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古文《去奢省费,轻徭薄赋》的原文以及翻译

2.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是什么意思

3.轻徭薄赋在历史上怎么理解比较通俗?它最早产生于哪一朝代?

谁有古文《去奢省费,轻徭薄赋》的原文以及翻译

轻徭薄税-轻徭薄税的拼音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原文)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译文) (唐太宗)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对那官员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于实际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该不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出外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唐太宗)皇上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

(本文摘自《在线文言文翻译》)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是什么意思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是指减轻徭役,赋税。重视农业,重视文化。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轻徭薄赋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赞》,原句:“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重在建议减轻劳役和税收,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劝课农桑出自《后汉书·卓茂传》。劝:勉励;课:督促;桑:泛指栽桑养蚕及丝织等业;农桑:泛指农业及相应的手工业、养殖业等。"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多用于对帝王的建议。

轻徭薄赋在历史上怎么理解比较通俗?它最早产生于哪一朝代?

一个君主要想得到人心,重中之重便是变更税收方式。孟子也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历代王朝,赋税问题黎民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依据历史时间状况我们可以发觉,越发热闹的时期,赋税便会越少,越发战争陆续、颠沛的时期,赋税反倒越比较严重。

我国历史上能称之为绝顶繁荣昌盛阶段那么就迫不得已数汉朝。汉朝国家富强,人民日常生活幸福安康,没有战争,没有纠纷案件,一片祥和。史籍中也说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的一个时期,那一个阶段大家 的幸福感很高,在其中一大缘故也是由于赋税低。那麼,汉朝百姓的赋税是确实轻徭薄赋吗?

尽管说汉朝君主汲取了先前的经验教训,在汉初之时就逐渐推行“轻徭薄赋”的现行政策。可是事实上,此刻的赋税低只不过是指的“田租”低。要了解,古时候的一般百姓是没彻底属于自身的农田的。她们所具有的农田等同于是国家租用给他的。因此每一年,百姓必须向朝中上缴田租,也就是别名的土地税。尽管汉朝将百姓的田租降低了许多,可是税收当中并非仅有田租这一项,田租只是是所有税收中的一小部分,可以免减的也就是赋税中的九牛一毛而已。

那时候有一种叫做“更赋”的税收实际上才算是让大家 最头痛的。“更赋”实际上是指自身的“免疫能力赋”。汉朝的兴盛离不了百姓的艰辛辛勤劳动。可是朝中每一年都要很多的人工去建造水沟、建造古城墙这些。因此必须每一户人家派遣一名人力资本来,可是并并不一定的家里都是有年青的人力资本,并且有的人家间距建造的地方十分远。如要前去此处,必定会消耗许多的时间和时间精力,家里的事务管理就难以照顾。因此很多人会挑选运用缴税的方式来躲避这一项“责任”。

此外,汉朝实际上也有特别多混乱的赋税,尽管大致如同确实有所为人民在减轻负担,但实际上并没做到确实减轻负担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