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在笔前的书法观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2.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3.谈谈写作中“意在笔先”和“主题先行”有什么不同?

4.浅谈书法意在笔先

5.成语意在笔先 神余言外

意在笔先_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翻译

“意”即由“胸中之竹”预设已定的法则,是为“定则”;“趣”即着笔运行中的灵光闪现,是为“化机”。郑板桥在题画竹中云:“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而其“意在笔先”之“意”已暗含了“胸有成竹”。但他又开宗明义地提出“趣在法外”,强调“意”外之“趣”和“法”外之“趣”,提出“胸无成竹”之命题。这使清蔚之形相与湛深之画理、神趣之高远,自然融合,寻绎不尽。可见郑板桥“胸无成竹”并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是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

“意”之“定则”(法)与“趣”之“化机”(趣)之间存在的是“渐”、“顿”关系。“渐”即量变;“顿”即飞跃。对于“意”,郑板桥指出“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对于“趣”乃“笔参造化”之“化机”的闪现,在艺术家无意识中运行,缘于艺术家一刹中之“妙悟”,故说“其天机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者”。何以得来这一“妙悟”或曰“天机”,板桥云:“精神专一,奋苦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

中国画向来追求“妙悟”,不求形似,而求会心深神。“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暗合的便是这一题旨。郑板桥强调“真性情”、“真意气”,故他的兰、竹、菊、石一改以往单纯写实、具象、形似的表现风格,融入了自我对社会、时代及人生的体悟,是写意的、抽象的、神似的。“其如画兰,用焦墨挥毫,以草书的中竖长撇法为之,脱尽时习。”其所画之竹,孤傲刚正、挺劲孤直,有“倔强不驯之气”,写出了君子不为俗屈的凌云之志。其兰之高洁,竹之洒脱,菊之清逸,石之坚韧,无不成为板桥生命情怀的写照。

“意在笔先”和“趣在法外”,要求艺术家既要有高超的技巧手法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又要具有外在于主体的丰满的、高质量的审美结构力。在创作之前做到“意在笔先”,有的放矢;在创作过程中将“胸中之竹”通过手中的笔墨、转化为“手中之竹”,心手相应;同时,又不局限于即初的意象,能心物相熔,“随机而化”,在舒展自适的“心物场”中实现艺术的自由化、个性化、生命化,达到“趣在法外”之化境。“意在笔先”和“趣在法外”不仅针对艺术的创作实践,而且对于艺术的审美品鉴也不无裨益。

纵观艺术作品的生成,“手中之竹”虽来自“眼中之竹”,却非自然物象的复写,而是经过艺术家的心性浸入、精神观照,获得对竹的“神理”的某种妙悟之后的创造。其中渗注了艺术家的主观个性因素,包括审美品愫、人格品质、生命取向、文化养成、习惯驱动、情感意志等。艺术实现的过程,伴和着仍在继续的创造性冲动、美感体验、生命意象,运用娴熟自发的手法技艺(如笔法、墨法),霎时进人“传神”——“变相”状态,由渐而顿,“笔到意生”,“定则”(法)与“化机”(趣)融结一起,让“胸中之竹”落入纸上,凝定成为物质化的艺术形象。一切艺术美的创造莫不如此。只有从生活中获得至真至深的生命体验,只有在艺术结构中形成成熟的酝酿构思,只有在不断的技艺磨化中达到技术的高峰,才能水到渠成,产生创作的“勃兴”,达到“笔下墨走”、“满纸烟云”的境界。

在当下的艺术语境中重新思考“意在笔先”和“趣在法外”的关系对于我们的创作实践和审美活动不无裨益。它要求我们在创作实践和审美过程中既要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增强艺术感受的能力,更多更有效地参与艺术实践,不断钻研创作技巧,更细致地观察和体验外在于主体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在创作一幅特定的艺术作品之前一定要有特定构想,做到“意在笔先”,有的放矢,在创作过程中将“心中之竹”通过手中的笔、墨、技巧化为“手中之竹”,心手相应;同时,又要不局限于这一创作构想,在创作和审美过程中不断发展、超越作者的创作初衷,有时可以有意识地根据艺术创作的材质加以利用,甚至将创作时间和环境、展览时间和环境,与观众的互动等因素考虑进去,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创作和审美过程中的“偶发性”因素,有利于扩大我们的视界,使艺术自由化、民主化,达到“趣在法外”的化境。

意在笔前的书法观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1、道理:

这话告诉了我们“画画的精髓所在,即在创作之前必须先要立意,同时也要注意不死守陈规,而是应该富于变化。”的道理。

2、意思、意义:

意指(创作的)灵感、意念、作品的立意;定则指固定的法则、确定的法则、无可置疑的法则。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作品的立意在落笔之前产生,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

主要强调自己对绘画的运用自如,完全凭借个人的情趣意念(即在落笔时,并不是胸中之竹,表现了法外的情趣。)

这句话主要出自清代郑板桥《题画二则》中的第二则,选自《郑板桥集》。关于郑板桥: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他当过范县、知县,后来却因为民赈灾而罢官,他便去了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代表作品有《兰竹芳馨图》《清光留照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意在笔前的书法观念,最早是由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提出的。?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意在笔先”是绘画和书法及其他文艺创作中的一条重要的观念,强调的是在创作之前心中要先有立意和构思,这一般被认为是创作的常规。

因为只有事先心中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划和布局,在创作的过程中才有章可循,不致中途出现混乱,从而造成整个创作因此而失败。作画时“意在笔先”,这与建筑在动工之前要有蓝图的道理是一样的。

王羲之(303年—361年) ,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金庭瀑布山。

谈谈写作中“意在笔先”和“主题先行”有什么不同?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问题描述:

这是一片文言文,我要做作业,急着用.....

原问: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解析: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里的一个重要命题.

原文出自清·郑燮的《板桥题画》,本来是对绘画理论的见解,但文论家们推而广之,发现这条原则同样适用于文学批评.中国文论向来追求"妙悟",也就是不求形,求神的境界.意在笔先,趣在法外就暗合这一题旨,反映了司空图\皎然一派的文艺主张

浅谈书法意在笔先

“意在笔先”和“主题先行”主要在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文章的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存在不同。

1、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意在笔先”是指材料准备好之后,在动笔写作之前完成主题的初步设想,而“主题先行”就是指在没有任何材料的情况下,先设想出一个主题,然后再根据主题去找材料。

2、文章的表达效果

“意在笔先”是脑中先有材料和想法后有主题,立意明确感情自然,而“主题先行”先立主题再去找材料,内容附会主题,干瘪泛味。

扩展资料:

主题的提炼不能一次完成,需要作者不断深化认识,进行多次反复。

它贯穿于文章写作的全过程,文章从定题、收集材料时就开始酝酿主题,在编写提纲、选用材料时确定主题,在执笔起草时又不时地修正主题,即使在文章的修改、润色阶段还在不断地提炼和深化,甚至在写作过程中或在修改阶段,还有可能完全变更原有主题。

而且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表现同一个问题的文章主题,也总是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和开拓。

成语意在笔先 神余言外

意在笔前

也叫“意在笔先”“ 笔居心后”。为古今书家之经验,作书要在心中想象布置,加以构思,然后下笔。卫夫人《笔阵图》云:“ 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

王羲之《笔势论》云:“夫欲学 书之法,先干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又云:“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云:“意在笔先, 实非易事。穷微测奥,通乎神解,方到此高妙境地。夫逐字临摹,先定位置,次玩承接,循其伸缩、攒捉,细心体认,笔不妄下,胸有成竹,所谓‘意在笔先’也。

意在笔先:

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宋·徐度《却扫编》卷中:“草书之法,当使意在笔先,笔绝意在为佳耳。”

神余言外:(不是成语,但与成语“意在言外”意思相同)

意在言外:

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五:“此绝句极佳,,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