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振衰微于亡国灭种之际出处

2.万里无人烟,皇族被屠尽,西夏亡国时到底有多惨?

3.四字成语什么什么灭种

4.为什么元灭宋不称之为亡国灭种?这和古印度被入侵有什么区别?

5.中外历史上有哪个国家是因为瘟疫而亡国灭种的?

亡国灭种_亡国灭种近义词

可能有些读者都抱有这样的疑惑:明明印度和埃及都还在,为什么说这些古老文明都消失了呢?

依照这个逻辑又引申出一个问题:元朝和清朝都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时代,为什么说中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四大文明呢?

答案很简单,

今日埃及和印度的文化制度都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古老的四大文明了,除了名字还是那个名字,其它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中国不同,中国的文化从炎黄时代开始,就一直传承了下来,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不断的发生了融合,譬如经过汉以后,经过魏晋十六国和南北朝以及元清两朝这段历史,汉文化和游牧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融合,但是汉文化依然是主导地位。

最鲜明的一个证据就是这些游牧民族取的积极的汉化政策,所以虽然蒙古人和满人曾经统治过中国,但他们都取积极融入到汉文化中来的姿态,并没有对汉文化进行抹杀和毁灭。

正因如此,作为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国文化才得以延续至今。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说埃及和印度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古老的文明了?

先来说古埃及,这个古老文明的消亡是以阿拉伯帝国的入侵而划分的,在阿拉伯帝国没有入侵古埃及之前,古埃及曾被波斯帝国统治。

而在波斯帝国没有统治古埃及的时候,它已经自成体系的延续了二十六个王朝,时间长达2600多年的历史。二十六王朝被波斯皇帝冈比西斯消灭,之后埃及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这一时期的埃及依然保持了它的民族和文化的独立性。

所以一直到三十一王朝的时候,古埃及人一直在和波斯帝国对抗的过程中起起伏伏,一会儿复国,一会儿又被波斯人征服。波斯帝国后来被那位鼎鼎有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击败,古埃及又进入了马其顿王国统治阶段。

古埃及最后一个王朝三十二王朝被凯撒消灭,作为国家而存在的埃及不复存在,从此沦为罗马帝舵的一个行达600年的时间。总之直到阿拉伯帝国统治埃及之前,虽然古埃及都有被外族侵略和占领的历史,但是它总体保持了文化的延续,

罗马帝国的瓦解伴随着的是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公元640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征服全境。古埃及被征服以后阿拉伯人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埃及伊斯兰化。从此延续长达近6000年的古埃及文明就此中断,永远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此后的埃及在阿拉伯帝国的长久统治下,开始成为一个伊斯兰国家,直到如今,埃及也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国家。所以它造成的一个现象就是:如今的埃及人不懂埃及文明,因为古埃及文明早已经中断了。

譬如最直观的不同就是,古埃及信奉的神灵是太阳神,而今天的埃及人信奉的是真主。

所以才说古埃及文明早已经不存在了,像我们熟知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都和今天的埃及人没有关系,那都是以前的古埃及创造的产物。

而我们中国不同的就是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满人入主,以儒家和道家思想最主导的文化始终没有断层,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民族信仰依然还是炎黄,所以今天的中国还是曾经的中国,但埃及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埃及了。

再来说印度,它和埃及的经历也是一样的,提起印度,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宗教和种姓制度,但这些制度和宗教都是外来入侵者带来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1922年的时候,印度人才发现他们曾经有过辉煌的“印度河文明”,如今这个建立在种姓制度之上的由雅利安人建立的印度文明并不是印度最早期的文明。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前,公元前2500~前1700年左右印度曾存在过这个“印度河文明”。

振衰微于亡国灭种之际出处

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都曾饱受匈奴困扰,西汉初期,汉朝的军队打不过匈奴,所以选择和亲等方式,汉武帝时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大将军,所以西汉的军队长驱直入,打的匈奴几十年不敢再张狂,同样东汉也面临着匈奴的困扰,对待匈奴究竟是分而治之,还是应该亡其国灭其种,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笔者看来,后者的效果立竿见影,而且,多年都不会有后顾之忧,但是笔者更支持前者,认为应该分而治之,原因如下。

一、战争会给普通百姓带来灾难。如果选择亡其国灭其种,必然会发动很多场大规模的战争,战争需要征兵征粮,同样战争也是会死人的,这会给很多家庭带来沉重的物质负担和精神负担,同样对于匈奴那些无辜的平民百姓来说,也是一场天大的浩劫,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结果怎样,受苦的一定是百姓。而如果选择分而治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少用兵少战争

二、亡其国灭其种并不符合中华民族一贯的作风。我们自古以来秉持的是儒家思想,是和而不同,我们拥有着广阔的胸襟,可以容纳接受任何外来的新鲜事物,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无论是匈奴人还是东汉人,归根结底大家都是没有差别的普通人,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我们愿意接受这样的人,只要他们愿意与我们和平共处,因此很显然亡其国灭其种是不可能的,分而治之却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十分符合我们自古以来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我们应有的文化自信。很多人担心,如果不使其亡国灭种,那么有一天匈奴人一定会卷土重来,然而这种想法是大大低估了我们中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历史中有很多不同的民族,他们与我们的文化原本是并不相同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最终都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我们无需担心有一天匈奴人会再次起兵造反,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文化足以感染到他们,让他们认同我们。

事实上,不选择亡其国灭其种,仅仅是因为我们曾经险些遭受这样的苦难,因此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在面对这样一个选择题时,必然的会选择前者,因为我们曾遭受过那种痛苦,所以我们不会希望别人同样遭受。而对于历史上的东汉来说,选择翻而置之,也是十分符合情理的,因为一个国家往往是要看利益的,很明显分而治之是最符合一个国家的利益的。

万里无人烟,皇族被屠尽,西夏亡国时到底有多惨?

出自《经济日报》《百年赋》。

振衰微于亡国灭种之际,

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建共和于革故鼎新之时,

兴百业于一穷二白之上,

倡改革于曲折前行之途,

成小康于砥砺奋进之中,

煌煌然成复兴之大气象。

今天的国家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等级观念已经越来越淡,至少在法律上人们是平等的,那么匹夫这个词语其词义也就渐渐地泛化了,成了一种普通人的意思。

狭义上讲就是领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式,人民安居乐业才能有更多需求,而有需求就能有供给,也才有人去研发科技新技术,创造更多的供需,国家才会更有钱去进行基础建设,大家生活也就更好了,这是个正反馈系统。

从广义上讲,国家包含了中国在整个世界甚至人类群体内的活动,例如外交,贸易,甚至在外国人眼中的印象。

这个世界是丰富的,人生一次,一定要感受自己生命的宽度,现在行万里路简直太容易了,那就应该乘着风去看到更多更丰富的世界,所以一个人素质低下,在他国随意丢人,这就抹黑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让更多的中国人在外受到不友好的目光。

四字成语什么什么灭种

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一个国家,持续雄踞西北长达200年,能够在辽、宋、金等中纵横睥睨,能够两边讨好,这完全是西夏人战略平衡玩得好,所以不断地利用对方的矛盾攫取自己的利益。

但是,经历千年之后,曾经创造西夏辉煌的主体党项人现在却消失在漫天黄沙之中,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党项人和西夏一起被蒙古人灭亡了。而且非常彻底,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关于西夏的史料,除了现在能够在宋辽金蒙古等史料中寻找蛛丝马迹,偶尔出土的西夏文字来供人猜测之外,就只有为数不多的传说了。比起亡国来说,更加严重的就是灭种,党项人就是彻底消失了。

俗话说,亡国灭种,很多时候即使亡国也不一定灭种,因为很少都完全报复式的灭种,尤其是对人口不少的国家来说,最多也就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让他们做顺民,做交粮纳赋的工具人。

不过,几千年历史中也有极为少见的另类,这种另类就是亡国即灭种,一旦自己的国家被灭,他们的文化、民族、语言、文字、典籍都被完全清除掉,好似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这个民族、国家一样。

1227年,在蒙古大军连续多年的攻击之下,夏军主力已经所剩无几,整个夏国也只剩都城兴庆府一块地方,其他地区都在蒙古铁骑之下毁灭殆尽。

即便这样,只剩下一座孤城,党项人的斗志依然坚强,蒙古军在这里一直吃瘪,始终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这一年,东征西讨的成吉思汗铁木真已经风烛残年,他最后的理想就是完全攻灭西夏。

对于西夏末代皇帝李睍来说,他如果不想做亡国之君就要千方百计地守住最后的城池,当然,这种念想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因为兴庆府早被蒙古军围得水泄不通,外援断绝,缺衣少粮。

而蒙古军呢,向来没有后勤供给的压力,他们粮草全是抢来的,或者带的肉干,这也是他们可以西征到欧洲的原因。

不过,他们的限制就是成吉思汗的年龄,他想在死之前攻灭西夏,大军持续围困还没有摧毁党项人的斗志,于是他想到了招降,于是派遣西夏的降将前往招降,结果李睍因为蒙古屠城、包括妇孺的行为非常不满意,导致对蒙古人不信任,觉得投降了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横竖一死,不如死社稷。

于是,当即立断的拒绝了蒙古人的招降,看到李睍谢绝了好意,愤怒的成吉思汗下令攻城。另一方面,兴庆府发生大地震,本来缺衣少粮的他们这时候的斗志被地震一次性摧毁。

因为信奉佛教的他们觉得地震是上天降罪给他们,是天罚,他们犯有不可饶恕的罪过,所以西夏最后的意志力一瞬间崩溃,手握武器的勇士们再也没有气力,围城的蒙古人则这时候乘机攻城。

一心想着让西夏投降的成吉思汗这时候再次派人招降,完全没有斗志的李睍接受了招降,约好一个月之后投降,铁木真在接到使者的回报之后就密令蒙古大军他死后不要发丧等着李睍投降之后将他们君臣都诛杀,如何屠灭兴庆府,一代天骄随后逝世。

一月之后,李睍带领文武百官投降,蒙古依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全部诛杀,包括兴庆府的党项贵族都一起诛杀。西夏正式亡国。

亡国之后的西夏人这时候经历过蒙古人的攻伐 ,本来全部人口300万左右的剩下不到一半,其中党项人更少,他们为了躲避蒙古人不得不举族逃亡或者就地改换门庭,或者投降蒙古。

现在四川西康一带有党项人的后裔,河南、安徽、甘肃等地也有,但是已经和当地融合。党项人从明朝之后就变成历史名词。

为什么元灭宋不称之为亡国灭种?这和古印度被入侵有什么区别?

1. 四字成语什么亡

亡羊补牢、

唇亡齿寒、

歧路亡羊、

亡命之徒、

人琴俱亡、

追亡逐北、

多歧亡羊、

名存实亡、

救亡图存、

生死存亡、

自取灭亡、

家破人亡、

亡国之音、

人亡政息、

三户亡秦、

齿亡舌存、

亡矢遗镞、

臧谷亡羊、

国破家亡、

危急存亡、

亡国灭种、

多藏厚亡、

若存若亡、

亡羊之叹、

亡戟得矛、

亡羊得牛、

存亡继绝、

亡国之声、

存亡绝续、

亡猿祸木

2. 有灭的四字成语

①1 灭此朝食

2 灭德立违

3 灭顶之灾

4 灭虢取虞

5 灭景追风

6 灭绝人性

7 灭门绝户

8 灭门之祸

9 灭私奉公

10 灭自己志气,长别人威风

②1 灰灭无余

2 火灭烟消

3 明灭可见

4 神灭形消

5 澌灭无闻

6 兴灭继绝

7 兴灭举废

8 星灭光离

③1 秉公灭私

2 柴毁灭性

3 大义灭亲

4 敌存灭祸,敌去召过

5 反风灭火

6 覆宗灭祀

7 灰身灭智

8 毁不灭性

9 毁形灭性

10 道灭虢

11 途灭虢

12 卤莽灭裂

13 鲁莽灭裂

14 磨踵灭顶

15 溺心灭质

16 灭口

17 韬光灭迹

18 韬形灭影

19 亡国灭种

20 消声灭迹

21 徇公灭私

22 以公灭私

23 自取灭亡

④1 兵强则灭

2 不可磨灭

3 不生不灭

4 长生不灭

5 朝荣夕灭

6 促死促灭

7 凋零磨灭

8 亘古不灭

9 国亡种灭

10 怀刺漫灭

11 灰飞烟灭

12 浸微浸灭

13 前功尽灭

14 清净寂灭

15 全军覆灭

16 身名俱灭

17 声销迹灭

18 天地诛灭

19 天诛地灭

20 旋生旋灭

21 烟消火灭

22 烟销灰灭

23 永不磨灭

24 云飞烟灭

25 自生自灭

⑦1 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2 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3 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4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⑨1 救人救彻,救火救灭

3. 关于亡的四字成语

亡羊补牢、

唇亡齿寒、

歧路亡羊、

亡命之徒、

人琴俱亡、

名存实亡、

追亡逐北、

生死存亡、

自取灭亡、

家破人亡、

多歧亡羊、

救亡图存、

人亡政息、

臧谷亡羊、

亡国之音、

亡矢遗镞、

危急存亡之秋、

国破家亡、

亡国灭种、

三户亡秦、

齿亡舌存、

若存若亡、

危急存亡、

存亡继绝、

存亡绝续、

亡羊得牛、

亡戟得矛、

多藏厚亡、

亡羊之叹、

取乱侮亡

4. 什么什么及什么四字成语

有成语鞭不及腹、朝不及夕、猝不及防、防不及防、迫不及待、言不及义。

1、鞭不及腹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iān bù jí fù,意思是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译文: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

2、朝不及夕(zhāo bù jí xī),成语,作谓语;指生活极端贫困,形容情况危急。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七年》:“朝不及夕,何以待君?”

译文:生活极端贫困,如何对待你。

3、猝不及防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ù bù jí fáng,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译文:既然不点燃蜡烛,又不发声音,突然不及防范,突然相遇,这是先生犯鬼,这不是鬼犯先生。

4、防不及防(fáng bù jí fáng):指想到防备却已来不及防备。

出自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七回:“可见小人之伺君子,每于所忽,有防不及防者也。”

译文:可以看到小人等待君子犯错,每次疏忽,想到防备却已来不及防备。

5、迫不及待,读音是pò bù jí dài,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形容心情十分急切。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

译文:都是酒后的游戏,这个仙子迫不及待了。

5. 第三个字是灭的四字成语

秉公灭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柴毁灭性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

大义灭亲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反风灭火比喻施行德政。

覆宗灭祀宗:祖庙;祀:祭祀;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后。毁坏宗庙,断绝后代。

复宗灭祀宗:祖庙;祀:祭祀;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后。毁坏宗庙,断绝后代。

毁不灭性毁:旧指居丧过于哀痛。指不能过分悲伤而失去本性。

灰身灭智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毁形灭性损坏形体,消灭本性。

道灭虢: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途灭虢: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磨踵灭顶踵:脚后跟。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鲁莽灭裂鲁莽:粗鲁莽撞;灭裂:轻率。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卤莽灭裂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溺心灭质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灭口证人以毁灭口供。

韬光灭迹指隐藏自己行迹,不使外人得知。

韬形灭影指藏匿踪迹,不露于世。

亡国灭种国家灭亡,种族灭绝。指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瞎灯灭火灯不亮,火灭了。形容夜十分漆黑。

徇公灭私指尽忠于国家民众之事而弃置个人私利。

消声灭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以公灭私指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以义灭身灭身:牺牲生命。为追求道义而牺牲。

自取灭亡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6. 什么国什么义四字成语

没有 什么国什么义 的四字成语,国 在第二位的成语如下: 爱国如家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安国宁家 指治理国家。 保国安民 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蠹国害民 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富国安民 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富国强兵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祸国殃民 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经国大业 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经国之才 经:治理。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形容才能卓著。 举国若狂 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举国上下 指全国各方面的人。 举国一致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开国功臣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开国元老 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

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 开国元勋 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卖国求荣 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

倾国倾城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

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全国一盘棋 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

入国问俗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体国经野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

泛指治理国家。 亡国之音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 *** 的歌曲。

为国捐躯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小国寡民 国家小,人民少。 一国三公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

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忧国奉公 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忧国忘家 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忧国忧民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治国安民 治:治理;安:安定。

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安国富民 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败国丧家 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败国亡家 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病国殃民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 敌国通舟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

比喻众叛亲离。 敌国外患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蠹国病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残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耗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殃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黼国黻家 指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富国强兵 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

亦作“富国强兵”。 富国强民 指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

富国裕民 使国家和人民富裕。 护国佑民 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矫国革俗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矫国更俗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同“矫国革俗”。 巾国英雄 巾国:即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

指女子中的英雄。亦作“巾帼英雄”。

绝国殊俗 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

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开国承家 指建立邦国,继承封邑。

匡国济时 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立国安邦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

亦作“立业安邦”。 卖国求利 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

同“卖国求荣”。 破国亡家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杞国忧天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杞国之忧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辱国丧师 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辱国殄民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

同“辱国殃民”。 辱国殃民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

亦作“辱国殄民”。 亡国大夫 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亡国灭种 国家灭亡,种族灭绝。指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亡国破家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亡国之器 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亡国之社 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亡国之声 指 *** 的音乐。 为国为民 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误国殃民 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徇国忘身 徇:为国献身。

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移国动众 动摇国基及民心。

益国利民 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忧国爱民 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有国难投 有国家却不能回去。 治国安邦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爱国一家 热爱祖国,像一家人。

中外历史上有哪个国家是因为瘟疫而亡国灭种的?

蒙元灭宋和满清灭明,这是内部分裂的更替。蒙元建立那是唐之后,满族之前也是明的附属族,不满腐败自己建立。 再说,四大文明古国,强调的是文明,首先不是国家概念,国家是概念。那按照你的说法,只要换朝代,这就不是文明古国了。那全世界那个延续几千年?

就是亡国了,但还没有达到灭种,因为汉族人太多,不得已用汉家文化(儒家治国)来统治汉人,选取汉人来统治汉人。因为汉人不管你谁当主,只要安居乐业即可。但宋朝的百姓绝不是这样想的,所以自尽的多,至于名言,看看当今的骨头就明了。

文化传承,元灭宋,清灭明,我们还是学汉字,学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是他们被我们同化,我们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这也是我们中华长久不衰的秘诀。元灭宋就是亡国,实在想不明白那些鼓吹民族大融合的人是什么想法。你强大了灭掉别人,让别人认同你那叫融合,别人灭了你,无论如何,那都是亡国。只要是别人骑在你头上,没有了,那都是完蛋。

中国之传承,在于文明,不在于种族之统治。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党项、满洲,皆汉化,说汉语,读汉字,写汉书、尊孔孟,承秦汉,尊周礼。虽非汉族,皆系炎黄之血脉,。虽有蛮夷狄越之分,不能试之为异族。凡尊我中华文明者,与汉无异。

亡国灭种,比如古罗马国灭迦太基情形;五胡乱华时,胡族几乎将北方汉人,汉人种族屠剿一空,引发大规模汉人南渡情形;近现代西欧纳粹犹太人,以及东西欧之间斯拉夫民族互相,引发一族或多族数百万以上民众死亡;以上这些情形,不仅是统治实体被推翻,也包括民族成员生命被屠戳剥夺,被灭国民族文化被取缔辗灭。才可以称之为亡国灭种。中国自汉以后,极少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发展至现代,中国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精要,结合传承数千年仁德文化精神,在现代物质文明和以汉族为主体基础上,以绝对力量做到五十六个民族转向大中华民族共同转化典范。

大中华民族出现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广博灵话民族融合能力与亲和力。各民族平等发展(发展过程扶持力有偏向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不仅允许保留而且受到格外珍视扶持发展,各少数民族自治权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基础上得以充分保障,相比东西欧野蛮血腥民族战争,相比美国简单粗暴民族政策,中国民族政策实质上是一个家庭政策,家人相处共事共损益处理原则与方法,家庭成员当然也有矛盾,但在大家族(大中华民族),同家庭(大中国唯一国度中国),家人(各民族成员是父母兄弟姐妹关系,而不是象西方族与族对立),以家庭矛盾用家人方法进行调和协理,时长曰久,共同利益,共同心理价值,共同文化相互融合会自然产生,并产生:大势。建国70年,大中华民族已基本诞生,如果全体中国人自觉爱护不作内乱话,再过五十年中华必然千秋万代,茁壮成长。

站在当时的历史阶段,蒙古跟后金完完全全就是他国,不同的民族,而满洲虽然要全国剃头逆服,但其实还是汉化了,蒙古是有点例外,因为到现在为止,人家还是一个主权国家,只是国内版图还有其族群存在,所以你会发现国内说的历史很少提起元朝,基本都是简单介绍,不会深入剖析。元灭宋,清灭明我们不称亡国灭种,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前有汉武帝使漠北无王庭,后有五胡乱华使东亚这遍土地上的只有黄种人。

第二元灭宋,清灭明时,前朝出现了大量的判将,这些人为新朝建立汗马功劳,使新朝刚建立时不敢太得罪他们,元朝短短八十年。清朝时吴三桂是最好的范列。经过几代帝王才把吴三桂势力压下来。这期中满人也深深被中原文化和汉人所影响。第三,我们老祖先留下来那一套对国家管理的制度和提系大多被后朝引用并加以改进。就这样,肤色几千年没有变,老祖宗的文化得到延续,所以只能说朝代更迭,不算亡国灭种。抗日战争时期,前两种条件具备,但第三条不同(马关条约,二十一条,扶伪满以华制华)所以此时国家离亡国灭种不远,但在国人的反抗中,最终取得了历史上五胡乱华式的胜利,中国历史又得以延续。

中华文明的去向,关键是未来民族自我的定位,按现状不屑古学,华风底学渐不如古中华圈内异国,破旧立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会很方便以扩大科学为主体,实用地代替了我们定义文明中的人文思想领域方面的功能,可能在某日会以一个叫中华先进科学的文明所代替!推荐文化苦旅,余秋雨先生在这本书中所提到的文明的体量,元和清,即蒙古人和女,再从本质上来说,落后的奴隶制游牧民族,他们的文明体量(包括广度与深度)都是远远逊色于华夏文化主体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征服者也是被征服者,要么主动融入(北魏,元,清),要么被迫消亡(五胡,辽,金)。而埃及之于阿拉伯,印度之于雅利安则不然,从某种角度来看,以上两种情况似乎都是征服者文明体量要大于或近似等于被征服者的。因此印度文明快速消亡,中东地区战乱不断,最后弱者耗尽元气,埃及文明消亡。

华夏文明文化一直没有断绝,但是人种却不一样,今天的中国人只有父系基因大概百分之99是华夏族,母系基因大部分是小黑人种的变种棕色人,而蒙古人和满族人在基因上也是华夏基因和棕色人基因的混血,文化上又趋近于华夏文明,所以可以看作华夏文明一直延续了下来。

蒙古入侵,满清入侵确实使汉文化受到了打击,但这种打击是一种幸福的打击,宋朝时汉文化已经中毒很深了,由于蒙古文化和满族文化的加入,汉文化才涅盘重生,今天的汉文化就是个混血儿,今年的汉文化如此伟大,正是由于加入了蒙古和满族的基因,古代的议人不爱国,看见了外族就是投降,但到了清末时期,面对强大的外敌入侵,汉人誓死抵抗,扶清灭洋,8年抗战打垮日本,爱国者前仆后继,可歌可泣。

元清都是入侵者,只是为了统治需要使用了中国的文化而未使中华文化中断。所以我们是亡国未亡文化,但入侵者就是入侵者,就算是现在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也是入侵者,在当年就是靠屠刀杀进来的。

游牧文化入主中原都是中国疆域最广时期,所以想要守住疆土很难,只有打得出去又能收得回来才是硬道理,中国受佛家、儒家影响太大,都想安乐当过小诸候的政治家太多。

孔子说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我们是亡朝代而不是亡天下。元朝入住中原也是继承了自周公以来的天下观。他也是中国的朝代。元朝没有汉化可是清朝却是汉化的很彻底。什么崖山之后无华夏,大明之后无中华那基本就是笑话。代表我华夏的是文明和制度是思想而不是血统。日本人看不懂中国可是有的中国人却被人忽悠了。我认为要取代中华,日本文化不行,欧美文化也不行,因为中华文化有它先天的优越性,包容性。而不像其他文化,基本是排他的,独尊的中华文化不是。这个从民族的融合就能看出来,所以他会长长久久的存在。

这要庆幸中国大陆的地理优势,东南面海,西有屏障,只剩北面的游牧胡人会入侵,基本再远的外族文明都很难入侵,加之游牧民族的自身文化信仰完全给汉文化碾压,只能物理攻击,不能精神改造,进来只能入赘。该打?涯山之后无中国论?的脸!虽然蒙元满清曾经击败了汉民族,但没有灭亡以汉文化为主的文明,最后结果反而是他们被融入被同化了。如果一个国家,文字、语言、宗教被灭绝,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才能说文明中断,而这些在中国都没发生。文字从甲骨文慢慢衍变过来,各地方言中还留有古汉语的影子,信奉黄老道教,尊崇儒家文化,坚守的还是农耕文明。

因为中国文字最能表达心情!虽然语言各一,但文字文化都能认同。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族内传播。中央集权后。少数民族为了融入主流,所以汉文字文化都可以接受。伤害不了少数地方的基本利意。接受是生存。不接受是毁灭。

因为我们内心强大,人口众多,同化了,就觉得没有亡国亡种,清朝灭亡后,好多汉人不愿意剪辫子,其实汉族人最好统治,只要不动汉族人的地,有饭吃就可以了。所有朝代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各个民族至今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都是中国人。我们的文明传承是以汉文明为主体,同时吸收各种文明来成长和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是地球上唯一的文明型国家,别的国家都只是民族型国家。

也就是说我中华民族社会制度会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变化,但我中华民族的文明一直流传到现在。其实我们是一种文明,而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只有社会制度的区别。

中国明朝

被瘟疫灭亡的明朝

明万历年间,的赋役越来越重。随之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最后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

万历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同年,在太原府(治今太原)的太谷县、忻州、苛岚州及保德州都有大疫的记载。次年,疫情传至辽州(治今左权),再传至潞安府(治今长治),疫情进一步扩大。万历《山西通忘》卷26记载,潞安“是岁大疫,肿项善染,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吊”。患者表现为肿项,传染性极强。

万历十年鼠疫传到相邻的河北宣府(治今宣化)地区,这里是军卫密集的军事重镇。疫情发生时,“人肿颈,一二日即死,名大头瘟。起自西城,秋至本城,巷染户绝。冬传至北京,明年传南方。”此疫不仅造成怀来卫城中的人口大量死亡,并且传入北京。

北京周围地区,直到清末光绪年间当地人仍然能够回忆:“万历十年四月,京师疫。通州、东安亦疫。霸州、文安、大城、保定患大头瘟症死者枕藉,苦传染,虽至亲不敢问吊。”“大头瘟症”就是颈项肿大。在疫区,死亡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0%,如真定府(治今正定)县,“万历十年春夏大头瘟疫,民死者十分之四”,武强、栾城二县的记载相同。另外,来自各地方志的资料表明,鼠疫还传播到了山东及河南北部等地区。

从崇祯六年(1633年)开始,华北鼠疫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流行。这次爆发地点仍是山西。一条来自山西兴县的报告说:崇祯“七年八年,兴县盗贼杀伤人民,岁馑日甚。天行瘟疫,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朝发夕死”、“一家尽死孑遗”是对鼠疫发病迅速,病死率高特点的描述。崇祯十七年(1644年)秋天,鼠疫南传至潞安府,顺治十八年《潞安府志》卷15《纪事》记载这次疫情,“病者先于腋下股间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药饵。虽亲友不敢问吊,有阖门死绝无人收葬者”。

山西鼠疫也向周边省份传播。崇祯九年至十六年,榆林府和延安府属县相继发生大疫,如崇祯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同样,河北地区也深受鼠疫流行之害。崇祯十三年,顺德府(治今邢台)、河间府(治今河间)和大名府(治今大名)均有大疫,并且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瘟疫传染,人死八九”。崇祯十四年,疫情进一步发展。在大名府,“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死亡人口的比率相当高。广平、顺德、真定等府,类似的记载相当多。崇祯十四年七月,鼠疫再一次传入了北京城。

崇祯时人刘尚友追述北京城中的情况时说:“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赘肉隆起,数刻立死,谓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间又有呕血者,亦半日死,或一家数人并死。”“疙瘩”是对腺鼠疫患者的淋巴结肿大的称呼。崇祯十六年夏秋间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大约为40%甚至更多。

北京郊区的疫情也很严重。在通州,“崇祯十六年癸未七月大疫,名曰疙疽病,比屋传染,有阖家丧亡竟无收敛者”。昌平州的记载中称为“疙疽病”,而且“见则死,至有灭门者”。又如河间府景县,“崇祯十六年大疫,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

当时北京实际已是一座恐怖的疫城。如一份清代档案就提到崇祯十六年北京城的大疫情:“昨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抱阳生在《甲申朝事小计》卷6中提到崇祯十六年二月的北京城,“大疫,人鬼错杂。薄暮人屏不行。贸易者多得纸钱,置水投之,有声则钱,无声则纸。甚至白日成阵,墙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则痛哭咆哮,闻有声而逐有影”。死人太多,白天已可见城中处处鬼影,真令人毛骨悚然。

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卷78中说当时“京师内外城堞凡十五万四千有奇,京营兵疫,其精锐又太监选去,登陴诀羸弱五六万人,内阉数千人,守陴不充”。京营兵士在遭受鼠疫侵袭之后,元气大伤。以至于北京城墙上,平均每三个垛口才有一个羸弱的士兵守卫,怎么能抵挡李自成精锐之师的进攻。事实上,北京城是不攻而克的。

崇祯十六年,天津爆发肺鼠疫流行,上引同一份清代档案说:“上天降灾,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传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门逐户,无一保全。”……一人染疫,传及阖家,两月丧亡,至今转炽,城外遍地皆然,而城中尤甚,以致棺蒿充途,哀号满路”,一片悲惨凄惶。奇怪的是,李自成的军队转战南北,文献中不见这些人死于瘟疫的记载。

河南北部也是崇祯年间的鼠疫流行区,在汝州郏县、开封府的阳武、荥阳、通许、商水以及河南府、彰德府、归德府等地都有鼠疫流行的记载。如在阳武县,“瘟疫大作,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在荥阳县,“春大疫,民死不隔户,三月路无人行”。人口死亡也是相当惊人的。

据估计,明代万历和崇祯二次鼠疫大流行中,华北三省人口死亡总数至少达到了l000万人以上。由于鼠疫的流行与旱灾、蝗灾及战乱相伴随,所以,这一时期华北人口的死亡数应当更多。清兵顺利入主中原。乃是天意。

顺治元年(1644年),即清兵入关的次年,华北日趋风调雨顺,大范围的鼠疫流行也已熄灭。社会开始复苏,直到1661年迎来了康乾盛世。明亡清起,天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