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云的成语集绵

2.裂的成语

3.裂字开头的成语

4.穿云裂石是什么意思

带云的成语集绵

裂石穿云是什么生肖-裂石穿云

带云的成语集绵

 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带云的成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带云的成语

 1、云中仙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2、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3、风流云散: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

 4、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5、裂石流云:流:往来无定或转运不停。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

 6、人云亦云: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7、拨云雾见青天: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8、野鹤闲云: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9、云过天空:云彩飘过之后,天上格外空阔。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平静。

 10、瞻云就日: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11、星飞云散: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

 12、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13、云开见日:拔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14、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15、见天: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同“见日”。

 16、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17、云天雾地: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18、祥云瑞气:旧时认为天上彩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故称祥云瑞气。亦作“祥云瑞彩”。

 19、云合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20、云锦天章: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

 21、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22、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23、风云人物: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24、壮志凌云: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25、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26、云净天空:比喻事情办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27、纸落云烟:形容落笔轻捷,挥洒自如。

 28、云散风流: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9、星罗云布:犹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30、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31、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32、观者云集: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33、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34、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35、水流云散:比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

 36、轩盖如云:轩: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车盖。旧时形容官员很多,也形容官员、士绅集会的盛况。

 37、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38、云集景附: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39、风靡云涌:涌:水腾跃,涌现。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40、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41、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42、瞻云陟屺:陟:升,登;屺:没有草木的山。望云登山。比喻非常思念亲人。

 43、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44、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45、闲云孤鹤:漂浮的云,孤飞的鹤。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人。

 46、风云变色: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比喻局势变化大。

 47、高义薄云天: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同“高义薄云”。

 48、干霄凌云: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49、云泥之差:云在天,泥在地。指相差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高低差别远殊。

 50、覆雨翻云: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51、浮云朝露: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52、朱云折槛:朱云:汉代人名。折槛:折断栏杆。朱云折断了栏杆。形容敢于直言进谏。

 53、望断白云:形容想念父母。

 54、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55、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56、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57、步月登云: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

 58、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59、风起云布:布:展开,铺开。大风起来,乌云密布。

 60、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61、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62、观者如云: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63、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64、直上青云:直上:直线上升。比喻官运亨通,直登高位。

 65、青云直上: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66、风起云涌: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67、落纸云烟: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68、雾鬓云鬟: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69、风云叱咤:叱咤:发怒吆喝。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70、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71、云涌风飞:云阵奔涌,狂风发作。形容文章气势磅礴。

 72、凌云之志: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73、飞云掣电: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74、梳云掠月:指妇女梳妆。“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

 75、月地云阶:指天上。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76、高义薄云: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77、流水行云: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78、高唱入云: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

裂的成语

裂字开头的成语有:裂地分茅、裂裳衣疮、裂裳裹膝、裂石停云、裂土分茅、裂石流云、裂冠毁冕、裂石穿云、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裂眦嚼齿、裂裳裹足。

1、裂石流云,汉语成语,拼音是liè shí liú yún,意思是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

2、裂裳衣疮,汉语成语,拼音是liè sháng yī chuāng,意思是撕下自己的衣服,裹扎农民的疮伤。

3、裂石停云,汉语成语,拼音为liè shí tíng yún,形容声音高亢嘹亮,婉转动人。出自清·李百川《绿野仙踪》。

4、裂石穿云,汉语成语,拼音是liè shí chuān yún,意思是指的是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出自宋·陆游《黄鹤楼》。

5、裂冠毁冕,汉语成语,拼音:liè guàn huǐ miǎn,意思是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出自《左传·昭公九年》。

6、裂土分茅liè tǔ fēn máo释义: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出处:《尚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裂字开头的成语

裂字开头的成语如下:

裂裳裹膝、裂石穿云、裂裳裹足、裂地分茅、裂裳衣疮、裂石流云、裂石停云、裂土分茅。

裂眦嚼齿、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1、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2、裂土分茅,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3、裂裳裏足,裂:破裂;裏:包裹。指奔走急切。

4、裂裳衣疮,撕下自己的衣服,裹扎农民的疮伤。

5、裂眦嚼齿,眦:眼眶,瞪眼欲裂,牙齿紧咬,比喻愤怒到了极点。

6、裂冠毁冕,拔本塞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7、裂裳裹膝:裂:破裂;裹:包裹。指奔走急切。同“裂裳裹足”。

8、裂裳衣疮:撕下自己的衣服,裹扎农民的疮伤。

9、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10、裂石流云:流:往来无定或转运不停,裂开山石。

11、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

12、裂土分茅: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13、裂眦嚼齿:眦:眼眶。瞪眼欲裂,紧咬牙齿。形容愤怒到极点。

穿云裂石是什么意思

拼音:

chuān yún liè shí

解释:

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出处:

宋·苏轼《东坡乐府·〈水龙吟〉序》:“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例句:

一个小小子走到鲍廷玺身边站着,拍着手,唱李太白《清平调》。真乃~之声,引商刻羽之奏。(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