

三、网络解释

蜂虿蜂虿是汉语词汇,拼音fēngchài,释义:1、指比喻恶人或敌人。2.比喻恶人或敌人。3.比喻狠毒凶残。4.指蜂尾的刺。亦比喻毒害或困难等不大。

关于蜂虿的诗词

《永平·蜂虿虽微毒尾存》

关于蜂虿的诗句

蜂虿岂房栊乘威灭蜂虿吴邦惮暑如蜂虿

关于蜂虿的成语

剔蝎撩蜂一窝蜂蜂虿之祸盅虿之谗银钩虿尾

关于蜂虿的词语

蜂拥蚁屯蜂媒蝶使剔蝎撩蜂蜂腰猿背蜂虿之祸盅虿之谗蜂虿起怀蜂虿有毒银钩虿尾蜂拥而上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蜂虿的详细信息

后汉书《皇甫嵩传》译文赏析

1. 蜂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蜂的四字成语有:

蜂拥而至、蜂拥而来、蜂拥而上、蜂腰鹤膝、蜂迷蝶猜、蜂目豺声、蜂迷蝶恋、蜂屯蚁聚、蜂虿有毒、蜂腰猿背、蜂狂蝶乱、蜂趋蚁附等。

蜂腰猿背 fēng yāo yuán bèi

解释: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蜂拥而至 fēng yōng ér zhì

解释: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远,刚要回船,前面尘头滚滚,喊声渐近,又来许多草寇。个个头戴浩然巾,手机器械,蜂拥而至。”

2. 蜂字开头四字成语

1. 蜂虿有毒虿:蝎子一类的毒虫。比喻有些人物,地位虽低,但能害人,不可轻视。

2. 蜂虿作于怀袖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3. 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4. 蜂屯蚁聚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5. 蜂拥而来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6. 蜂出泉流像群蜂倾巢,如泉水涌流。形容一时并作。

7. 蜂房蚁穴比喻各自占据一方。

8. 蜂附云集比喻人众从各处聚集。

9. 蜂合豕突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

10. 蜂合蚁聚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11. 蜂窠蚁穴比喻占据的地方极为窄小,借以对偏安一隅的地方势力的蔑称。

12. 蜂狂蝶乱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

13. 蜂媒蝶使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14. 蜂迷蝶猜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

15. 蜂迷蝶恋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同“蜂狂蝶乱”。

16. 蜂起云涌比喻许多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大。

17. 蜂趋蚁附比喻很多人迎合投靠。

18. 蜂扇蚁聚蜂翅扇动,蚂蚁聚合。比喻人虽众多但起不了大作用。

19. 蜂识莺猜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同“蜂迷蝶猜”。

20. 蜂屯乌合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3. 关于蜜蜂的四字成语

蝶粉蜂黄

蝶恋蜂狂

蜂出泉流

蜂虿有毒

蜂攒蚁集

蜂攒蚁聚

蜂虿作于怀袖

蜂附云集

蜂房蚁穴

蜂合豕突

蜂合蚁聚

蜂狂蝶乱

蜂窠蚁穴

蜂目豺声

蜂迷蝶猜

蜂迷蝶恋

蜂媒蝶使

蜂起云涌

蜂趋蚁附

蜂识莺猜

蜂扇蚁聚

蜂屯乌合

蜂屯蚁附

蜂屯蚁聚

蜂屯蚁杂

蜂拥而来

蜂拥而上

蜂拥而至

蜂腰削背

蜂腰猿背

蜂营蚁队

蜂拥蚁聚

蜂拥蚁屯

戏蝶游蜂

鹤膝蜂腰

稷蜂社鼠

狂蜂浪蝶

浪蝶狂蜂

浪蝶游蜂

撩蜂吃螫

撩蜂剔蝎

狼猛蜂毒

鼠窜蜂逝

蛇口蜂针

剔蝎撩蜂

蚁附蜂屯

游蜂戏蝶

游蜂浪蝶

蚁聚蜂攒

蚁集蜂攒

蚁聚蜂屯

蚁拥蜂攒

招蜂惹蝶

招蜂引蝶

4. 含蜂的四字成语

蜂拥而至、

招蜂引蝶、

狂蜂浪蝶、

蜂拥而来、

蜂拥而上、

蜂狂蝶乱、

蜂屯蚁聚、

蛇口蜂针、

撩蜂剔蝎、

蜂目豺声、

招蜂惹蝶、

蝶恋蜂狂、

蜂腰猿背、

蝶粉蜂黄、

蜂腰鹤膝、

蜂识莺猜、

蜂合豕突、

蜂营蚁队、

蜂腰削背、

戏蝶游蜂、

蜂起云涌、

蜂合蚁聚、

蜂迷蝶猜、

蜂虿作于怀袖、

稷蜂社鼠、

蜂迷蝶恋、

蜂附云集、

蜂屯蚁附、

撩蜂吃螫、

狼猛蜂毒

~~~~~~~~~~~~~~~

5. 蜂的组词(四字成语)

蝶恋蜂狂读音: dié liàn fēng kuáng释义: 指留恋繁花似锦的春光蜂虿有毒读音: fēng chài yǒu dú释义: 比喻恶物虽小,但能害人蜂拥而上读音: fēng yōng ér shàng释义: 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狂蜂浪蝶读音: kuáng fēng làng dié释义: 比喻轻薄放荡的男子蝶粉蜂黄读音: dié fěn fēng huáng释义: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蜂虿作于怀袖读音: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释义: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蜂拥而来读音: fēng yōng ér lái释义: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

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蜂目豺声读音: fēng mù chái shēng释义:眼睛象蜂,声音象豺。

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蜂屯蚁聚读音: fēng tún yǐ jù释义: 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稷蜂社鼠读音: jì fēng shè shǔ释义: 谷神庙里的马蜂,土地庙里的老鼠。比喻倚势作恶手的人。

撩蜂剔蝎读音: liáo fēng tì xiē释义: 比喻招惹恶人,自讨苦吃。浪蝶狂蜂读音: làng dié kuáng fēng释义: 轻狂的蜂蝶。

比喻轻狂的男子。蛇口蜂针读音: shé kǒu fēng zhēn释义: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一窝蜂读音: yī wō fēng释义: 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游蜂浪蝶读音: yóu fēng làng dié释义: 比喻态度轻佻好挑逗女子的人。蜂拥蚁屯读音: fēng yōng yǐ tún释义: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

同“蜂屯蚁聚”。 蜂拥而至读音: fēng yōng ér zhì释义: 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

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蜂拥蚁聚读音: fēng yōng yǐ jù 释义: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

同“蜂屯蚁聚”。

6. 针蜂相对是不是表式动物的成语

不是。

针锋相对_金山词霸

拼 音: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解 释: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出 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二十五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示 例:

对敌斗争;策略和方法可以灵活;但必须~;丝毫不能含糊.

7. 针四字成语有那些

如坐针毡、

针砭时弊、

绵里藏针、

海底捞针、

大海捞针、

一针见血、

一针一线、

针锋相对、

细针密缕、

密针细缕、

顶门一针、

步线行针、

大海一针、

针头削铁、

顶针续麻、

横针竖线、

砭庸针俗、

短针攻疽、

见缝插针、

金针度人、

痛下针砭、

滚芥投针、

坐卧针毡、

针针丛棘、

飞针走线、

啮檗吞针、

暗度金针、

铁杵成针、

针芥相投

反噬是什么意思

皇甫嵩传

题解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东南)人,东汉末名将。灵帝时为北地太守。黄巾起义爆发时,任左中郎将,与朱儁率军镇压起义军,后官至太尉,封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侯。后因得罪赵忠、张让而被罢免,改封都乡侯。中平五年,被起用为左将军,击破王国叛军。董卓秉政,入朝为城门校尉,被董卓陷害下狱,经其子求情得以保全,迁议郎、御史中丞。董卓被诛,以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诛灭其宗族。

原文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规之兄子也。父节,雁门太守。嵩少有文武志介(节),好《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1],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2]。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

中平元年,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杨(扬)数万人,期会[3]发于邺。元义素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灵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隶,使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

注释

[1]黄老道:黄帝、老子的教义。

[2]诳惑:迷惑,欺骗。

[3]期会:约定日期,聚集行动。

译文

皇甫嵩字义真,他是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人,是度辽将军皇甫规哥哥的儿子。父亲皇甫节是雁门太守。皇甫嵩在少年的时候就有文功武略之志,好《诗》、《书》,学习弓箭驰马。在最初被推举为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征召,他都没有去。灵帝时公车征为议郎,升北地太守。

当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信奉黄帝、老子之道,收养弟子,跪拜陈述自己的过失,用符水念咒治病,病人有治好的,老百姓相信他。张角因此派弟子八人分去四方,用做好事教化天下人,辗转欺骗迷惑。十多年间,信徒数十万,联络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人,没有不响应的。于是设置三十六方。方,就是指将军的称号。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方设立大帅。造谣言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用白土写在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都作“甲子”字。

中平元年(184),大方马元义等先集合荆、扬数万人,定期在邺地出发。马元义多次往来京师,利用中常侍封谞、徐奉为内应,约定三月五日内外都起事。还没有到作乱的时候,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便上书将此事告发,于是马元义被车裂于洛阳。灵帝用周章下达三公、司隶,使盾令周斌带了三府掾属,查问宫廷值卫及百姓有信张角道的,杀了一千多人,追查冀州,逐捕张角等人。

原文

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蛾贼”。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诏敕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自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4]诸关,并置都尉。召群臣会议。嵩以为宜解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帝从之。于是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儁,共发五校、三河[5]骑士及募精勇,合四万余人,嵩、儁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儁前与贼波才战,战败,嵩因进保长社[6]。波才引大众围城,嵩兵少,军中皆恐,乃召军吏谓曰:“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

其夕遂大风,嵩乃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7],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阵,贼惊乱奔走。会帝遣骑都尉曹操将兵适至,嵩、操与朱儁合兵更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封嵩都乡侯。嵩、儁乘胜进讨汝南、陈国黄巾,追波才于阳翟,击彭脱于西华,并破之。余贼降散,三郡悉平。又进击东郡黄巾卜己于仓亭[8],生擒卜己,斩首七千余级。

注释

[4]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均在今陕西西安至河南洛阳一线。

[5]五校:指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均汉武帝首置。三河:未详。

[6]长社:在今河南长葛东。

[7]束苣:捆苇秆为火把。乘城:登城。乘:犹升也。

[8]仓亭:今属河南长垣。

译文

张角等人知道事情已经暴露,连夜通知各方,同时起事。都头戴黄巾为标志,当时人叫“黄巾军”,也叫“蛾贼”。祭天,张角称“天公将军”,张角的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宝的弟弟张梁称“人公将军”。所到之处,焚烧官府,抢劫村邑,州郡慌乱,长吏多逃亡。十天之内,天下响应,京师震动不已。

朝廷下诏令要州郡修理攻守器具,挑选练习军械,自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各关,都设置都尉。召集群臣开会。皇甫嵩认为应该解除党禁,拿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赐军士。灵帝听取了他的意见。于是起用天下精兵。广选将帅,任命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符节,与右中郎将朱儁,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共四万多人,皇甫嵩、朱儁各统一军,合力讨伐颍川黄巾。朱儁先前与贼波才战,被打败,皇甫嵩便进军保卫长社。波才率领大兵围城,皇甫嵩兵少,军队害怕起来,于是他便召集军吏说:“兵有奇变,不在兵多兵少。现在贼依草结营,容易因风起火。如果乘黑夜放火焚烧,一定会惊恐散乱,我出兵攻击,四面合围,田单守即墨用火牛攻燕而获胜的功可以实现。”

这天晚上,正好大风,皇甫嵩于是令军士都系绳登城,派精锐勇敢之士走小路出城外,点火大喊,城上举火把相呼应,皇甫嵩击鼓奔敌人阵地,贼惊慌失措地逃了。这时灵帝派骑都尉曹操带兵赶到,皇甫嵩、曹操与朱儁合兵再战,大败贼军,斩首几万人,封皇甫嵩为都乡侯。皇甫嵩、朱儁乘胜进讨汝南、陈国黄巾,追逐波才于阳翟,攻击彭脱于西华,都击败了他们。余贼或投降或逃散,三郡平定。又进击东郡黄巾卜己于仓亭,活捉了卜己,斩首七千多人。

原文

时北中郎将卢植及东中郎将董卓讨张角,并无功而还,乃诏嵩进兵讨之。嵩与角弟梁战于广宗[9]。梁众精勇,嵩不能克。明日,乃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知贼意稍懈,乃潜夜勒兵,鸡鸣驰赴其阵,战至晡时[10],大破之,斩梁,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焚烧车重三万余两,悉虏其妇子,系获甚众。角先已病死,乃剖棺戮尸,传首京师。

嵩复与钜鹿太守冯翊郭典攻角弟宝于下曲阳,又斩之。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11]于城南。即拜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以黄巾既平,故改年为中平。嵩奏请冀州一年田租,以赡饥民,帝从之。百姓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嵩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军士皆食,己乃尝饭。吏有因事受赂者,嵩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

注释

[9]广宗:今河北广宗。

[10]晡时:下午3时至5时。

[11]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

译文

当时北中郎将卢植及东中郎将董卓讨伐张角,都无功而返,于是诏令让皇甫嵩带兵讨伐。皇甫嵩与张角的弟弟张梁战于广宗,张梁的部队精锐勇敢,皇甫嵩不能胜。第二天,皇甫嵩关闭营垒,让战士休息,观察敌军的变化。知道贼军士思想松懈了,于是便在晚上悄悄地集合了部队,等到鸡叫,发起冲锋,战斗到天黑时,大破敌军,斩了张梁,获首三万级,掉入黄河淹死的五万人左右,焚烧车辆辎重三万多辆,俘虏了敌军全部的妻室儿女,逮捕很多。张角这时已病死了,打开他的棺材,杀戮他的尸体,传首到京师。

皇甫嵩又与巨鹿太守冯翊、郭典进攻张角的弟弟张宝于下曲阳,又斩杀了他。获十几万人首级,积尸封土筑京观于城南。任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兼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因为黄巾已被平定,因此改年为中平。皇甫嵩上奏请减免冀州一年田租,用来救济饥民。灵帝准许了。老百姓作了一首歌:“天下大乱啊城市变成了废墟,母亲不能保儿子啊妻子失了丈夫,搭帮皇甫啊再安居。”皇甫嵩爱护士卒,很得人心。每次行军休息,要等军营棚帐建立起来了,然后才进自己的棚帐。军士都吃了,自己才吃饭。手下官吏有因事接受贿赂的,皇甫嵩更把钱物给他,小吏惭愧,有的甚至自杀了。

原文

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乱,海内虚困。故信都令汉阳阎忠干说[12]嵩曰:“……昔韩信不忍一餐之遇,而弃三分之业,利剑已揣其喉,方发悔毒之叹者,机失而谋乖地。今主上势弱于刘、项,将军权重于淮阴,指捴[13]足以振风云,叱咤可以兴雷电。……移宝器于将兴,推亡汉于已坠,实神机之至会,风发之良时也。夫既朽不雕,衰世难佐。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棹[14],岂云易哉?且今竖宦群居,同恶如市,上命不行,权归近习,昏主之下,难以久居,不赏之功,谗人侧目,如不早图,后悔无及。”

嵩惧曰:“非常之谋,不施于有常之势。创图大功,岂庸才所致。黄巾细孽,敌非刘、项,新结易散,难以济业。且人未忘主,天不祐逆。若虚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祸,孰与委忠本朝,守其臣节。虽云多谗,不过放废,犹有令名,死且不朽。反常之论,所不敢闻。”忠知计不用,因亡去。

会边章、韩遂作乱陇右,明年春,诏嵩回镇长安,以卫园陵。章等遂复入寇三辅,使嵩因讨之。初,嵩讨张角,路由邺[15],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乃奏没入之。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千万,嵩不与,二人由此为憾,奏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其秋征还,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16],二千户。

注释

[12]干说:冒昧进说。

[13]指捴(zǒng):挥舞手指。捴:同“总”。

[14]纵棹:划桨。

[15]邺:今属河北临漳与河南安阳。

[16]都乡侯:在列侯之下,关内侯之上。

译文

皇甫嵩将黄巾消灭了,威名震动天下。而朝廷政事一天乱似一天,海内空虚困难。前信都令汉阳阎忠对皇甫嵩说:“……从前韩信不忍汉王一餐之遇,丢掉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大业,利剑已扼了他喉,才发后悔之叹,这是失了时机,谋划又错误的原因啊。现在皇帝的权势,比刘邦、项羽弱,您的权柄比韩信重,指挥足以起风云,叱咤可以兴雷电。……移神器于将兴,推亡汉于已坠,这实在是神机的关键,起事的良时啊。……那些已经朽了的木头是不能用来雕刻的,衰亡的时世是不易辅佐的。如果想辅不能辅佐的朝廷,雕刻朽败的木头,就如同上坡走泥丸,迎风行船,难道是容易的吗?而且现在宦官群居,同恶相求,皇上的命令不得施行,权力在宦官手中,昏庸之主,不可与久居,功劳太大,小人忌嫉,如不趁早图谋,后悔就来不及了。”

皇甫嵩害怕起来,说:“非常之谋,不于有常的形势下施行,创图大功,不是平庸的人所能做到的。黄巾小丑,敌非秦、项,新结合起来,很容易离散,对成就功业没有好处。还有人不能够忘主,上天不会保佑叛逆之徒。如果徒然想成达不到的功业,加速祸害的到来,不如尽忠本朝,恪守臣节。虽说谗言多,不过遭到流放废弃,还有好的名声,死也不朽。反常的言论,我不敢听从。”阎忠知道计谋不能被用,于是就逃跑了。

正值边章、韩遂在陇右作乱,第二年的春天,下诏令让皇甫嵩回来镇守长安,保卫园陵。边章等就再侵犯三辅,派皇甫嵩讨伐他们。最开始,皇甫嵩征讨张角,途经邺,看见中常侍赵忠的房子建筑超过了制度,于是上奏没收了他的房子。又中常侍张让私人向他要钱五千万,皇甫嵩不给。赵、张二人由此恨了皇甫嵩,上奏皇甫嵩连战没有功劳、费钱多。这年秋天,被召回,收了他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改封都乡侯,二千户。

原文

五年,凉州贼王国围陈仓,复拜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卓欲速进赴陈仓,嵩不听。卓曰:“智者不后时,勇者不留决。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全灭之势,在于此也。”嵩曰:“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陈仓虽小,城守固备,非九地之陷也。王国虽强,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势也。夫势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国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陈仓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烦兵动众,而取全胜之功,将何救焉!”遂不听。

王国围陈仓,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拔。贼众疲敝,果自解去。嵩进兵击之。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今我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嵩曰:“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民。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遂独进击之,使卓为后拒。连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国走而死。卓大惭恨,由是忌嵩。

明年,卓拜为并州[17]牧,诏使以兵委嵩,卓不从。嵩从子郦时在军中,说嵩曰:“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与董卓耳。今怨隙已结,势不俱存。卓被诏委兵,而上书自请,此逆命也。又以京师昏乱,踌躇不进,此怀奸也。且其凶戾无亲,将士不附。大人今为元帅,杖国威以讨之,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桓、文[18]之事也。”嵩曰:“专命虽罪,专诛亦有责也。不如显奏其事,使朝廷裁之。”于是上书以闻。帝让卓,卓又增怨于嵩。

注释

[17]并州:今山西太原。

[18]桓:齐桓公。文:晋文公。

译文

五年(188),凉州贼王国包围陈仓,朝廷再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抵御。董卓想很快去陈仓,皇甫嵩不听。董卓说:“聪明人不失时机,勇敢的人不迟疑。快救,城就可以保全;不救,城就会破灭。保全或破灭的形势就在这时。”皇甫嵩说:“不是这样。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服人之兵。所以先要作不可胜的样子,用以等待敌人之可以战胜。不可胜在我,可以胜在敌。敌人防不胜防,而我进攻则非常主动,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有余的,好像动于九天之上,不足的,好像陷入九地之下。现在陈仓虽然小,守城的工事坚固完备,不是九地之坑陷,王国虽然强,进攻我之所不救,不是九天之上的形势。没有九天之上的形势,进攻的就要受害,陷入九地之下;防守的就不会被攻破。王国现在已经陷入受害之地,陈仓可保不被攻破。我可以兴兵动众,收到全胜的功,为什么要救呢!”终不听董卓的。

王国包围陈仓,自冬到春,八十余天,城坚守固,终究没有攻下。贼人的部队疲惫不堪,结果只得自己解围而去。皇甫嵩指挥部队进击。董卓说:“不可,兵法说,被打败了的敌人,不要追赶,撤回去的部队,不要逼迫。现在,我们追击王国,是逼迫撤回的部队,是追击被打败的敌人,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挣扎,蜂虿有毒,况这么多人呢!”皇甫嵩说:“不是这样。以前我不进击,是躲避他的锐气,现在进击,是等到敌衰弱的时候了。我们进击的是疲敝的敌人,不是撤回去的部队。王国的部队,准备逃走,没有斗志。用堂堂之阵,进击溃乱之师,这不是叫做追穷寇。”就独自率兵进击,使董卓殿后,几仗下来,打得王国大败,斩首万余人。王国逃走而死。董卓又惭愧又嫉恨。因此忌恨皇甫嵩。

第二年,董卓被任为并州牧,诏令要他把部队交给皇甫嵩,董卓不听从朝廷的命令。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这时在军中,劝皇甫嵩说:“本朝,政治腐败,人民疾苦万分,能够挽回危局,使朝廷不倾覆的,只有大人与董卓两人而已。现在你们两人已经结了怨恨,势不能两立。诏书命董卓交兵给您,董卓上书不交,这是违反皇帝的命令。他又因京师紊乱,迟迟不行,这是怀奸。他是凶暴、无亲信的人,将士不附。大人今为元帅,依靠国威讨伐他,对上显露了您的忠义,为下除凶害,这是齐桓公与晋文公的事业啊!”皇甫嵩说:“董卓不听命虽然有罪,但我专诛也是有责任的。不如正大光明地上奏朝廷,使朝廷处理。”于是上书朝廷。灵帝责让董卓。董卓更加怨恨皇甫嵩。

原文

及后秉政,初平元年,乃征嵩为城门校尉,因欲杀之。嵩将行,长史梁衍说曰:“汉室微弱,阉竖乱朝,董卓虽诛之,而不能尽忠于国,遂复寇掠京邑,废立从意。今征将军,大则危祸,小则困辱。今卓在洛阳,天子来西,以将军之众,精兵三万,迎接至尊,奉令讨逆,发命海内,征兵群帅,袁氏逼其东,将军迫其西,此成禽(擒)也。”嵩不从,遂就征。有司承旨,奏嵩下吏,将遂诛之。

嵩子坚寿与卓素善,自长安亡走洛阳,归投于卓。卓方置酒欢会,坚寿直前质让,责以大义,叩头流涕。坐者感动,皆离席请之。卓乃起,牵与共坐。使免嵩囚,复拜嵩议郎,迁御史中丞。及卓还长安,公卿百官迎谒道次。卓风(讽)令[19]御史中丞以下皆拜以屈嵩,既而抵手言曰:“义真犕[20]未乎?”嵩笑而谢之,卓乃解释[21]。

及卓被诛,以嵩为征西将军,又迁车骑将军。其年秋,拜太尉,冬,以流星策免。复拜光禄大夫,迁太常。寻李傕作乱,嵩亦病卒,赠骠骑将军印绶,拜家一人为郎。嵩为人爱慎尽勤,前后上表陈谏有补益者五百余事,皆手书毁草,不宣于外。又折节下士,门无留客。时人皆称而附之。坚寿亦显名,后为侍中,辞不拜,病卒。

注释

[19]讽令:谓婉言劝使。此处指暗地指使。

[20]犕(bèi):驾驭。

[21]解释:怨恨稍平。

译文

等到董卓后来执掌,初平元年(190),征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想杀掉他。皇甫嵩准备去,长史梁衍劝他说:“汉室衰微,宦官乱朝,董卓虽然杀了宦官,不能尽忠国家,掳掠京师邑县,废帝立帝,随他的意。今征召将军,不遭大祸,也要受到困辱。现在董卓在洛阳,天子来西,用将军的部队,精兵三万,迎接皇上,奉令讨伐叛逆,向海内发布命令,征集兵力,集合诸帅,袁氏从东面来打他,将军自西面而去打他,捉董卓不成问题。”皇甫嵩不从,于是应征召。官吏承董卓的命令,奏皇甫嵩交狱吏,准备杀掉他。

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与董卓相好,自长安赶到洛阳,投奔董卓。董卓正置酒欢会,皇甫坚寿走到董卓面前质问董卓,以大义责备董卓,叩头流涕。在座的人都为之感动,都起身请董卓不要皇甫嵩。董卓起来,牵了皇甫坚寿与他共坐。派人赦免皇甫嵩,再命皇甫嵩为议郎,升御史中丞。到董卓还长安,公卿百官在道旁迎接。董卓暗示御史中丞以下官吏都得下拜,想使皇甫嵩屈服。事毕,拉着皇甫嵩的手说:“义真服不服呢?”皇甫嵩笑着向他请罪,董卓才解了恨。

等到董卓被杀,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又升车骑将军。这年秋天,受命为太尉。冬,因出现流星免官。再任为光禄大夫,升太常。不久,李傕作乱,皇甫嵩也病死,赠骠骑将军印绶,任家中一人为郎。皇甫嵩为人仁爱,谨慎,勤勉,前后上表陈谏对国家有补益的五百余事,都自己亲自书写,并随即把草稿毁掉,不向外宣扬。又虚心下士,尽力汲引,家里没有因为没受推引而留下来的客人。当时人都称赞他,拥护他。皇甫坚寿也有名于时,后来为侍中,辞不就,病死。

四字成语第一个字是蜂

反噬的解释

(1).反咬一口。《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北魏 温子升 《印山寺碑》:“蜂虿有毒, 豺狼 反噬。” (2). 比喻 背叛。《晋书·张轨传》:“ 祚 ( 张祚 )既震惧,又虑 擢 ( 王擢 )反噬。”《南齐书·江谧传》:“犯上之迹既彰,反噬之情已著。” 唐 张九龄 《勅幽州节度张守珪书》:“顷者,慰抚降虏,每事优给,而终 不知 恩,惟图反噬。”《旧唐书·仆固怀恩李怀光等传论》:“ 仆固怀思 、 李怀光 ,咸以勇力,有劳王家,为臣不终,遂行反噬,其罪大矣。” (3).比喻受人之惠,反加陷害。 宋 陆游 《书包明事》:“方 岐公 贵时,所荐达 士大夫 多矣,至其失势,不反噬以媚权门者几人?”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此皆 坡 素交,而其后反噬者也。” (4).比喻罪犯诬指 检举 人为同谋。亦泛指自己办了坏事反而 诬陷 别人 。 清 昭连 《啸亭杂录·赵护卫》:“邸中有护卫 双爱 者,出境滋事,先人劾之, 爱 因反噬为奉先人命者,而引护卫为证。”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近来有些人,凡是自己善于在暗中播弄 鼓动 的,一看见别人 明白 质直的言动,便往往反噬他是播弄和鼓动,是某党,是某系。”

词语分解

反的解释 反 ǎ 翻转,颠倒:反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 反复 。反侧。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 相对 :正反两方面的 经验 。反间( 利用 敌人 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 矛盾 )。反诉。反馈。适得其反。物极必反。 噬的解释 噬 ì 咬,吞:噬肤(a.喻犯罪受刑的人;b.喻关系 亲近 )。噬贤(嫉害贤能)。噬啮。 吞噬 。噬脐莫及。 部首 :口。

蜜蜂的成语有哪些

1. 蜂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蜂的四字成语有:

蜂拥而至、蜂拥而来、蜂拥而上、蜂腰鹤膝、蜂迷蝶猜、蜂目豺声、蜂迷蝶恋、蜂屯蚁聚、蜂虿有毒、蜂腰猿背、蜂狂蝶乱、蜂趋蚁附等。

蜂腰猿背 fēng yāo yuán bèi

解释: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蜂拥而至 fēng yōng ér zhì

解释: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远,刚要回船,前面尘头滚滚,喊声渐近,又来许多草寇。个个头戴浩然巾,手机器械,蜂拥而至。”

2. 蜂字开头四字成语

1. 蜂虿有毒虿:蝎子一类的毒虫。比喻有些人物,地位虽低,但能害人,不可轻视。

2. 蜂虿作于怀袖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3. 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4. 蜂屯蚁聚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5. 蜂拥而来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6. 蜂出泉流像群蜂倾巢,如泉水涌流。形容一时并作。

7. 蜂房蚁穴比喻各自占据一方。

8. 蜂附云集比喻人众从各处聚集。

9. 蜂合豕突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

10. 蜂合蚁聚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11. 蜂窠蚁穴比喻占据的地方极为窄小,借以对偏安一隅的地方势力的蔑称。

12. 蜂狂蝶乱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

13. 蜂媒蝶使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14. 蜂迷蝶猜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

15. 蜂迷蝶恋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同“蜂狂蝶乱”。

16. 蜂起云涌比喻许多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大。

17. 蜂趋蚁附比喻很多人迎合投靠。

18. 蜂扇蚁聚蜂翅扇动,蚂蚁聚合。比喻人虽众多但起不了大作用。

19. 蜂识莺猜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同“蜂迷蝶猜”。

20. 蜂屯乌合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3. 含蜂的四字成语

蜂拥而至、

招蜂引蝶、

狂蜂浪蝶、

蜂拥而来、

蜂拥而上、

蜂狂蝶乱、

蜂屯蚁聚、

蛇口蜂针、

撩蜂剔蝎、

蜂目豺声、

招蜂惹蝶、

蝶恋蜂狂、

蜂腰猿背、

蝶粉蜂黄、

蜂腰鹤膝、

蜂识莺猜、

蜂合豕突、

蜂营蚁队、

蜂腰削背、

戏蝶游蜂、

蜂起云涌、

蜂合蚁聚、

蜂迷蝶猜、

蜂虿作于怀袖、

稷蜂社鼠、

蜂迷蝶恋、

蜂附云集、

蜂屯蚁附、

撩蜂吃螫、

狼猛蜂毒

~~~~~~~~~~~~~~~

4. 一只蜜蜂吐血打一成语第四个字是血

一针见血

yī zhēn jiàn xiě

[释义]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语出] 《后汉书·郭玉传》:“一针即瘥。”

[正音] 见;不能读作“xiàn”。

[辨形] 见;不能写作“现”。

[近义] 一语道破 一语破的 一语中的 言必有中 切中要害

[反义] 言不及义 言之无物 空洞无物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5. 带蜂字的成语有哪些

蜂拥而至、蜂房不容鹄卵、蜂出泉流、蜂腰猿背、蜂虿起怀、蜂房水涡、麇集蜂萃、蜂媒蝶使、蜂猜蝶觑、招蜂引蝶、蜂迷蝶恋、蜂虿作于怀袖、蜂附云集、蜂房蚁穴、蝶恋蜂狂、蜂腰鹤膝、蜂目豺声、蛾附蜂屯、蜂拥蚁聚、撩蜂剔蝎、撩蜂拨刺、蜂屯乌合、蜂迷蝶猜、蜂游蝶舞、蜂虿有毒、蛇口蜂针、蜂舞并起、乱蝶狂蜂、麕集蜂萃、蜂虿之祸等。

一、蜂拥而至 [ fēng yōng ér zhì ]

解释: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远,刚要回船,前面尘头滚滚,喊声渐近,又来许多草寇。个个头戴浩然巾,手机器械,蜂拥而至。”

二、蜂腰猿背 [ fēng yāo yuán bèi ]

解释: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三、蜂媒蝶使 [ fēng méi dié shǐ ]

解释: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出自:宋·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词:“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译文:希望花间飞舞的蜂蝶做为传递书信的媒介,在下一刻叩响窗棱。

四、招蜂引蝶 [ zhāo fēng yǐn dié ]

解释: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别人的注意。

出自:近代 叶文玲《独特的歌》:“没准是很爱卖弄俊俏,四送秋波的人呢,嘿,招蜂引蝶之流,对不起,本人向来深恶痛绝。”

五、蝶恋蜂狂 [ dié liàn fēng kuáng ]

解释:指留恋繁花似锦的春光。

出自:明·张凤翼《灌园记·太史赏花》:“知否,算蝶恋蜂狂,少不得为韶光一逗溜。”

译文:不知道,是不是蝶与蜂留恋繁花似锦的春光,少不了为这一刻美好的时光停留一会儿。

6. 疯狂成语一个蜂还有几个字母

疯狂成语一个蜂还有几个字母——风和日丽。

分析:蜜蜂和日历,简称(蜂和日历),谐音即成语(风和日丽)。 风和日丽 fēng hé rì lì 解释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出处元·李爱山《集贤宾·春日伤别》:“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花共柳红娇绿软。”

清·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谓语时;前面总是有时间、处所的词语作主语;如“今天”、“国庆节”、“这里”等。一般用作谓语、定语、分句。

正音和;不能读作“huó”。 辨形和;不能写作“合”。

近义词风柔日暖 反义词风雨如晦、风雨交加 例句这是一个~的星期天,我们来到颐和园。 英译The breeze is gentle and the sun beautiful。

关于蜜蜂有哪些成语

一窝蜂、

蜂拥而至、

招蜂引蝶、

狂蜂浪蝶、

蜂拥而上、

蜂拥而来、

蜂狂蝶乱、

蜂目豺声、

蜂屯蚁聚、

蛇口蜂针、

蜂腰猿背、

招蜂惹蝶、

蝶粉蜂黄、

撩蜂剔蝎、

蝶恋蜂狂、

蜂识莺猜、

戏蝶游蜂、

蜂屯蚁杂、

蜂虿有毒、

蜂虿作于怀袖、

稷蜂社鼠、

蜂出泉流、

蜂腰削背、

蜂迷蝶恋、

狼猛蜂毒、

蜂屯蚁附、

浪蝶游蜂、

蜂迷蝶猜、

蜂合豕突、

蜂媒蝶使

蜂攒蚁聚、

蜂起云涌、

鹤膝蜂腰、

蜂附云集、

鼠窜蜂逝、

蜂合蚁聚、

蜂攒蚁集、

蜂屯乌合、

蜂房蚁穴、

蜂营蚁队、

撩蜂吃螫、

蜂窠蚁穴、

蜂趋蚁附、

蜂拥蚁屯、

蚁拥蜂攒、

蜂拥蚁聚、

蜂扇蚁聚

带有蜂字的成语

一窝蜂、

蜂拥而至、

招蜂引蝶、

狂蜂浪蝶、

蜂拥而上、

蜂拥而来、

蜂狂蝶乱、

蜂目豺声、

蜂屯蚁聚、

蛇口蜂针、

蜂腰猿背、

招蜂惹蝶、

蝶粉蜂黄、

撩蜂剔蝎、

蝶恋蜂狂、

蜂识莺猜、

戏蝶游蜂、

蜂屯蚁杂、

蜂虿有毒、

蜂虿作于怀袖、

稷蜂社鼠、

蜂出泉流、

蜂腰削背、

蜂迷蝶恋、

狼猛蜂毒、

蜂屯蚁附、

浪蝶游蜂、

蜂迷蝶猜、

蜂合豕突、

蜂媒蝶使

带毒字的四字词语

蜂拥而至、

蜂房水涡、

蜂房不容鹄卵、

蜂出泉流、

蜂腰猿背、

蜂媒蝶使、

蜂猜蝶觑、

蝶恋蜂狂、

撩蜂剔蝎、

蜂附云集、

蜂虿起怀、

蜂腰鹤膝、

蜂迷蝶恋、

招蜂引蝶、

蜂游蝶舞、

撩蜂拨刺、

蜂虿作于怀袖、

蜂屯乌合、

蜂虿之祸、

蜂房蚁穴、

蜂拥蚁聚、

蜂目豺声、

乱蝶狂蜂、

麇集蜂萃、

蜂虿有毒、

麕集蜂萃、

蜂迷蝶猜、

撩蜂吃螫、

鼠窜蜂逝、

蜂狂蝶乱

以毒攻毒、无名肿毒、人莫予毒、五毒俱全、宴安鸩毒、毒蛇猛兽、莫予毒也、毒手尊前、毒泷恶雾、赤口毒舌、刮骨去毒、屠毒笔墨、毒魔狠怪、狼猛蜂毒、何其毒也、蜂虿有毒、阳解阴毒、楚毒备至、毒赋剩敛、厚味腊毒、刮骨疗毒、煤气中毒、毒燎虐焰、百毒不侵、含荼茹毒、五毒肚兜、仙膏、晏安鸩毒、追毒挺子、心如毒蝎、不毒不发、心肠歹毒等。

一、以毒攻毒 [ yǐ dú gōng dú ]

解释: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恶人来对付恶人。

出自: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

译文:骨咄犀牛,蛇角的,他的性格最毒,而能解毒,因为毒攻毒的。

二、毒蛇猛兽 [ dú shé měng shòu ]

解释: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出自:近代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在人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有毒蛇猛兽来犯,所以人类时时刻刻不知生死。”

三、赤口毒舌 [ chì kǒu dú shé ]

解释: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出自:唐·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译文:鸟做了房东不察觉,贪婪向什么人家,进行赤口毒舌头,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死。

四、毒魔狠怪 [ dú mó hěn guài ]

解释: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出自: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译文:大哥是个了不得的。刚才那般毒魔狠奇怪,了能收衣服,怕这几个毛贼?

五、蜂虿有毒 [ fēng chài yǒu dú ]

解释:虿:蝎子一类的毒虫。比喻有些人物,地位虽低,但能害人,不可轻视。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译文:你可不能对邾国小,蜂蝎有毒,何况一个国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