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远弗届是什么意思

2.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什么意思

3.无远弗届是什么意思?

4.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是什么意思

无远弗届_无远弗届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只有修德能感动上天,那是没有远而不至的(就是说没有它达不到的)。

出自《尚书·大禹谟》

原文是: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意思是:益为帮助禹征讨苗人说,只有修德能感动上天,那是没有远而不至的(就是说没有它达不到的);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受到益处,这是天的常道。益:舜的臣子。赞:这里是助的意思。

扩展资料:

《尚书》相传为孔子整理、选编成一百篇,后经秦代焚书,损失很大。该书要旨:

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

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因此,阐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书》的第一要旨。

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

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百度百科—无远弗届

百度百科—尚书

无远弗届是什么意思

“无远弗届,穷山距海”的意思是: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多远,他最终都能到达,即使是极高的山宽还是极辽阔的大海。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句话出自清代学者金缨编著的《格言联璧》“学问”类,原文是“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意思是说,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扩展资料:

“无远弗届,穷山距海”这句话用极其浪漫的笔法,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说文解字》中说:“志,意也”,志字本义为内心追求的目标。

“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志为“意之所存”,是心里始终存有的念想,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这种意念始终不变,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即便只是在吃一顿饭、睡一场觉的功夫,也不会忘记有些东西是已经坚持、正在坚持、还要坚持的。

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什么意思

这个成语出自《尚书大禹谟》,全句是: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这里的无是没有的意思,弗意为不,届是到达的意思,意思是不管多远的地方,没有不能到达的。

这个成语在《格言联璧》一书中也出现过,原句是: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 ,不能御也。意思是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

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现在这句话也常常被用来激励我们。

无远弗届是什么意思?

“无远弗届,穷山距海”是一句古语,它的意思是无论目的地的距离有多么遥远,即使是在天涯海角都一定会到达。形容这个人的意志十分坚定,立下了志向,就一定会去实现。

这句古语出自清朝的古籍《格言联璧》,完整的原文是,“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了志向,那么无论目的地有多远都会到达,即使目的地在天涯海角,也不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意志坚定且明晰,任何壁垒都会被攻破,即使是强兵坚甲也不能阻挡。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是什么意思

无远弗届指不管多远之处,没有达不到的。

出处:清 谭嗣同《仁学》:“通者如电线四达,无远弗届。”

译文:通达的人就跟电线一样思想四通八达,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却也有无远弗届的力量,也是国家生命中,最珍贵的底蕴。

无远弗届的近义词

1、无远不届

释义: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

出处:《南史·陈纪·武帝》,“无恩不服,无远不届。”

译文:没有因为恩情而不服从的,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

2、无边无垠

释义: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胡文焕《群音类选·牧羊记·北海牧羝》:“只见浪滔滔无边无际。”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句话的意思如下:

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多远,他最终都能到达,即使是极高的山宽还是极辽阔的大海,也不能限制他前进。

解析:

1、志指志向、理想、目标或者意志。

2、距指边缘,指到很远的地方。穷山距海,指到达山的尽头,海的边际。可以引申翻译为极高的山宽,极辽阔的大海。

3、无远弗届,属于成语,指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

4、限指限制或阻止。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句话出自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的《格言联璧》,《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持躬类、摄生(附)、存养类、接物类、齐家类、敦品类、处事类、悖凶类、从政类、惠吉类。

格言联璧作者:

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

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

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

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但由于刊行紊乱,版本差异较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格言联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