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主要包括有哪些

2.形容训练的成语有哪些?

3.农的成语有哪些

4.带有农字的成语

5.中国古代的兵役制度和西方的兵役制度有何不同

6.清说一说唐朝著名皇帝唐太宗为发展农业生产取了什么措施

寓兵于农_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意思

作品名称

《屯田词》

创作年代

唐代

?文学体裁

边塞诗

作者

戴叔伦

概述

《屯田词》写边地屯田的人民在极艰苦的险恶的环境下从事劳动和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农民无路可走的悲惨命运。屯田是指利用军人、农民或商人垦种荒地,征取收成作为军饷。本诗描述的是无田的农民应征召耕种屯田的情景。前八句写农民屯田时的险恶环境和遭受旱、蝗等天灾,一年历尽辛苦,却仍是无衣无食,两手空空的农民眼望南天,凄然泪下如雨,不言中流露出他们的无限怨愤和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全诗语言朴实明快,对农民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的同情溢于言表。

诗词原文

春来耕田遍砂碛[2],老稚欣欣种禾麦[3]。

麦苗见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4]。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5]。

十月移屯来向城[6],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7]。

作品注释

[1]屯田:自汉代以后利用军人、农民或商人垦种荒地,征取收成作为军饷,称为"屯田"。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这里指民屯。隋以后,"屯田"又称为"营田"。

[2]沙碛(qì):沙漠,不生草木的沙石地。

[3]老稚:老人和小孩,暗示青壮年当兵去了。欣欣:高兴的样子。

[4]确确:土块坚硬的样子。

[5]囊:口袋。无寸帛:犹言"无分文"。唐代绢与钱兼用。瓶:此指储存粮食的罐、坛之类的陶器。

[6]移屯:离开屯田。向城:靠城。

[7]望断南天:希望渺茫的意思。望断:极目远望。南天:古人以为老天爷所在。一说指南边的故乡。

诗词题解

《屯田词》的结构很完整。屯田是唐朝的寓兵于农的制度,类似现在的生产建设兵团。《旧唐书·职官志》云:"凡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可知屯田制是在粮食运输困难或不足的边疆上,由驻守边防的兵士自力更生,开荒播种,以解决一部分粮食。但田地是固定的,驻屯的兵士则时常换防。因此,屯田的劳动力随时在流动。

赏析

这首诗开头四句写一些驻屯兵在戈壁滩上春耕种麦,老的少的都欢欢喜喜。可是等到麦苗渐长,天却不下雨,以致土地干燥得无法下锄。以下四句写种谷子的地方。庄稼没有熟,就闹了蝗灾,所有的青苗都被蝗虫吃尽,只留下满地桔茎。于是出动全体老小去驱捕蝗虫,好容易把蝗虫赶走,回到自己的屋子里,空洞洞地无衣无食。禾是谷物的总称,小米、玉米、高粱、稻都称为禾,不过此处肯定不会是水稻。以下四句叙述这些驻屯兵到了冬季,没有粮食,只好移屯到靠近城市的地方。应该是生活得好些了,谁知又被长官派去南山中伐木。于是驾着牛车进山去,在霜重草枯的严寒气候里,牛都冻死了,人的命运可想而知。以上共十二句,四句一绝,每绝描写屯田兵士的一种艰辛的生活面。于是用两句来做结束:边疆上的驻屯军历尽种种艰辛,何人知道?仰望南天,有家而归不得,只有眼泪簌簌地如雨水一般落下。

《屯田词》也是一首边塞诗,但它和岑参,高适等盛唐诗人所作的边塞诗不同了。高、岑等人都是镇守边塞的节度使幕下的参军、记室、或判官,他们所接触到的边塞生活,还是军府中统治阶级的生活,因此他们的题材不外乎宴会、送别、送主将出征、或欢迎主将凯旋,偶尔带到一点兵士的生活,在诗中都是闲笔。像戴叔伦这样专题描写屯田兵士生活的,可以说是没有。再说,、天宝年间,是唐代国势全盛时期,驻守边疆的文武官吏,都自信能威服戎夷,因此都是意气风发,抱乐观主义的。兵士的生活也比较丰衣足食。这些情况,反映在诗里,除了思念家乡、厌倦沙碛之外,一般情绪是积极的。在戴叔伦的时候,国势衰弱,边境多事,许多地方,又沦于吐善、回纥。驻屯在边境上的官兵,常常提心吊胆。加以府库空虚,军粮不继,不免要更多依赖军垦。遇到旱灾蝗灾,就不能不移屯内迁。因此,中唐时期的边塞诗,都充满了愁苦之音。到晚唐时期,根本没有人作边塞诗了。

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主要包括有哪些

成语字典里没有农字开头的成语。最接近的是:

谷贱伤农 指粮价过低,损害农民的利益

不违农时 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

牛农对泣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司农仰屋 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寓兵于农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士农工商 〖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形容训练的成语有哪些?

古代的兵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兵农合一制。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于农的。所谓寓兵于农,就是以农器为兵器(《六韬·农器篇》)。

2、全民皆兵制。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抗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全民皆兵制。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全国皆兵的,怕莫若此时了。所以战国后期,秦楚皆带甲百万,而其他五国军队人数也在30-50万之间。?

3、征兵制。秦朝、西汉时期的主要兵制。秦朝、西汉全国军队规模都在百万以上,而要保持这么一支大规模的军队,主要靠的就是征兵制。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部分实行募兵制和谪发制。

4、谪发制。汉自武帝初年以前,用郡国兵之时多,武帝中年以后,亦多用谪发。此其原因,乃为免得扰动平民起见。其实用罪人为兵的谪发制并不是始于西汉,秦朝二世年间,为镇压农民起义军,秦朝大将章邯亦将骊山徒免刑以击之。

5、募兵制。以募兵制完全取代征兵制,形式上是在东汉光武帝时期。宋朝时实行的募兵制,主要是招募流民、无赖为主,一是扩大军队规模,二是为了社会稳定。

6、府兵制。府兵之制起于西魏。籍民为兵,蠲其租调,而令刺史以农隙教练。分为百府,每府以一郎将主之,而分属于24 军。府兵之制:平时耕以自养。战时调集,命将统之。师还则将上所佩印,兵各还其府。

7、团结兵制。在武后时期,地方上出现了团结兵制度。首先在河南、河北道实行,后又扩展到关内道,其大意是挑选丁户殷赡、身体强壮者充任团结兵,免其征赋,平常要练习弓矢。到代宗时更明确地规定,春夏归农,秋冬集合,并由官府发给兵器、资粮。团结兵是地方兵,主要负责地方治安等事务。

8、民兵制。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实行的兵制。王安石民兵之法,是和保伍之制连带的。他立保甲之法,以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五百家为一都保,设都保正副。家有两丁的,以其一为保丁。其初日轮若干人儆盗。后乃教以武艺,籍为民兵。

9、军户制。元朝兵制以压制政策为主。其兵出于本部族的,谓之蒙古军。出于诸部族的,谓之探马。既入中原后,取汉人为军,谓之汉军。其取兵之法,有以户论的,亦有以丁论的。兵事已定之后,曾经当过兵的人,即定入兵籍,子孙世代为兵。其贫穷的,将几户合并应役。甚贫或无后的人,则落其兵籍,别以民补。其灭南宋所得的兵,谓之新附军。

10、卫所制。明代的卫所制和元朝的军户制大体相同,兵籍也是可以世袭的。

11、八旗绿营制。清代的兵制前期中期以八旗和绿营为主。清朝驻防的旗兵,和汉人分城而居。清代的汉兵,谓之绿旗,亦称绿营。清代中叶以前的用兵,是外征以八旗为主,内乱以绿营为主的。八旗兵在关外时,战斗之力颇强,但是入关后腐败亦颇速。三藩之乱时,八旗兵已不足用了。而到太平天国时期,绿营兵也已不堪使用。太平天国之后,清军主力以湘军、淮军为主。

扩展资料:

我国现阶段的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

中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公民有义务服兵役。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

根据军队需要,可以按照上述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现役。义务兵在部队服役,是为国家尽义务。国家对义务兵家属实行优待政策。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2年。义务兵服现役期满,可以改为志愿兵。

民兵是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预备役是公民在军队外所服的兵役。

义务兵和志愿兵退出现役时,符合预备役条件的,由部队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经过考核,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服军官预备役。

28岁以下的退出现役的士兵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为基干民兵;其余18岁至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编为普通民兵。

未服过现役的基干民兵,18-20岁间,应参加30-40天军训;专业技术民兵训练时间按照实际需要适当延长。

预备役士兵的军事训练,在民兵组织中进行,或者单独进行。预备役军官在服预备役期间,应当参加3-6个月军事训练。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军事制度

百度百科-兵制

农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训练的成语有:练兵秣马,生聚教训,训兵秣马,寓兵于农

一:练兵秣马

读音:[ liàn bīng mò mǎ ]?

基本解释: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 指作好战斗准备。

详细解释:

1.?解释: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2.?出自:宋·苏洵《几策·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二:生聚教训

读音:[ shēng jù jiào xùn ]?

基本解释: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详细解释:

1.?解释: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2.?出自:《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三:训兵秣马

读音:[?xùn bīng mò mǎ?]?

基本解释: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详细解释:

1,释义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2,出自《周书·文帝纪》:"臣自奉诏总平凉之师,责重忧深,不遑启处。训兵秣民,唯思竭力。"

四:寓兵于农

读音:[ yù bīng yú nóng ]?

基本解释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详细解释

1.?解释: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2.?出自: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带有农字的成语

士农工商 [ shì nóng gōng shāng ]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谷贱伤农 [ gǔ jiàn shāng nóng ]

谷:粮食。指粮价过低,使农民受到损害。

不违农时 [ bù wéi nóng shí ]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指不耽误农事季节。

重农轻商 [ zhòng nóng qīng shāng ]

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也做重本抑末。

寓兵于农 [ yù bīng yú nóng ]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不夺农时 [ bù duó nóng shí ]

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同“不违农时”。

务农息民 [ wù nóng xī mín ]

甸:勉力从事。努力发展家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

司农仰屋 [ sī nóng yǎng wū ]

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牛农对泣 [ niú nóng duì qì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不误农时 [ bù wù nóng shí ]

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

中国古代的兵役制度和西方的兵役制度有何不同

不违农时 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

谷贱伤农 谷:粮食。指粮价过低,使农民受到损害。

牛农对泣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士农工商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司农仰屋 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寓兵于农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清说一说唐朝著名皇帝唐太宗为发展农业生产取了什么措施

中国古代的兵役制度主要包括兵农合一制、全民皆兵制、征兵制、军户制、团结兵制、民兵制、募兵制、卫所制、八旗绿营制等等。

兵农合一制: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于农的。所谓寓兵于农,就是以农器为兵器(《六韬·农器篇》)。古代兵器是铜做的,农器是铁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临战才发给。所谓授甲、授兵。兵器只能供给正式军队用,乡下保卫团一类的兵,是不能给与的。但是,当敌人打过来时,总不能随便拿着个农器就自卫吧?所以就有《六韬》之说,教其以某种农器,当某种兵器。

全民皆兵制:到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抗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全民皆兵制。春秋时,各国用兵,最多不过数万。至战国时,却阬降斩级,动以万计。

征兵制:即征招义务兵。征兵制在中国古代广泛存在,几首各朝都有,比较明显的三代、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这一时期的征兵在簋大程度上还带有临时性,制度化的普遍兵役制度还没有建立。

军户制:所谓军户制,就是把军籍与民籍分开,列入军户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当兵,而民户则只纳租调,不用服兵役。中国历史上用这一制度的大体上是南北朝、隋、唐、明。

团结兵制:在武后时期,地方上出现了团结兵制度。首先在河南、河北道实行,后又扩展到关内道,其大意是挑选丁户殷赡、身体强壮者充任团结兵,免其征赋,平常要练习弓矢。到代宗时更明确地规定,春夏归农,秋冬集合,并由官府发给兵器、资粮。团结兵是地方兵,主要负责地方治安等事务。

民兵制: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实行的兵制。王安石民兵之法,是和保伍之制连带的。

募兵制:募兵制也就是雇拥兵役制度,我国历史上实行募兵制最典型的例子是北宋、南宋以及元、清。

卫所制:明代的卫所制和元朝的军户制大体相同,兵籍也是可以世袭的。

八旗绿营制:清代的兵制前期中期以八旗和绿营为主。清朝驻防的旗兵,和汉人分城而居。清代的汉兵,谓之绿旗,亦称绿营。清代中叶以前的用兵,是外征以八旗为主,内乱以绿营为主的。

经济上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发展。“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李世民重视农业生产,积极推行一系列重农业的政策,轻徭薄赋。隋末唐初战乱频繁,人口稀少,李世民一方面竭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限制世族,豪强对土地的垄断和霸占,一方面鼓励农民迁往荒地开荒,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李世民比较注意勤俭节约,做了皇帝后,住得仍是隋朝的宫殿,大部分已经破旧。当洛阳发大水,百姓房屋被冲毁时,他还下令拆掉洛阳的一些宫殿,把木材分给百姓修房用。

军事上实行“寓兵于农”的兵制。唐前期沿袭了前代的府兵制,到太宗时进一步得到改进,使之更为完善。府兵制是建立于均田制基础上,府兵战时出征,平时在籍,春、夏、秋务农,冬季习武,兵农合一。对“贞观之治”起到积极效果。

民族关系上取 “华夷一体”等较为平等的民族政策,慎征伐,重安边,以和亲代替战争.

唐太宗通过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处理,改善民族关系。对于那些被征服的以及主动来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注意不强行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且任命他们原来的首领担任各级官职,管理本地区或本部落的人民。同时,送给他们农具、耕牛等物品,帮助他们发展农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