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庞的四字成语

2.庞杂的成语庞杂的成语是什么

3.庞驳的成语庞驳的成语是什么

4.庞博的成语庞博的成语是什么

5.庞大的词语庞大的词语是什么

6.《戏为双松图歌》唐诗赏析

庞眉皓首的典故_庞眉皓首

皓天的成语有:皓齿青蛾,皓首穷经,庞眉皓首。

皓天的成语有:商山四皓,庞眉皓首,皓齿娥眉。2:结构是、皓(左右结构)天(独体结构)。3:拼音是、hàotiān。4:注音是、ㄏㄠ_ㄊ一ㄢ。

皓天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犹昊天。

二、引证解释

⒈犹昊天。引《荀子·赋》:“皓天不_,忧无疆也。”一本作“_天”。杨_注:“皓与昊同。昊天,元气,昊,大也。”晋左思《咏史》之五:“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三、网络解释

皓天皓天,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音乐制作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新兴音乐群体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理事,山东省文联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山东艺术学院、山东英才学院客座教授,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1997年以一曲《老地方》踏入歌坛以来,先后荣获中国歌手金号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政府大奖,2012年在马来西亚荣获“中国风突破大奖”。多次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以及“心连心”等大型活动的演出,2008年应邀参加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演出。2010年起,皓天及团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先后推出《孔子说》、《听老子说》、《释迦牟尼说》等歌曲和系列专辑,被媒体誉为“传统文化的歌者”。

关于皓天的诗词

《咏史·皓天舒白日》

关于皓天的诗句

皓天舒白日其五皓天舒白日皓天舒白日

关于皓天的词语

皓首穷经蛾眉皓齿庞眉皓首商山四皓皓齿明眸皓齿娥眉皓首苍颜黄童皓首皓月千里庞眉皓发

关于皓天的造句

1、跟做贼似的,皓天偷偷摸摸的回到了哈奇镇,甚至都并没有去药房向老约翰交药草,直接摸回来旅店。

2、时,皓天停住了,脑海中不断的回忆着前八式刀法中蕴含的含义与刀理,思若涌泉就差一点就能明白第九式的刀理从而领悟“刀势”。

3、纵观六界之内,有偏私,有成见,苍茫皓天不管你是妖,还是仙,一律等量齐观,亦无高低贵贱之分。

4、皓天所处的这片死地距离村庄很近,所以在皓天发力疾射之下很快就到了村庄前。

5、哎,皓天能有这般成就,也是为不错的,不过在武技功法上确实还要加强些。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皓天的详细信息

庞的四字成语

皓白的成语有:商山四皓,蛾眉皓齿,庞眉皓首。

皓白的成语有:穷经皓首,商山四皓,皓齿红唇。2:注音是、ㄏㄠ_ㄅㄞ_。3:结构是、皓(左右结构)白(独体结构)。4:词性是、形容词。5:拼音是、hàobái。

皓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皓白hàobái。(1)雪白;洁白。

二、引证解释

⒈纯白;洁白貌。引《淮南子·原道训》:“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_,须眉皓白,衣冠甚伟。”唐元稹《有鸟》诗之十三:“有鸟有鸟谓白_,雪毛皓白红觜殷。”清林则徐《次韵答姚春木》:“时事艰如此,凭谁议海防?已成头皓白,遑问口雌黄。”邹韬奋《萍踪寄语》一_六:“这院长是一位须发皓白、和蔼可亲的老者。”

三、国语词典

雪白、洁白。词语翻译英语snow-white,spotless法语blanccommeneige,impeccable

四、网络解释

皓白皓白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hàobái释义是雪白;洁白。

关于皓白的近义词

苍白雪白雪亮洁白

关于皓白的诗词

《次韵作·令公头皓白》《鹧鸪天·奉题皓白所藏梨洲先生画像》

关于皓白的诗句

相视发皓白须眉皓白来何为皓白欺二华

关于皓白的词语

皓首穷经庞眉皓发穷经皓首蛾眉皓齿皓月当空皓齿娥眉皓首苍颜皓齿明眸皓齿红唇须眉皓然

关于皓白的造句

1、到了傍晚,她伸出芊芊玉指拿出一截碧玉短笛,樱唇微启,皓白的牙齿与玉笛相得益彰,兰香律动,流转出阵阵缠绵低切的笛声。

2、不过瞬间,女孩却突然颦眉而笑,露出了一排皓白的贝齿。

3、于亿万人群中与你相遇,只因你那明媚的笑容,只为你那皓白的贝齿,从此便不能相忘。全国爱牙日,爱护好你的牙齿,可能你就会因此遇见你的他。

4、女子亦是青色长裙,面容姣好,唇齿皓白,手持青色长剑,似乎是对旁边这男子不满,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正斜瞪着男子。

5、只为了追寻那块承诺之土的皓白海岸。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皓白的详细信息

庞杂的成语庞杂的成语是什么

1. 含有庞字的四字词语

庞眉皓发 庞:杂色;皓:洁白。眉发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庞然大物 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

庞眉白发 庞:通“尨”,杂色。眉毛头发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庞眉皓首 形容老人相貌。同“庞眉皓发”。庞,用同“厖”。

庞眉鹤发 形容老人相貌。同“庞眉皓发”。

庞眉黄发 眉斑白,头发黄。指老人。庞,用同“厖”。

孙庞斗智 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2. 含有庞字的四字词语

庞眉皓发 庞:杂色;皓:洁白。

眉发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庞然大物 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

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 庞眉白发 庞:通“尨”,杂色。

眉毛头发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庞眉皓首 形容老人相貌。同“庞眉皓发”。

庞,用同“厖”。 庞眉鹤发 形容老人相貌。

同“庞眉皓发”。 庞眉黄发 眉斑白,头发黄。

指老人。庞,用同“厖”。

孙庞斗智 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

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3. 四个像白发苍苍,一样描写老人的四字词语

两鬓斑白 瘦骨嶙峋 老态龙钟 两鬓斑白 童山濯濯(头秃了)下面的不太常见····白发朱颜 颜:脸色.头发斑白,脸色通红.形容老人容光焕发 白发苍颜 头发已白,脸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村夫野老 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 鹤发鸡皮 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鸡皮鹤发 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庞眉皓发 庞:杂色;皓:洁白.眉发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黄发台背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黄发鲐背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耈台背”、“鲐背苍耈”. 庞眉黄发 眉斑白,头发黄.指老人.庞,用同“厖”. 庞眉白发 〖解释〗庞:通“尨”,杂色.眉毛头发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鹤发童颜。

4. 庞若的四字词语是什么

成语:受宠若惊 拼音:shòu chǒng ruò jīng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出处:《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省躬无有,被宠苦惊.”近义词:大喜过望反义词:麻木不仁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相关成语:感同身受 耳听心受 急脉缓受 自作自受 大请大受 相安相受 私相授受 五积六受 末学肤受 逆来顺受 衣冠禽兽 毒蛇猛兽 焚林而狩 弹冠结绶 松柏之寿 珍禽奇兽 兄肥弟瘦 疚心疾首 金章紫绶 面黄肌瘦 惊心眩目 惊见骇闻 惊魂落魄 惊心悲魄 惊慌无措 惊慌失措 惊恐万状 惊魂摄魄 惊肉生髀 惊神破胆 兢兢业业 精卫填海 精疲力竭 荆钗布裙 精诚团结 荆棘塞途 经久不息 经明行修 精明强干 精雕细刻。

庞驳的成语庞驳的成语是什么

庞杂的成语有:杂七杂八,拉拉杂杂,庞眉皓首。

庞杂的成语有:人多口杂,拉拉杂杂,庞眉皓首。2:注音是、ㄆㄤ_ㄗㄚ_。3:结构是、庞(半包围结构)杂(上下结构)。4:拼音是、pángzá。5:词性是、形容词。

庞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庞杂pángzá。(1)庞大纷杂,多而杂乱。

二、引证解释

⒈多而杂乱。庞,用同“_”。引唐张九龄《襄州刺史靳恒遗爱幢》:“厥繇庞杂,亦云难理。”明唐顺之《送柯签事之楚序》:“盖在汉时诸陵邑习俗庞杂,豪猾所窟穴,故天子常为选用强察能治剧吏以拊循而芟_之。”丁玲《一九三_年春上海(之一)》一:“电梯降到了最下层,在长的甬道上,蓦然的响着庞杂的皮鞋声。”

三、国语词典

多而杂乱。如:「庞杂不堪」。

四、网络解释

庞杂庞杂,是汉语词汇,拼音:pángzá解释为多而杂乱体系庞杂|走廊里响着庞杂的脚步声。

关于庞杂的近义词

杂乱繁芜紊乱复杂芜杂宏大零乱宏伟庞大混乱

关于庞杂的反义词

清纯

关于庞杂的诗句

托寄厌庞杂庞杂不全纯庞杂渺难辨

关于庞杂的词语

庞然大物政庞土裂良莠淆杂庞眉白发门无杂客人多口杂庞眉鹤发庞眉皓首庞眉黄发庞眉皓发

关于庞杂的造句

1、更为惊人的,则是此龙内存在了庞杂的规则之力,这些规则凝聚在一起,使得那长龙咆哮间显露出无比的凶焰。

2、但因其信息繁复庞杂,卢天平看了两页,便觉得脑袋发胀,理解不能。

3、庞杂的事务性工作并没有影响他们的业务学习。

4、精简臃肿庞杂的重叠机构是我国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5、放下庞杂的一切,也不再去管墨蝶怎么样,他在那断裂的巨大藿楠花茎处又削下一节,成了专门安置枭蛇幼仔的一个小巢穴。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庞杂的详细信息

庞博的成语庞博的成语是什么

庞驳的成语有:庞眉白发,庞眉皓首,班驳陆离。

庞驳的成语有:驳瑕指_,庞眉皓首,陆离斑驳。2:拼音是、pángbó。3:结构是、庞(半包围结构)驳(左右结构)。4:注音是、ㄆㄤ_ㄅㄛ_。

庞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庞杂_驳杂。

二、引证解释

⒈庞杂,驳杂。引宋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二》:“故音庞_,师法多门。”

三、网络解释

庞驳庞驳是善于使用双拐的高手,于峭壁前领悟其师临死前遗诗,在御尊百般商请之下,又因其师弟劫_之死,而决定涉足江湖,向炎凰煞凤寻仇。

关于庞驳的词语

班驳陆离庞眉鹤发斑驳陆离政庞土裂庞眉皓发不可辩驳不值一驳陆离斑驳庞眉黄发庞眉皓首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庞驳的详细信息

庞大的词语庞大的词语是什么

庞博的成语有:庞眉皓首,博大精深,庞眉皓发。

庞博的成语有:孙庞斗智,博大精深,庞然大物。2:结构是、庞(半包围结构)博(左右结构)。3:拼音是、pángbó。

庞博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犹磅_。

二、引证解释

犹磅礴。清周亮工《书影》卷四:“河北之山,绵衍庞博;江南之山,峻峭巧丽。”

三、网络解释

庞博(中国内地脱口秀演员、程序员)庞博,中国内地脱口秀演员、喜剧演员、程序员。2017年《脱口秀大会》冠军,获得“脱口秀大王”称号。

关于庞博的词语

孙庞斗智敦庞之朴庞眉皓发庞眉鹤发博文约礼庞眉白发博大精深庞眉黄发奇庞福艾月貌花庞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庞博的详细信息

《戏为双松图歌》唐诗赏析

庞大的词语有:庞眉皓首,庞眉皓发,庞眉黄发。

庞大的词语有:庞眉白发,皓首庞眉,庞眉皓首。2:拼音是、pángdà。3:结构是、庞(半包围结构)大(独体结构)。4:词性是、形容词。5:注音是、ㄆㄤ_ㄉㄚ_。

庞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庞大pángdà。(1)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度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2)很大规模。(3)人多规模大。

二、引证解释

⒈大;巨大。引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但事实是一个庞大的家庭,儿女太多,又都成年了。”老舍《四世同堂》九:“他们有极大的侵略野心,而没有整个的用兵计划与庞大得足以一鼓而攻下华北的兵力。”叶圣陶《倪焕之》二三:“庞大的厂屋关上黑铁板的窗,叫人联想到害疮毒的人身上贴的膏药;烟囱矗立在高头,不吐出一丝一缕的烟,像绝了气的僵尸。”

三、国语词典

形容数量或形体极大,含有超乎正常的意思。如:「老张庞大的身躯,一挤进窄小的车厢,立刻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

四、网络解释

庞大(汉语词语)庞大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pángdà,大;巨大,很大。宏大、巨大,语出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但事实是一个庞大的家庭,儿女太多,又都成年了。”

关于庞大的近义词

纷乱远大雄伟伟大复杂宏大巨大宏壮浩瀚宏伟

关于庞大的反义词

细小娇小渺小微小细微

关于庞大的诗词

《拜庞大父中大茔和彦达》《庞大倚_而化图赞》《和张奉议赠舅氏庞大夫》

关于庞大的诗句

楼船庞大不须惊我看见庞大的陆地和天空分裂了

关于庞大的单词

monsterelephanthugeenormousnesshugeousenormousgargantuanbulky

关于庞大的成语

政庞土裂庞眉皓发庞眉黄发大大咧咧大请大受大吹大擂庞眉白发庞眉鹤发孙庞斗智庞眉皓首

关于庞大的造句

1、如果你再执迷不悟,将会为此付出庞大的代价。

2、这工程所需经费这_庞大,我们就只有这_一点钱,杯水车薪,真不知该怎_办?

3、这个国家的军费开支异常庞大。

4、接连几件庞大的开销,让家里的经济状况入不敷出。

5、他平地起家,却能在数年间建立如此庞大的基业,人们莫不啧啧称奇。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庞大的详细信息

 戏为双松图歌(韦偃画) 唐代-杜甫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戏为双松图歌》唐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作品介绍

 《戏为双松图歌》的作者是杜甫,也题作《戏为韦偃双松图歌》,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9卷第9首。

 原文

 戏为双松图歌(韦偃画)

 作者:唐·杜甫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

 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译文

 天下有几人精于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还年轻。

 画成停笔便觉松梢长风起,满堂观者无不动容叹神奇。

 两株古松暴裂着长满苔藓的皮,盘绕的高枝有如青铁交错而屈曲。

 剥蚀的树干好像龙虎的白骨,阴森的树叶好像低垂的雷雨。

 松很处一位西域僧人在静息,眉发斑白神情超脱无拘羁。

 袒露右肩光着双脚,身前松子落满地。

 韦侯啊韦侯尽快来相见,我有一匹好素绢。

 其价不亚于锦绣缎,舒展时把那光影乱。

 我已让人把它修饰得平展,请您挥笔画直干。

 注释

 《名画记》:韦鉴子鶠工山水、高僧、奇士、老松、异石,笔力劲健,风格高举。人知鶠善马,不知松石更佳。

 天下几人画古松①?毕宏已老韦偃少②。绝笔长风起纤末③,满堂动色嗟神妙④。

 (首赞韦偃画松。《杜臆》:起二句语气平缓,忽接以绝笔长风二句,何等笔力!)

 ①隋炀帝诗,“古松惟一树。”②封演《闻见记》:毕宏,天宝中御史,善画古松。后见张璪,于是阁笔。张彦远《名画记》:大历二年,毕宏为给事中,画松石于左省厅壁,好事者皆诗咏之。改京兆少尹为左庶子。树石擅名于代,树木改步变古,自宏始也。③杜预《春秋左传序》:“绝笔于获麟。”绝笔,画成而阁笔也。张载诗:“徘徊向长风。”《长笛赋》:“其应清风也,纤末奋梢。”④谢庄《月赋》:“满堂变容。”《吴都赋》:“斯实神妙之响象。”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①。白摧朽骨龙虎死②,黑入太阴雷雨垂③。

 (次摹古松之状。朱注皮裂,故干之剥蚀如龙虎骨朽。枝回,故叶之阴森如雷雨下垂。张綖注白摧,言画之枯淡处。黑入,言画之浓润处。《杜臆》:写双松止四句耳,而冥思玄构,幽致深情,更无剩义。)①屈铁,枝曲而黑也。《神仙传》:蓟子训,手胸上,不可得伸,状如屈铁。谢惠连赋:“散漫交错,氖氢萧索。”②《韩非子》:朽骨烂肉,施于土地。③《史记索隐》:极南为太阳,极北为太阴。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①,偏袒右肩露双脚②,叶里松子僧前落③。

 (又记松下僧人。《杜臆》:入老僧一段,突兀潇洒,窅冥灵超,更有神气。)①《汉书》:武帝过郎署,见颜驷庞眉皓发。李陵书:“皓首而归。”《大佛顶经》:名无住行,名无著行。②《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朱注《长水经疏》:袒,肉袒也。西方俗仪:见王者必肉袒,示非敢有犯。佛教亦随此用,然此以表将荷大法之重担耳。③松子,见夔州诗注。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①,重之不减锦绣段②。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③。

 (此索韦画松也。《杜臆》:韦之画松,以屈曲见奇,直便难工。匹绢幅长,汝能放笔为直干乎?戏之也。此章四段,四转韵,前各四句,末段五句。)

 ①吴曾《漫录》:东绢,关东绢也。庾肩吾《答武陵王资绢启》:关东之妙,潜织陋其卷绡。朱注《唐志》:东川陵州,土贡鹅溪绢。黄希曰:《三国志》:李衡,州里有千树木奴,不责汝衣食,岁止一匹绢,亦可用矣。坡集诗注:鹅溪,在梓州盐亭县。出绢甚良,时人谓之鹅溪绢,即东绢也。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谢脁诗:“云锦相凌乱。”③放笔,纵笔也。丘迟诗:“直干无曲枝。”《唐诗纪事》载汤文圭《九华雨吟》“雷劈老松疑虎怒,雨冲阴洞觉龙腥”,与杜诗“白摧配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造句奇峭,足以相当。

 赏析

 此诗起句语调平缓,“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总出韦偃善画松且正当年,接着,突然发出警语:“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是说当韦偃画成搁笔的时候,松树梢末忽起清风,满堂观画的人都为之动色,惊叹松画的神妙。这与“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的惊人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段八句,具体描绘韦偃《双松图》中的景象,诗境即是画境。“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意思长满苔藓的双松树皮,已经坼裂,屈曲如铁的松枝,交错回环。“白摧”、“黑入”二句分承上文诗意,就“皮裂”和“枝回”作进一步的形象描绘。“白摧朽骨龙虎死”,是指松皮坼裂的枝干好象龙虎的朽骨,韦偃用枯淡的笔法画枝干,所以说“白摧”。“黑入太阴雷雨垂”,形容回环枝干上的松叶,好像下垂的阴云雷雨,韦偃用浓润的笔触画树荫,因此称“黑入”。“松根胡僧”以下四句,描写松下入定僧,神态宛然。须眉花白的胡僧在松下入定,右肩和双脚任其袒露,寂无声息,似乎在休憩,连松叶中的松子掉下来也不知道。

 诗人喜爱韦偃的松画,于是备绢求画。“韦侯韦侯数相见”,可见诗人与韦偃已是熟识的朋友,所以他便拿出“不减锦绣段”的“好东绢”,请画家纵笔作画。东绢,即鹅溪绢,产自梓州盐亭县,是唐代纳贡的物品,因为地处在成都之东,故名。韦偃画松,以屈曲见奇,画直干松就难以显示出他画技的长处,杜甫却请求他“放笔为直干”,意谓:你能纵笔画直干的松树吗?强人所难,戏之也。也可见两人交情深厚。全诗别无“戏”意,直到结句才照应题上的“戏”字。题画诗最基本的艺术要求是,诗人应当进入画的实境中,把绘画美转化为诗艺美。此诗开头四句和结尾五句,从《双松图》的艺术效果着笔,渲染韦偃画艺的出神入化,以至引起诗人的极大兴致,出绢求画。而中段八句,才是描写《双松图》的画面,画的实境是双松和松下老僧。前四句,描绘双松宛转盘曲之态、烟霞风云之变,着力表现松的奇崛之美;后四句,描摹松下老僧潇洒脱俗的神情,着力再现人物的灵异之美。松之奇崛和僧之灵异,融为一体,构成整幅《双松图》的绘画美。诗人用诗的语言再现了它们,造成了奇峭的诗境美。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的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繁体对照

 《全唐诗》卷219_9戏为双松图歌(韦偃画)杜甫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裏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壹匹好东绢,重之不减謇C段。

 已令拂拭光淩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一带晋国故地)。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天宝七年(748年)秋,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的、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为官时期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西南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江舟长逝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轶事典故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古诗。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成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死因之谜

 多少年来,杜甫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疑惑是他的死因。文学、史学界针对杜甫的死因提出了五种死因:

 一、病死说

 翻阅莫砺锋、童强著《杜甫传》,关于杜甫的死,书中写道:“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

 二、赐死

 此说最早出自于假冒唐朝李观的名义写的《杜拾遗补遗》。这种说法自提出后,后来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此说进行批驳,并明确指出此段文字中最大的问题,即文中提到唐玄宗在770年赐死杜甫,而唐玄宗死于宝应元年(762)。

 三、自沉于水而死

 此说源于伪托唐朝韩愈名义撰的《题杜子美坟》提出“三贤(指屈原、李白、杜甫)同归一水”的说法。三人怀沙自沉,这显然是一种没有丝毫根据的想象。

 四、食物中毒而死

 提出此说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郭沫若的这种说法同样具有猜测性,几乎没有文献作为依据纯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

 五、消化不良而死

 杜甫的死和饥饿有着斩不断的联系,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一说是连续饿了5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炙(炙:烤肉)酒水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