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稼不穑是成语吗

2.伐檀原文及翻译朗诵

3.不劳而获的人相关词语

4.不嫁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是什么意思?

5.不稼不穑是什么意思

6.不稼不穑怎么读

7.伐檀原文及翻译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_不稼不穑

不嫁不穑的读音:bù jià bù sè。

不稼不穑,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jià bù sè,意思是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出自 《诗经·魏风·伐檀》。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伐檀一诗出自《诗经》,为《国风·魏风》的一首,是魏国的民歌,共3章,有27句,较多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全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责问。

学成语的意义和价值

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道理、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各朝各代的文化和历史保存在成语之中,这使成语具有各朝各代鲜明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来源广泛,或为传世经典、或为巨著名作、或为历史故事、或为人们口口相传的俗语,其字里有话,话外有音,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中华文化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掌握了它,就掌握了汉语的精髓,中华文化的根本。

不稼不穑是成语吗

问题一:“不稼不樯”这个成语得意思 稼:耕种,播种.穑:收获,收割.不稼不穑就是即不耕种又不收割之意,指那些不劳动的人..

出自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兮,之河之_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镔猓坎会鞑涣裕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伐檀》是魏国的民歌,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全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是《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之一。

问题二:带有稼的成语 不稼不穑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耕稼陶渔耕地、种田、制瓦、打鱼。指古时的各种生产劳动。

稼穑艰难稼穑:播种和收获。指农事劳苦。

耕伤稼:粗劣,粗恶;稼:庄稼。耕田不细致,庄稼受损害。

耕伤稼,耘失岁:粗恶;稼:庄稼;耘:除草;岁: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的收成。

枯耕伤稼,枯耘伤岁枯:粗劣;耘:除草;岁:收成。粗糙不细致的耕耘会伤害庄稼,减少收成。

纸田墨稼墨:笔墨;稼:庄稼。把纸当作田地,把书写当作种庄稼。比喻从事写作。

问题三:宁厂古镇的介绍 宁厂古镇位于重庆巫溪县附近,是中国早期制盐地之一。《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当虞夏之际,巫国以盐业兴,距今约5000年之久。天然盐卤泉自镇北宝源山洞流出,从先秦盐业兴盛以来,宁厂古镇因盐设立监、州、县,明清时成为中国十大盐都之一。宁厂古镇有4000多年的制盐史,远古时期是“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樯,食也”的乐土,在唐尧时期就是极盛一时的巫咸国的本土和首在地。并因盐而兴,历史上曾设立郡、监、州、县,有过“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吴蜀之货,咸荟于此”、“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的辉煌。宁厂古镇是三峡地区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摇篮,堪称世界的“上古盐都”和世界手工作坊的“鼻祖”。在古镇历史上,曾多次爆发灶夫的起义。而正德三年(1508)爆发在这里的盐场灶夫鄢本恕、廖慧起义,历时5年,义军达10万,席卷西南地区六省市,比欧洲最早的工人起义早100多年,更应是世界工人运动之源流。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问题四:不知稼樯艰难什么意思 不知耕作的劳苦,不知何时耕种,何时收获。教育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劳动人民存感激之心。

问题五:巴文化的文献记载 有关对巴人源流研究产生分歧意见的原因,事实上都是基于对有关文献记载内容的理解和解释不同而造成的。研究巴人历史所本的主要早期文献著作有《山海经》、《左传》、《世本》、《华阳国志?巴志》、《水经注》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书。根据对文献的不同理解和解释,学术界至少在巴名字的来源、巴字的含义、巴族的起源、巴国的出现、巴人早期的活动区域等等问题上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这些不同的学术争鸣无疑对深入探索巴人的渊源流变史具有重要的裨益。最早记载巴人事迹的古文献是《山海经》。《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有巴国,大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首,食象”。《山海经?海内南经》说:“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今本竹书纪年》也有:“(帝启)八年,帝使孟涂如巴闼稀钡募锹肌S搿渡胶>?海内南经》的记述如出一辙。后代学者在注解前述记载时或认为丹山西,即今重庆巫山县境的巫山。至于巴人“廪君”,在《山海经》中并没有见到直接的记录。《山海经?大荒南经》说:“有\民之国,帝舜生无*,降\处。是谓巫\民。巫\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樯,食也。爰歌舞之鸟,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爱处,百谷所聚”,或认为“巫\”即“巫蜒”,就是秦末汉初学者着述的《世本》中的:“廪君之先,出自巫蜒”的“巫蜒”。《世本》是目前持巴人源于鄂西观点的最早和最主要的文献依据。流传下来的的《世本》辑本或辑补本有多种,各种辑本都有对“廪君”的记述,尽管记述的详略程度和表述的语句不尽一至,但主体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世本卷七下?氏姓篇下?姓无考诸氏(清秦嘉谟辑补本)》:“廪君之先,故出巫蜒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质稀⑾嗍稀⒅J希皆出于五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廪君名曰务相,姓巴氏。与樊氏、质稀⑾嗍稀⒅J希凡五姓,俱出皆争神,乃共掷剑于石,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雕文画之,而浮水中,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辙来取宿,旦即化飞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不知东西所向七日七夜,使人操青缕以遗盐神曰:‘缨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宜将去’,盐神受而缨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世尚秦女”。《世本?下?侯国氏姓(雷学淇校辑本)》说:“巴郡蛮本有五姓。廪君之先,故出巫蜒也。廪君,名务相,姓巴氏。与樊氏、s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山有二穴,其一色赤,其一色黑,如丹漆状。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生于黑穴。五姓未有君长,俱事鬼神,皆登呼h穴屋,掷剑刺之,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能中之,众皆叹。又各令以土为船,雕文画之,而浮于水内,约船浮者,神以为君。他姓船不能浮,独廪君船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阳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莫辙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十余日,廪君思其便,操青缕以遗盐神曰:‘婴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宜将去’,盐神受缕而婴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廪君于是君乎夷城。” ......>>

伐檀原文及翻译朗诵

不稼不穑是成语吗如下:是成语。

不稼不穑,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jià bù sè,意思是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出自《诗经·魏风·伐檀》。

成语解释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成语出处

诗《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成语辨析

近义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游手好闲、不劳而获

反义词:自食其力、克勤克俭

知识拓展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也是汉字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成语的发展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故事、历史、文学作品以及智慧的总结等。

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故事来传递智慧和道理。这些故事被广为流传,逐渐形成了许多成语。这些成语常常以形象鲜明、寓意深刻的方式,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积累与总结。

许多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历史。这些历史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成为人们研究和回忆的对象。通过对这些进行总结和概括,人们便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成语,以便更好地传达历史的教训和人生的智慧。

一些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通常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情感,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细致解读和思考,人们得以从中汲取智慧和感悟,将其凝聚为简练而有力的成语。

成语的发展还与民间智慧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的民间智慧流传千年,成为中国文化的宝库。通过对民间智慧的传承和总结,人们以朴实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方式创造了许多成语,将智慧的火花传递给后人。

成语的发展来源是多方面的,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底蕴。它们是古代智者和文化传承者留给后人的礼物,是中国人思考人生道路和人际关系的独特方式,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传承。

成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丰富了汉字的表达方式,让人们能够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意思。同时,成语也是对于中国文化的珍贵记录和传承,通过学习和使用成语,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脉络和精髓。

在现代社会,成语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着,无论是在教育领域、戏剧文艺演出中还是在日常口语交流中,成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

不劳而获的人相关词语

《伐檀》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翻译: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河水清清直流注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

《伐檀》一诗出自《诗经》,为《国风·魏风》的一首,是魏国的民歌,共3章,有27句,较多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

《伐檀》创作背景

这里将此篇作为反剥削诗歌看,对于当时的社会性质及诗人身份,因史料不足难以确认,姑且保留《诗经选注》的看法,即:一群伐木者砍檀树造车时,联想到剥削者不种庄稼、不打猎,却占有这些劳动果实,非常愤怒,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问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风·魏风·伐檀

不嫁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是什么意思?

不劳而获的人相关词语有不稼不穑、四体不勤、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髀肉复生。

1、不稼不穑 [ bù jià bù sè ]

解释: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出自:《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2、四体不勤 [ sì tǐ bù qín ]

解释: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示例:你也该学一学人家眉妹子,不应~,好逸恶劳。?

3、饱食终日 [ bǎo shí zhōng rì ]

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示例:人如果~,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什么事都不做

4、无所事事 [ wú suǒ shì shì ]?

解释: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自: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回:“上承总统指挥,下受委员成议,镇(整)日间无所事事,反象似赘瘤一般。”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5、髀肉复生 [ bì ròu fù shēng ]?

解释: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示例:因见己身~,亦不觉潸然泪下。?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虚度时光

不稼不穑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吃闲饭!或者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出自《诗经 伐檀》,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

全诗如下: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译文如下: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河水清清直流注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

分析如下:

这是伐木者之歌。三章诗重叠,意思相同,按照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写伐檀造车的艰苦劳动。

头两句直叙其事,第三句转到描写抒情,这在《诗经》中是少见的。当伐木者把亲手砍下的檀树运到河边的时候,面对微波荡漾的清澈水流,不由得赞叹不已,大自然的美令人赏心悦目,也给这些伐木者带来了暂时的轻松与欢愉,然而这只是刹那间的感受而已。

由于他们身负沉重压迫与剥削的枷锁,又很自然地从河水自由自在地流动,联想到自己成天从事繁重的劳动,没有一点自由,从而激起了他们心中的不平。

因此接着第二层便从眼下伐木造车想到还要替剥削者种庄稼和打猎,而这些收获物却全被占去,自己一无所有,愈想愈愤怒,愈无法压抑,忍不住提出了严厉责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第三层承此,进一步揭露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寄生本质,巧妙地运用反语作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对剥削者冷嘲热讽,点明了主题,抒发了蕴藏在胸中的反抗怒火。

扩展资料:

全诗充满了劳动者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社会现实不公的斥责。三章诗重叠,意思相同。

此篇三章复沓,用换韵反复咏叹的方式,不但有利地表达伐木者的反抗情绪,还在内容上起到补充的作用,如第二、三章“伐辐”“”部分,在点明了伐檀是为造车之用的同时,也暗示他们的劳动是无休止的。

另外各章猎物名称的变换,也说明剥削者对猎取之物无论是兽是禽、是大是小,一概毫不客气地据为己有,表现了他们的贪婪本性。全诗直抒胸臆,叙事中饱含愤怒情感,不加任何渲染,增加了真实感与揭露的力量。

另外诗的句式灵活多变,从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八言都有,纵横错落,或直陈,或反讽,也使感情得到了自由而充分的抒发,称得上是最早的杂言诗的典型。

百度百科——伐檀

不稼不穑怎么读

不稼不穑的意思是指既不耕种又不收割之意,指那些不劳动的人。

不稼不穑出自《诗经·魏风·伐檀》。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

写伐檀造车的艰苦劳动。头两句直叙其事,第三句转到描写抒情,这在《诗经》中是少见的。当伐木者把亲手砍下的檀树运到河边的时候,面对微波荡漾的清澈水流,不由得赞叹不已,大自然的美令人赏心悦目,也给这些伐木者带来了暂时的轻松与欢愉,然而这只是刹那间的感受而已。由于他们身负沉重压迫与剥削的枷锁,又很自然地从河水自由自在地流动,联想到自己成天从事繁重的劳动,没有一点自由,从而激起了他们心中的不平。

伐檀原文及翻译

不稼不穑怎么读:bù,jià,bù,sè

成语解释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成语辨析:近义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游手好闲,不劳而获

反义词:自食其力,克勤克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古代汉语词汇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古代汉语词汇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伐檀》原文和译文如下:

1、原文: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2、译文:

砍伐檀树响叮当,放在河边两岸上,河水清清起波浪。不种田又不拿镰,为啥粮仓三百间?不出狩又不打猎,为啥猎獾挂你院?那些大人老爷们,不是白白吃闲饭!

叮叮当当砍檀树,放在河边做车辐,河水清清波浪舒。不种田又不拿镰,为啥聚谷百亿万?不出狩又不打猎,为啥大兽挂你院?那些大人老爷们,不是白白吃闲饭!

赏析

《伐檀》三章复沓,用换韵反复咏叹的方式,不但有利地表达伐木者的反抗情绪,还在内容上起到补充的作用,如第二、三章“伐辐”“”部分,在点明了伐檀是为造车之用的同时,也暗示他们的劳动是无休止的。

另外各章猎物名称的变换,也说明剥削者对猎取之物无论是兽是禽、是大是小,一概毫不客气地据为己有,表现了他们的贪婪本性。全诗直抒胸臆,叙事中饱含愤怒情感,不加任何渲染,增加了真实感与揭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