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自诩为五言长城的诗人

2.七绝圣手五言长城分别指哪两位唐代诗人

3.五言长城是指

4.谁被称为五言长城

5.五言长城的唐代诗人是谁

五言长城是谁的称号_五言长城

五言长城的意思: [wǔyánchángchéng]

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

五言长城百科解释:

五言长城本意是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特指唐代诗人刘长卿。

五言长城的详细解释: 五言长城 [wǔ yán cháng chéng]

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

五言长城的出处:

《新唐书·秦系传》:“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

曾自诩为五言长城的诗人

自诩为五言长城的是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著名诗人,世称刘随州。刘长卿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中年以后阅世日深,创作技巧也日益圆熟。

刘长卿年少时居嵩山读书,积学以备举业,然屡试不中。玄宗天宝八载(749年)登进士第,释褐任陈留浚仪县尉。安史之乱起,南奔流落江南,至德元载(756年)被访使李希言任为长洲县尉。至德二载(757年)冬被谤陷狱,十二月遇赦,摄海盐令。因冤情未雪,被贬南巴尉。约大历三年(768年),前后任鄂岳转运判官。

作品特点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中年以后阅世日深,创作技巧也日益圆熟。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新年作》等,都是精工锤炼之作。七律也多秀句,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历来传诵人口。

《登余干古县城》等篇,情调安详,视野开活,景象鲜明而浑融,语言洗练而流畅,在盛唐的精工高华之外另创一种清空流畅的风格。五绝《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江中对月》则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刘长卿诗中也存在内容单薄、字句雷同、缺少变化的缺点。

七绝圣手五言长城分别指哪两位唐代诗人

曾自诩为五言长城的诗人的是刘长卿。

刘长卿是唐代诗人,他的诗作注重表现自然景色的美丽,且常带有抒情的成分,被誉为“五言长城”。刘长卿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刘长卿才中进士。之后曾任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转运使判官等职位。

他的诗作多以五言为主,内容以山水田园为主,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人情世态的淳朴,被誉为“五言长城”。他的代表作品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长相思》等。

刘长卿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789或790年),字文房,世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一说河间(今属河北)人,中国唐代诗人。

刘长卿年少时居嵩山读书,积学以备举业,然屡试不中。玄宗天宝八载(749年)登进士第,释褐任陈留浚仪县尉。安史之乱起,南奔流落江南,至德元载(756年)被访使李希言任为长洲县尉。至德二载(757年)冬被谤陷狱,十二月遇赦,摄海盐令。因冤情未雪,被贬南巴尉。

约大历三年(768年),前后任鄂岳转运判官。大历九年(774年),因拒绝观察使吴仲孺截留财赋,反被诬为贪赃,罢官后居义兴。后贬任睦州长史,其间与当时寓居浙江的诗人李嘉祐、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唱酬。建中元年(780年),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两年后因李希烈叛乱,弃官避地淮南、吴越,几年后去世。

五言长城是指

七绝圣手——王昌龄;五言长城——刘长卿。

1、王昌龄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2、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

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

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

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

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

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间。

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扩展资料

1、王昌龄——七绝于美

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

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获得优异成就的“七绝圣手”,独以七绝成为名家。

七绝因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

中唐、晚唐七绝数量之多,仅仅次于五律。

由此可见,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给后人以很大影响。

2、刘长卿——工于五言

长卿,字文房,河间人。

少居嵩山读书,后移家来鄱阳最久。

二十一年徐征榜及第。

至德中,历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岳鄂转运留后。

观察使吴仲孺诬奏,非罪系姑苏狱,久之,贬潘州南巴尉。

会有为辩之者,量移睦州司马。

终随州刺史。

长卿清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故两逢迁斥,人悉冤之。

诗调雅畅,甚能炼饰。

其自赋,伤而不怨,足以发挥风雅。

权德舆称为“五言长城”。

长卿尝谓:“今人称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钱、郎、刘、李。

李嘉祐、郎士元何得与余并驱。”每题诗不言姓,但书“长卿”,以天下无不知其名者云。

灞陵碧涧有别业。

今集诗赋文等传世。

淮南李穆,有清才,公之婿也。

谁被称为五言长城

刘长卿。

“五言长城”指的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五言长城的唐代诗人是谁

被称为五言长城的唐代诗人是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男,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

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因为广为人知。

刘长卿的成就

史记刘长卿“有吏干,刚而犯上”“清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故两逢迁斥,人悉冤之”;幸亏有人为他辩说,才得脱囹圄,却不改旧习,以致运途多舛,然而也正因此成就了一个诗人刘长卿。在贬谪漂流之际,他漫游山川,感怀身世,写下了大量诗文辞赋。

他的诗致力近体,尤精五律,“诗调雅畅”“伤而不怨”,清新洗炼中透出苍凉凄怆,与盛唐雄浑朴厚之气迥异,已见到中唐诗歌的风。刘长卿的山水田园和归隐境况的诗篇,虽然格律严谨,却能情景相生,自然飘逸,佳作纷呈,广为传诵。

五言长城的唐代诗人是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

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王昌龄——七绝于美

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获得优异成就的“七绝圣手”,独以七绝成为名家。

在他的笔下,这两种感情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通过组诗的形式,(例如《从军行》)使之互为交融,表现了戍边士兵他们的欢乐、追求、愁思与痛苦。当然,作为主旋律,又始终是积极向上的,从而展现出盛唐精神的一个侧面。

七绝因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中唐、晚唐七绝数量之多,仅仅次于五律。由此可见,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给后人以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