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命是从的意思是什么?

2.唯命是从和惟命是从的区别是什么?

3.唯命计从是什么意思

4.惟命是从成语故事

5.从古汉语的角度分析成语“唯命是从”的结构

6.唯命是从的成语故事

唯命是从_唯命是从宾语前置

唯命是从,汉语成语,拼音:wéi mìng shì cóng,意思是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出自《左传·昭公十二年》。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基本解释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成语跟科学术语不同:

科学术语是表示科学概念的,不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主观能动性”、“革命乐观主义”、无限花序、平行四边形这些科学术语,尽管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可是并不是成语。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跟谚语不同:

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人民大众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像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谚语的形式,不像成语那样整齐。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都不是那么整齐。

唯命是从的意思是什么?

唯命是从: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完全服从命令。

近义词:百依百顺、唯唯诺诺、惟命是从

反义词:桀骜不驯

唯命是从和惟命是从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一:唯命是从是什么意思? 我说什么你都听的意思。

问题二:唯命是从的是什么意思 唯命是从 读音:wéi mìng shì cóng

注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范例: 尔本贵人,故重其值,但输券之后,当~,不得韦许。(明?邵景詹《觅灯因话?姚公子传》)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完全服从命令

故事: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大军讨伐郑国,攻破郑国都城。郑襄公 *** 上身跪迎楚庄王,说可以占领郑国,让郑国人作奴仆,或者给他一个朝贡的机会,他都可以唯命是从。楚庄王看他十分可怜就答应退兵,允许郑国求和,并订立盟约

“是”是就的意思

问题三:唯命是从唯什么意思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的样子,只能通过“道”来解释)。

问题四: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的意思是什么? 唯利是图: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唯命是从: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问题五:惟命是从是什么意思 犹言惟命是听。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出处:《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绝对服从命令

问题六:孔德之容,唯命是从什么意思?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的样子,只能通过“道”来解释)。

问题七:唯命计从是什么意思 唯命是从

拼音:wéi mìng shì cóng

释义: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出处:《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例句:尔本贵人,故重其值,但输券之后,当~,不得韦许。 明?邵景詹《觅灯因话?姚公子传》

问题八:‘’骄傲一生仍对你唯命是从‘’是什么意思? 喜欢你喜欢的不得了

唯命计从是什么意思

唯命是从和惟命是从的区别为:

一、指代不同

1、唯命是从:是命令就服从。

2、惟命是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二、侧重点不同

1、唯命是从:侧重于表示全部的意思。

2、惟命是从:侧重于表示只要有一点点的意思。

三、引证用法不同

1、唯命是从:《左传·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敢不唯命是听。”(让对方生气了,这么敢不听从对方)

2、惟命是从:《左传·昭公十二年》:“孤不天,不能事君,敢不唯命是听。”(我不是天命所归,所以不能做这件事,怎么敢不听从您的安排)

惟命是从成语故事

这句话很容易联想到“唯命是从”这个词。

1.首先来看:“唯命是从”的意思是:只要是(你的)命令,(我)就会听从,表示不敢有半点违抗。

2.那么,“唯你是命”,难道是:只要是(你的)命令!很明显是有问题的,不能这样来翻译。所以,“命”就按“生命”来翻译,则是:只有你是我的生命。

2.同理,“唯君是从”也要按正常情况来翻译,则是:只有你我会跟从。

3.整个句子翻译下来就是:这辈子,你是我的生命,下辈子,我也会跟随着你!

从古汉语的角度分析成语“唯命是从”的结构

惟命是从成语故事1

 成语:

 唯命是从

 拼音:

 [w?i m?ng sh? c?ng]

 解释:

 犹言惟命是听。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出处:

 《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举例造句:

 尔本贵人,故重其值,但输券之后,当~,不得韦许。

 成语故事: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三个月后便攻破了郑国都城。郑襄公出于无奈,只好裸露上身,牵着一只羊向楚庄王求饶说:“我不能很好的服侍君王,令大王生气,这都是我的罪过。今后,大王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只要大王不灭郑国,让郑国像您的众多属国一样服侍您,这就是您的恩惠了,也是我的心愿。我大胆的说出心里话,请大王决定吧。”

 楚王看到郑伯的可怜相,认为郑王可以取得百姓的信任,就下令退兵,允许郑国求和,还与郑国订立了盟约。

惟命是从成语故事2

 释义

 惟:惟独。成语的意思是指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用法

 用来表示完全听从命令,绝对服从。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惟命是听”后演变为成语“惟命是从”。

 成语故事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率大军攻打郑国。由于楚国强大,郑国弱小,三个月后,郑国的都城便被攻破了。郑襄公被逼无奈,只得脱上衣,裸露上身,牵着一只羊到大路上迎接楚庄王,并向他求饶说:“我没有承受天命,不能很好地侍奉大王,使大王面带怒容地来到我们这个贫困的.地方,这都是我的过错。以后,大王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您将我俘虏到江南,流放到海边,我也听从您的安排。您要灭亡郑国,将郑国的土地分给诸侯,让郑国的女人做婢妾;男人做奴仆,我也服从。如果承蒙大王还念及过去两国的友好,不灭掉郑国,让郑国和您的许多属国一样侍奉您,就是您对郑国的最大恩惠了,也是我的心愿。现在,我已经把我心里的话大胆地说出来了,请君王裁决吧。”楚王看到郑襄公一副可怜的样子,便说:“一个国家的君王能够自己表示顺从,一定可以获取百姓的信任,我们还是各自治理自己的国家吧。”于是,楚庄王允许郑国求和,并且 和郑国订立了盟约。

惟命是从成语故事3

 惟命是从的成语故事说的是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三个月攻破了郑国都城。郑襄公出于无奈,向楚庄王求饶,只要楚庄王不灭郑国,楚庄王要郑襄公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1 惟命是从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三个月后便攻破了郑国都城。郑襄公出于无奈,只好裸露上身,牵着一只羊向楚庄王求饶说:“我不能很好的服侍君王,令大王生气,这都是我的罪过。今后,大王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只要大王不灭郑国,让郑国像您的众多属国一样服侍您,这就是您的恩惠了,也是我的心愿。我大胆的说出心里话,请大王决定吧。”

 楚王看到郑伯的可怜相,认为郑王可以取得百姓的信任,就下令退兵,允许郑国求和,还与郑国订立了盟约。

  2 惟命是从材料

 发音wéi mìng shì cóng

 出处《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解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近义词唯命是从

 成语举例尔本贵人,故重其值,但输券之后,当~,不得韦许。(明·邵景詹《觅灯因话·姚公子传》)

 用 法作谓语、宾语、定语

惟命是从成语故事4

 注音wéi mìng shì cóng

 出处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左传·昭公十二年》

 解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绝对服从命令

 结构动宾式

 近义词唯命是从

 押韵词祲威盛容、五尺微童、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出奇无穷、夫贵妻荣、整衣敛容、所见略同、理所不容、本固枝荣、......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大军讨伐郑国,攻破郑国都城。郑襄公裸露上身跪迎楚庄王,说可以占领郑国,让郑国人作奴仆,或者给他一个朝贡的机会,他都可以唯命是从。楚庄王看他十分可怜就答应退兵,允许郑国求和,并订立盟约

 示例尔本贵人,故重其值,但输券之后,当惟命是从,不得韦许。 明·邵景詹《觅灯因话·姚公子传》

唯命是从的成语故事

唯命是从 读音:wéi mìng shì cóng

注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范例: 尔本贵人,故重其值,但输券之后,当~,不得韦许。(明·邵景詹《觅灯因话·姚公子传》)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完全服从命令

故事: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大军讨伐郑国,攻破郑国都城。郑襄公裸露上身跪迎楚庄王,说可以占领郑国,让郑国人作奴仆,或者给他一个朝贡的机会,他都可以唯命是从。楚庄王看他十分可怜就答应退兵,允许郑国求和,并订立盟约

先从这个成语来分析

唯命是从

注音 wéi mìng shì cóng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解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完全服从命令。

近义词 百依百顺、唯唯诺诺、惟命是从

反义词桀骜不驯

例句张科长对于上级领导的指示向来唯命是从,句句照办。

唯命是从的故事

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国逐步强盛起来,到楚庄王在位时,就开始图谋中原,取代周王朝的统治。有一次,楚庄王率军到达周朝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郊外,在此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向周天子炫耀楚国的武力,并向周朝大夫王孙满询问九鼎的轻重,遭到了王孙满一顿奚落。九鼎是传国宝器,代表着中央政权的权威。楚庄王问鼎,表示想要以楚代周。

到楚灵王时,仍然企图取代周朝。有一次,楚灵王外出打猎,夜宿在外,又想起了九鼎的.事。他对晚上来求见的右尹子革说:“过去我们祖上和齐、卫、晋、鲁四国共同服侍周康王,四国都被赐予宝器,唯独我们楚国没有。现在我想派人去周天子那里,请求把鼎作为对我们楚国的赏赐,你说周天子愿意给我们吗?” 右尹子革回答道:“当然会给您啊!当年我们的先王跋山涉水去侍奉周天子,只能用桃木弓、枣木箭来进贡。齐、卫、晋、鲁四国的诸侯王都与周天子有点亲戚关系,所以楚国因此没有得到赏赐而他们有。现在的情况是周朝和四国都顺服侍奉您了,不管什么事情,都会唯命是从,难道周天子还会爱惜这鼎吗?”其实右尹子革这是讨好楚灵王,九鼎最终也没有落到楚国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