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意思

2.孔子讲“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你是怎么理解的?

3.以得抱怨,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什么意思

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解释

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以德报怨,何以三净肉_以德报德

用什么回报善行,用公正无私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拓展知识:

一、出处

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最早出自《老子》63章:"大起于小,多出于少,以德报怨。"又见,《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又将白金百两,送与庵中老尼,另封白银十两,付与老尼启建道场,超度苏二爷朱婆及苏胜夫妇亡灵,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二、类似名言

1、"报怨以德"或"以德报怨":拿恩德回报仇怨。

--《道德经》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老子》七十九章:"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也是这个道理。有人把报怨以德移入此章,不仅不符合上下文意,也有篡改古书之嫌。从通行本、帛书以及上下文意来看,六十三章并无错简。

2、以怨报德:拿仇怨回报恩德。

--《国语.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

3、以德报德。

--《红日》第十六章:"他觉得在这个为难的时候,应当以德报德。"

4、以直报怨。

--《汉书.傅介子传》:"上乃下诏:'……平乐监傅介子……以直报怨,不烦师重。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意思

用良心和美德善待对自己恶劣的人,对那些待你好的人们又该用什么回报呢?矫正那些对你恶劣的人的态度,让他们理解自己的错误,让事情回归常理的范围(即可),那对于那些以忠厚待你的人,你自然就可以用你的德行回报他们了;这段理解是参考孟子解读的,年轻时读《公羊传》言“九世之仇犹可报”,后读孟子、论语,反反复复,辗转几度,所揣摩出来的,不是仇杀报复,而是“矫枉以正”,错的就该纠正,君子做的事,是天地的尺度,而不是刑人的刀斧。论语告诉的,是君子的操守,这操守中的精髓,是现代人难以理解的“正 义”,是对“义”与“中”的坚持;锤炼自己,成为衡量“义”的尺度,而自身保持“守中克己”不被情感左右判断,不被世俗影响决断;君子之道,真是难啊...

一家之言,仅供参阅;不悦之处,烦请哂笑而过,莫作纠结

孔子讲“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你是怎么理解的?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意思是用正直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直译: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正直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注释:直,值,相当的对价,适量代价。直:(zhí)<形>坦诚面对。更准确来说,就是公平。

德:(dé),第一个德,作动词,感激;第二个德,作名词,恩德,恩惠。

扩展资料

引申:

国家是人的集体,属于社会,应该类比适用人际交往关系规则: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国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属于社会行为规范,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些国家奉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法则属于自然界的野蛮角力规则,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建议中国对于蓄意损害中国合理利益的行为追加适量的惩罚。指出,“中国人历来讲求‘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百度百科——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得抱怨,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第十四》: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我们知道,孔子是主张推行仁道的,仁者爱人,那对自己的仇人,是不是也需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呢?所以就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

德是恩德,怨是怨恨,如果有人对我有怨恨,和我有仇,对我不好,总想着伤害我、报复我,我还能以道德去报答他,以仁爱之心对待他,这种人你觉得怎么样呢?

“以德报怨”的人,听起来好像非常地高大上,格局很大,心胸很广,与那些“以怨报怨”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些人相形之下,心胸就太狭隘了,格局就太小了。这是我们普通人的看法,那孔子怎么看得呢?

孔子说“何以报德?”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先来了一句反问:“那如何报答你对你有恩德的人呢?”

真的是一针见血呀,对你有仇怨的人,对你不怀好意的人,你还用德去回报他,那对你有恩德的人,你还用什么去报答呢?如果用同样的“德”去报答,那就显得不公平了,那就等于是非不分了。

所以孔子接着就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直是正直,以德报怨不可取,以怨报怨同样不可取,都是过于偏激了,应该以正直的心,来对待那个怨恨我、伤害我的人,这叫以直报怨,这才合乎中庸之道。

也就是说,别人伤害我,我就应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对等的方式还给他。用现在的话讲,这叫正当防卫,这是合法的,也是合乎情理的,这才是直心。但我们的心态要正,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能偏激。如果说别人稍微冒犯到你一下,你就大动干戈,非要把人置于死地,那就过犹不及了,用现在的话讲叫防卫过当。

当然,别人伤害我们,如果我们能够不去计较,不当回事,不放在心上,这也是以直报怨,这是最好的。但如果别人伤害了你,你还要装好人,装大度,还用恩惠对待他,那就有点过分了。那帮助过你的人,对你有恩德的人,心里就会不平衡,就会生烦恼,甚至对你产生怨气:既然你想做老好人,那好了,以后我也不帮你了,你爱咋地咋地吧。

所以说要“以德报德”,这叫知恩不忘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做人的美德。帮助过你的人,可以不图回报,可以不计较得失,但你自己一定要记着人家的恩德,一定要想着去偿还,去报答人家的恩惠,这也是“直心”。

所以孔子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就代表了一个人正直、厚道的品行。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凭良心去做,不要故意造作。别人伤害我,不要装大度;别人对我有恩惠,也不要装看不见。别人对我有怨,最好能忘记,不放在心上;别人对我有恩惠,一定要想着报答。恩是恩,怨是怨,恩怨要分明,不要搞反了。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解释

德: 恩惠 。怨: 仇恨 。不记 别人 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或曰:‘ 以德报怨 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繁体写法: 以惪报怨

注音: ㄧˇ ㄉㄜˊ ㄅㄠˋ ㄧㄨㄢˋ

以德报怨的近义词: 以直报怨 用正直之道对待有怨恨的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 以礼相待 用应有的礼节加以接待。《水浒传》第**回:“ 赵枢密 留住 褚坚 ,以礼相待。”《人民日报》..:“ 以德报德 用恩惠来报答恩惠。《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的反义词: 忘恩负义 忘却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做事有损于过去的恩义 如此忘恩负义,以致弄到牺牲盟国去订密约& 无情无义 没有情义。《古今·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直如此狠毒,也被人笑话,说你无情无义。”《红楼梦》第六 翻脸无情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品德高的人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repay injury with kindness

俄语翻译: платить добром за зло

日语翻译: 徳(とく)をもって恨(うら)みに报(むく)いる

其他翻译: <法>rendre le bien pour le mal

读音注意: 怨,不能读作“yuān”。

写法注意: 怨,不能写作“冤”。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成语原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标准发音:yǐ zhí bào yuàn,yǐ dé bào dé

繁体写法: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接龙:不知所以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德以抱怨

用法分析: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

yǐ zhí bào yuàn,yǐ dé bào dé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对应近义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造句示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1卷:“超度苏二爷,朱婆及苏胜夫妇亡灵,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