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楚材晋用什么意思

2.楚材晋用意思

3.楚材晋用怎么解释?楚材晋用的拼音是什么

4.楚材晋用的成语典故

5.楚材晋用的成语资料

6.楚才晋用指谁为晋所用?

7.蔡声子论晋用楚材的译文

晋用楚材三残局_晋用楚材

晋用楚材jìn yòng chǔ cái

晋用楚材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

出自:严复《<原富>按语》:“国之官事,晋用楚材,古今有之,而未闻监榷之政付之他国之吏者也。”

近义词:楚材晋用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含褒义

楚材晋用什么意思

惟楚有才”、”楚才晋用”,是与楚国有”地缘”关系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既道出了楚地藏龙卧虎人才辈出的景象,又折射出楚国人才流失的深刻教训。

翻开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的历史画卷,走进晋楚争霸的那段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硝烟弥漫的历史之中,去感受那段历史留下的深刻教训。

春秋战国时代,列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楚国有那么好的先天的自然条件,地大物博,人才辈出,然而国内却政治腐败,保守贵族长期把持朝政,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倾轧,大打出手,导致国内精英人才大量外流。从而致使楚国国内政局动荡,内耗严重,民心尽失,是使楚国最终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这种因不重视人才而导致亡国的深刻教训,值得现在的我们铭记!

楚材晋用的原因是什么,都有哪些楚才晋用,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

在”鄢陵之战”中为晋国积极献计献策、大破楚军的楚才——贲皇。

中原重镇鄢陵,历史悠久,曾是上古名国鄢国都城。郑国武公为壮大郑国,将鄢国灭掉,废鄢国为鄢邑,改为鄢陵。

鄢陵之战,是公元前575年,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鄢陵地区(今河南省鄢陵县)发生的战争。

这是晋楚争霸战当中的最重要、也最为惨烈、动用的军力规模最大的一次大战役。这次著名的战役史称鄢陵之战。

贲皇(生卒年不详),芈姓,斗氏,名贲皇,楚国贵族出生。因叛楚至晋国后采邑于苗(今河南济源西),遂以食邑为氏,故称苗贲皇。苗姓得姓始祖。

春秋时期人物,若敖氏之族,楚国令尹斗越椒之子。在斗氏因斗越椒叛乱而被灭族时逃出楚国奔晋国,受到晋景公重用。后在晋楚对抗中多次献计献策,帮助晋国在晋楚争霸中,多次打败楚国功不可没。被誉为晋国“八大良臣”之一。

在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正式打响了。

晋厉公在楚国旧臣贲皇的陪伴下,登高台观察楚军的阵势。苗贲皇在晋厉公身旁,把楚共王亲兵的位置告诉了晋厉公。晋厉公左右的将士都说:“楚国最出色的武士都在中军,而且人数众多,不可抵挡。”

贲皇熟悉楚军内情,向晋厉公提出建议说:“楚国的精锐部队只不过是中军里那些楚王的亲兵罢了。请分出一些精兵来攻击楚国的左右两军,再集中三军攻打楚王的亲兵,一定能把它们打得大败。”

晋厉公采纳苗贲皇的建议,由中军将、佐各率精锐一部加强左右两翼。在营内开辟通道,迅速出营,绕营前泥沼两侧向楚军发起进攻。首先击破楚军中薄弱的左、右军。

楚共王望见晋厉公所在的晋中军兵力薄弱,即率中军攻打,企图先击败晋中军,结果遭到晋军的抗击。晋将魏琦用箭射伤楚共王的眼睛,迫使楚中军后退,未及支援两翼。

继而,楚军决定晚上休整,补充兵员,明晨再战。苗贲皇也通告全军作好准备,并有意让楚国俘虏跑回楚营,报告晋军备战情况。楚中军统帅司马子反当晚醉酒,楚共王只得引军夜遁。

公元前575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的粮食,在那里休整三天后凯旋回师。鄢陵之战,至此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然而,在鄢陵之战中帮助晋军大败楚师的正是叛楚奔晋的楚贲皇。

这次战役,楚国损失惨重,不仅楚军主帅楚共王被射伤了一只眼睛,司马子反也因醉酒贻误战机被迫自杀,还致使楚国的附庸郑国背叛楚国倒向晋国。有一个成语叫“朝晋暮楚”,说的就是夹在晋楚之中的郑国了。郑国为了自保朝晋暮楚,反复无常、在晋楚两国之间选边站队,也是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之。

倒是吴国借晋楚争霸之际,趁势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因此变得强大起来,成为楚国的劲敌。

楚国在中原各国的威望因鄢陵之战大大的减弱了,在春秋争霸中明显处于下风,其中就与贲皇叛楚奔晋有着极大的关系。

鄢陵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战的四大经典战役(即城濮之战、宓之战、鄢陵之战、彭城之战)之一,这一场战役晋国虽然采用楚才贲皇的献计献策大胜楚军,致使楚国损失惨重,威风不再,开始走向衰落。但是晋国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其国内经济基本被旷日持久的晋楚争霸战掏空了。

这场战争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以武力争霸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

楚材晋用意思

楚材晋用(拼音:chǔ cái jìn yòng)是一个汉语成语,该成语的意思是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楚材晋用这一成语最早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楚虽有材,晋实用之”。

典故大致为:春秋时蔡国的大夫声子到了楚国,楚国的宰相子木问:“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相比,你以为哪国的大夫才能要胜一筹呢?”声子答道:“晋国的人才没有楚国多,晋国虽然有不少大夫很有才能,不过他们多半都是楚国人。这些人因为在楚国得不到重用,所以到了晋国。楚国不少有用的人才都被晋国收走了。就像杞梓、皮革等,在晋国都受到了重用。有人说,这叫楚材晋用!”

楚材晋用怎么解释?楚材晋用的拼音是什么

楚材晋用的意思是说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

楚材晋用这个成语源于春秋时期,当时楚国有一位名叫伍举的大臣,因为政治原因逃到了晋国。在晋国,伍举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卿大夫。他为晋国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晋国逐渐强大起来。

楚材晋用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来的,意思是说即使人才来自于其他国家,只要他们有才华和能力,也可以为本国所用。这个成语现在被广泛运用,比喻人才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发挥,也表示对于外来文化和人才的尊重和利用。

在现代社会中,楚材晋用的意义更加丰富。它可以指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可以表示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的尊重和利用。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人才流动也越来越活跃。在这种情况下,楚材晋用的思想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

楚材晋用的典故:

1、伍举逃晋:春秋时期,楚庄王有位重臣伍举,因与庄王有嫌,逃到了晋国。晋平公大喜,任命他为上卿,并将女儿许配给了他。伍举在晋国得到了重用,为晋国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楚庄王与晋平公和解,伍举回到了楚国。但他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晋国的认可,也为楚国的复兴做出了贡献。

2、孟明视逃秦:战国时期,秦国有位名将孟明视,因受到排挤而逃到了晋国。晋襄公对他非常器重,任命他为上卿,并将女儿许配给了他。孟明视在晋国得到了重用,为晋国的军事和政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秦穆公派遣大军进攻晋国,孟明视率领晋军大败秦军,为晋国赢得了荣誉。

3、范蠡离越: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有位谋士范蠡,因与勾践有嫌,离开了越国。他来到了齐国,在那里开了一家绸缎店,并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商人。后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所败,范蠡得知消息后,立即向齐王借兵,并帮助越国重新崛起。齐王被范蠡的才华所折服,任命他为上卿,并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楚材晋用的成语典故

成语

楚材晋用

读音

chǔcáijìnyòng

释义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出处

暂无楚材晋用的出处

举例

我花了钱,教出了人,却教外国人去用,这才是“我花了钱,教出了人,却教外国人去用,这才是“楚材晋用”呢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

楚材晋用的成语资料

楚、晋: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名。材: 人才。楚国的人才被晋国所用。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虽有材,晋实用之。”

 春秋时期,楚国的伍举和声子互相交好。伍举的丈人申公犯了罪,逃亡外地,楚人造谣说:“申公实际上是他女婿伍举护送出去的。”伍举不免害怕,逃奔晋国。正好声子出使晋国,两人在路上相遇,声子说:“你在晋国暂避一时也好,我一定设法让你回去。”

 声子从晋国回到楚国后,楚令尹子木问及晋国的事,同时还问道:“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相比,谁个更贤明?”声子回答道:“晋国的大夫个个贤明,都是当卿的人才啊。比如杞木、梓木、皮革,而这些人都是从楚国逃亡去的。虽然楚国有人才,但实际上都被晋国重用了。”子木听了,不由失声道:“正是这样呀!”声子于是乘机提出伍举的事,为伍举辩白。子木当即派人到晋国接回伍举。

 后人根据这段故事引申出“楚材晋用”的成语,比喻自己的人才被他人所利用。

楚才晋用指谁为晋所用?

成语楚材晋用

注音chǔ cái jìn yòng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人才外流为人所用。

结构紧缩式

年代古代

灯谜湖北木材运到山西用

英语great person given an important post by another country

相近词楚才晋用

同韵词食指大动、位尊势重、西河之痛、众喣山动、家传户颂、才华超众、未足轻重、兴工动众、手挥目送、甘苦与共

蔡声子论晋用楚材的译文

“楚才晋用”比喻人才外流。

春秋时,楚国有一个大夫叫伍举。一次他的岳父王子牟犯了法,偷偷逃跑了,有人说是伍举私下报的信。谣言一传开,伍举惊惶起来,就跑到郑国去避风。过了段时间,又想去晋国。正好此时楚国大夫声子出使晋国,路过郑国,遇上了伍举。声子知道了伍举的事后,对他说:“这样吧,你先去晋国住一段时间,我找个机会叫你早日回国。”

声子回到楚国后,和宰相子木见了面。子木问他:“晋国大夫和楚国大夫相比,哪一国的强?”声子说:“晋国有才能的大夫不少,但是大部分是从楚国去的。因为楚国不会利用人才。过去楚国几次被晋国打败,就是因为有这些人替晋国出谋划策。”子木听了若有所思。声子接著又说,伍举出逃是因为别人的谣言,假如不请回来,楚国又将失去一位人才,子木接受了他的建议,不久伍举又回到了楚国。

当初,楚国的伍参与蔡国太师子朝相友好,伍参的儿子伍举也与子朝的儿子声子相友善。伍举娶了王子牟的女儿做妻子,王子牟当申邑长官后获罪逃亡。楚国人说:“伍举一定护送过他。”伍举逃亡到了郑国,打算再逃亡到晋国。声子要到晋国去,他在郑国都城的郊外碰到了伍举,两个人把荆草铺在地上坐著一起吃东西,谈到了伍举回楚国的事。声子说:“您走吧,我一定要让您回楚国。”

到了宋国的向戌来调解晋国和楚国的关系时,声子到晋国去当使节,回国时到了楚国。楚国令尹子木同声子谈话,问起晋国的事,并且还问:“晋国的大夫和楚国大夫比谁更贤明些?”声子回答说:“晋国的卿比不上楚国,但是它的大夫却很贤明,都是做卿的人才。正像杞木、梓木和皮革,全是从楚国去的。虽然楚国有人才,实№上却是晋国在使用他们。”子木说:“难道晋国没有同族和姻亲当大夫吗?”声子回答说:“虽然有,但是使用楚国的人才的确很多。我听说过: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赏赐不过分,刑罚不滥用。赏赐太过分,就怕赏赐到坏人头上;滥用刑罚,则怕惩罚到了好人。如果不幸越过了限度,也宁愿赏赐过头,而不要滥用刑罚;与其失去了好人,还不如有利于坏人。没有好人,国家就会跟著遭殃。《诗·大雅.瞻印》中说:‘贤能的人没有了,国家就将遭受危难。’这话说的就是国家没有好人。所以《夏书》上说:‘与其无辜的人,宁可放过犯罪的人。’这是担心失去了好人。《诗·商颂·殷武》中说:‘不要过分不滥用,不可懈怠偷闲懒,上天命令我下国,大力建树福和禄。’《就是商汤获得上天赐福的原因。古代治理百姓的人,喜欢赏赐而惧怕刑罚,为百姓忧心而不知疲倦。赏赐在春天和夏天进行,刑罚在秋天和冬天进行。因此,在将要行赏时要为它加餐,加餐后把多余的酒菜赐给奔命臣下,从这里可以知道他喜欢赏赐。将要用刑时则要减餐,减餐时要撤去进餐时的音乐,从这里可以知道他惧怕用刑。早起晚睡,早晚亲自上朝处理政事,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他为百姓忧心。喜欢赏赐、惧怕刑罚、为百姓分忧这三件事,是礼丁的大节。有了礼丁就不会失败。现在楚国经常滥用刑罚,楚国大夫逃亡到四周的国家,成了那些国家的主要谋士,危害楚国,无法挽救和医治,这就是说楚国不能任用贤人。子丁的叛乱,使析公逃到了晋国。晋国人把他安排在国君的战车后面,让他做主谋。绕角战役,晋国准备逃跑,析公却说:‘楚军心里轻浮急躁,容易被动摇。如果多处同时发出击鼓声,趁夜色发动进攻,楚军一定会逃走。’晋国人听从了析公的话,楚军在夜里败逃了。晋国接著侵袭蔡国,偷袭沈国,俘获了沈国国君,在桑隧击败了申、息两地的楚军,抓住了为了楚国大夫申丽后回国。郑国从此不敢向南亲近楚国。楚国失去了中原诸侯的亲附,这全是析公的主意。雍子的父亲和哥哥诬陷雍子,国君和大夫也不喜欢雍子,雍子就逃亡到了晋国。晋国人把畜邑封给他,让他当主谋。彭城一仗,晋军和楚军在靡角之谷遭遇,晋军准备逃走,雍子却向军队发布命令说:‘把年老的和年轻的人放回去,孤儿和有病的人回去,一家有两人参战的回去一个。精选兵士,检阅兵车,喂饱战马,饱餐一顿,摆开阵势,烧掉营帐,明天决战。’晋军让该回家的人走了,放走了楚军战俘,结果楚军夜里溃败了。晋军降服了彭城,把它还给了宋国,带著俘获的鱼石回国。楚国失去了东方诸国的亲附,子辛也为此被杀,这都是雍子干出来的。子反和子灵争夺夏姬,子反破坏了子灵的婚事,子灵逃到了晋国。晋国人把邢邑封给他,让他当主谋,抵御北狄,使吴国和晋国通好,教吴国背叛楚国,教吴国人乘战车、射箭、驾车、驱车进攻,派他的儿子狐庸担任吴国的使者。吴国便在这时攻打巢地,夺取驾地,攻克棘地,侵入州来,楚国疲于奔命,到现在吴国还是楚国的祸患,这都是子灵干出来的。若敖氏叛乱,伯贲的儿子贲皇逃亡到晋国。晋国人把苗地封给他,让他当主谋。鄢陵之战,楚军早晨逼近晋军并摆出阵势,晋军打算逃走,苗贲皇说:‘楚军的精锐部队只是中军的王室亲兵。如果填井平灶,摆开阵势抵抗他们,栾书、士燮两军减缩行阵以引诱楚军,l部B琦和至一定能战胜子重和子辛,我们再集中兵力从四面进攻他们的亲兵,必定会把他们打得大败。’晋国人听从了苗贲皇的话,楚军大败,楚王受伤,军队溃散,子反自杀。郑国叛离,吴国兴起,楚国失去了诸侯的亲附,这都是苗贲皇干出来的。”子木说:“这些都说对了。”声子说:“现在还有比这些更厉害的。伍举娶了申公王子牟的女儿做妻子,子牟获罪而逃亡,国君和大夫们对伍举说:‘确实是你让他走的。’伍举因为害怕逃到了郑国,他伸长脖子望著南面说:‘但愿能赦免我!’但是楚国并不考虑。现在伍举在晋国,晋国人准备封给他县邑。使他的爵禄可以和叔向相比。如果他来策划危害楚国,难道不会成为祸患吗?”子木感到害怕,对楚王说了,楚王增加了伍举的爵禄并让他回到楚国。声子让椒去迎接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