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江为什么要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2.替天行道的解释

3.水浒梁山泊“替天行道”,替的什么“天”,行的是谁的“道”?

4.水浒梁山"替天行道”到底是什么

替天行道_替天行道小品剧本完整

四部。替天行道一共有四部,每一部都很金典。替天行道是一部在起点中文字连载的,作者是可争。本书讲述了一位穿越千年的心理学家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后世江湖骗术,成为朝野第一神棍,替天行道。

宋江为什么要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替天行道的意思是代上天主持公道。

汉语成语,拼音:tì tiān xíng dào,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出处:

1、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2、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一回: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

3、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七回:吾替天行道,安忍杀戮人民。

4、《》第一回:惟有宋江替天行道,专报不平,杀天下赃官污吏,豪恶刁民。

5、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五回:有个公道大王牛皋,聚众在此山中,称孤道寡,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造句

1、如果君主体认天道,加强自我修养,开创善政,就会风调雨顺,反之则丛生。天灾人祸不断,民可揭竿而起,替天行道,从而勾画出一幅天与民共同制约君主的理想图景。

2、人类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有法有天时人民奉公守法,无法无天时人民替天行道。

3、天底下两个说法最大,一个是皇帝君王的奉天承运,一个是三教中陆地神仙的替天行道。

4、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来说,他这次干的事情,往大了说是替天行道,往小了说便是为民除害。

5、你一个为非作歹、遭到报应、被人一掌拍死替天行道的魔。不太适合说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这种话吧,笑着笑着,奇异的景象出现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的解释

替天行道,天指的是天子,也就是当今皇帝,这是宋江在为招安铺路。

宋江被迫上梁山落草为寇,并且还做了第二把交椅,而宋江的心不在梁山泊,而是在朝廷,希望能重回庙堂之上,为国家出力、为百姓谋。所以,在梁山泊第一把交椅晁盖死后,宋江马上就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对皇帝、对朝廷有交代,宋江是在替朝廷办事,是在替朝廷惩治那些贪官污吏。是为国家出力,自己的梁山泊并非草寇拦路抢劫、胡作非为。这样一来,朝廷那边招安才名正言顺。

最后,虽然梁山泊英雄大多结局悲惨,包括宋江自己。在征讨方腊的路上,兄弟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最后剩下寥寥几个,而宋江,最后还是被奸臣以毒酒害死。但在宋江的心里,他没有怨恨,他认为他是对的,把众家兄弟洗白了,他们的后代不会被人说是草寇。

有人说宋江错了,有人说宋江是对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宋江的一生,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水浒梁山泊“替天行道”,替的什么“天”,行的是谁的“道”?

替天行道的解释

(1).代行上天的意旨。谓按照 天意 ,在人世间做 正义 的事业。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 第一折:“涧水 潺潺 遶寨门,野花斜插渗青巾,杏黄旗上七箇字:替天行道救生民。” 《 三国演义 》 第四七回:“吾替天行道,安忍 杀戮 人民!” 姚雪垠 《长夜》 三七:“老白狼,白狼老。打富济贫,替天行道。” (2).借指代行人民 群众 的 意愿 。 邓子恢 《 红军 入漳前后》 :“当时我向县委传达了省委指示。指出了 单纯 军事观点的害处,指出光靠游击队替天行道是行不通的,历史是人民群众 创造 的,人民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解放自己。”

词语分解

替的解释 替 ì 代,代理:代替。更(卬 )替。。替班。替身。替罪羊。 为,给:替他 送行 。替古人担忧。 衰废:兴(塶 )替。衰替。 为 部首 :曰; 行道的解释 〈方〉∶行业详细解释.道路。《诗·大雅·緜》:“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俞樾 《群经平议·毛诗四》:“行道连文,行亦道也。”.指路人。 宋 苏轼 《表忠观碑》:“今 钱 氏功德,殆过於 融 ,而未

水浒梁山"替天行道”到底是什么

水浒梁山泊好汉“替天行道”,替的什么“天”,行的是谁的“道”?

《水浒传》中,宋江等108将啸聚山林,在梁山泊举起义旗,有些人将其定义为“农民起义”,但实际上梁山泊好汉揭竿而起的旗帜是“替天行道”,即便跟官军打仗,前面两面大旗也是一为“顺天”,一为“护国”。所以, 梁山泊好汉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说法有目共睹,不过,仅这样理解“替天行道”似乎单薄了些,“替天行道”,那么替的是什么“天”,行的是谁的“道”呢?

我国自古奉行的是朴素的天道观,这种观点认为自然或者无形的上帝主宰天地万物,所以, 《周易》将其演化为天、地、人三才,并说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三者互动依存。 但古人在讲天道时,常常将地道、人道放在一起,归结为“天人之际”。

水浒传也可以理解为一部政治,在庙堂之上的替天行道有三层涵义, 其一就是尊王攘夷, 无论是九天玄女宋江替天行道的神化安排,还是梁山泊被招安之后的具体去向,都有尊王攘夷、忠君爱国的政治抱负。宋江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所做诸事都是为了招安,为了招安,可以自损人格,拜投贪官。招安除了能够给予其高官厚爵之外,还能够实现其政治抱负,一是攘外,二是安内。所以,梁山泊好汉被招安之后就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征辽,一件事是平方腊,正好符合尊王攘夷的天道。

其二,嘲讽天子失道。 尽管水浒传中是反贪官不反皇帝,梁山好汉也口口声声“宁愿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但实际上书中有反朝廷和皇帝的强烈意味。宋江喝醉酒题反诗“敢笑黄巢不丈夫”,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其内心。所谓的忠义护国,不过是托词,因为这个皇帝和这个朝廷尽管有诸多荒唐事,但实际上与历朝历代比起来,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宋江之流若是真的反皇帝反朝廷,未必有那么多人敢落草为寇。

其三,廓清政治队伍,保持官僚体系纯洁性。 在政治层面上,梁山泊好汉反对的贪官,并不是局限的个体,而是在大宋王朝体系中的黑暗腐朽,他们想要做的就是清君侧,替大宋天子行应行未行之道。在具体的呈现上,宋江之流自比忠臣,为的是大宋官僚队伍的纯洁性,只有廓清了这些贪官污吏,才能够保证长治久安。

水浒传中认可的君子之道,涉及到“义”、“勇”、“侠”、“仁”、“孝”、“忠义”等很多层面,如果说在庙堂之上需要的是忠孝,那么在江湖上则是侠义之道。具体到内涵上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其一,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里的“替天行道”实际上是将人际关系理想化,或者说,天之生人,不分高低贵贱,应该相互友爱。所以,水浒中好汉之间的“哥哥”称呼,有些猛,也有些萌,正是这种不但要有平等,还要有理解和包容的体现。

其二,鸡鸣狗盗,各尽所能 。在水浒构建的世界观中,无论是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归为有用之人。他们的理想生活就是有活干,有饭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所以梁山泊好汉基本上也是鸡鸣狗盗之徒云集,时迁作为一名盗贼,在此处依然能够得到重用,且得到了很多美化。这里面不但有作者对个性和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也包含了对英雄末路的怜悯。

其三,公平正义 ,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梁山泊好汉口中的替天行道实际上就是公平正义的伸张。在书中有很多不公不义的现象,如潘金莲鸩杀武大郎,郑屠等欺凌民女,高俅迫害林冲,蒋门神霸占财物等都属于此类。在此处好汉路见不平,让这些是非纠纷得到世俗上的认可和江湖上的公正,便是替天行道。

其四,经济平均 。替天行道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平均贫富,梁山泊好汉中也有几个家世不错的,只有仗义疏财才能得到认可。所谓“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就是这种经济平均思想的反映。或者说,梁山泊这种“大锅饭”的平均主义作风,实际上延续了古代儒家思想中“患不均”的要求,只有“均分”才是替天行道。

从庙堂到江湖,梁山泊好汉都有自己的处事规则,但是这种规则实质上是受制于庙堂规矩和江湖道义的,换句话说,只有遵从了规矩和道义,才可以替天行道,否则便是无道之行。除此外,还有一层意思是生命价值层面的“生灵之天”,万事万物都要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行的是“问心”之道,凡事感同身受,自扪是非正邪,其涵义更为广阔。

其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这种与江湖上的追求公平正义还有所不同,所谓路见不平,是个人所观所见,并非是江湖上的平与不平。所以,在鲁智深眼中,虽然做了和尚,一切戒律可以违背;在李逵眼中,只要是挡道的,都是不平的,都可以杀;在宋江眼里,只要他看上的好汉,不管有没有被官府压迫,都得“被逼”入伙上梁山。这种性格鲜明的一生执意,快活逍遥的人生观。

其二,建功立业,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在梁山泊好汉的心目当中,虽然打家劫舍,啸聚山林快活逍遥,但实际上内心深处也有很多纠结和不得意。看客均认为是宋江图谋高官厚禄,但实际上梁山泊好汉108人,多数都希望通过“放火受招安”这条路走向正规。这里的替天行道,实际上是想实现功名事业的捷径,跟“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的儒家处世观一脉相承。或许只有通过招安一途,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乃至青史留名才是他们替天行道的内心驱动力。

其三,功成不居,全身而退。 其中蕴含的道理更加浅显,从水浒传的结局中也可以一窥端倪,108将中有残废如武松者,有坐化如鲁智深者,也有如燕青归隐江湖者,这些算是功成身退的典型,与宋江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惨结局相比,替天行道更加推崇前者。这也暗合了替天行道者不贪恋权势富贵,功成身退的隐逸定式。因此,只有博得功名之人才是隐士,胸怀大才、碌碌无为者只是平庸,也算是替天行道的另外一种注脚。

概而言之,梁山泊好汉出现的历史时机,其实是数千年王朝更迭中占据多数的常态,皇帝虽昏庸但不至于完全无道,官僚虽 贪渎 但不至于全军覆没,江湖虽凶险但还有道义规矩,人世间虽苦但仍有活路, 因此,不需要“治乱兴衰”、“出处行藏 ”、“修齐治平”具体的生存诉求,一句“替天行道”则具有更为宏观的价值取向和生命意义。

“替天行道”的口号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是水浒梁山好汉的一面鲜明的旗帜,是他们的一种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基本信仰,属于典型的文化建设的范畴。

因为这面鲜明的旗帜,众多江湖好汉才纷纷聚义梁山泊,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1、替天行道的大旗在书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渡》,卢俊义到了梁山后与山上的头领交手后见到这面杏黄旗,上面绣着“替天行道”四字。

2、第二次出现是在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从新置立旌旗等项,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

扩展资料:

梁山精神讲得就是“义”,“义”有四个境界层次:

1、第一个境界是“忠义”,这是从理想价值层面讲。梁山好汉过去讲求忠君报国,在现代“忠义”就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这是“义”的最高境界。

2、第二个境界是“道义”,这是从道德价值层面讲。梁山好汉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包含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铁肩担道义”也正是历代仁人志士社会责任感的写照。毫无疑问,“道义”也是我们今天追求的重要社会价值。

3、第三个境界是“信义”,这是从行为价值层面讲。重信守诺,言必有信,这种“诚信”正是当今社会最值得提倡的理念。诚信文化既是一种社会文化价值,也是一种商业文化价值。

4、第四个境界是“情义”,这是从价值层面讲。做人要有情有义、重情重义,不能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百度百科—《水浒传》

百度百科—水浒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