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两用中,仁达天下是什么意思

2.和而不同执两用中论述了什么哲学原理

3.中庸之道的执两用中的具体内容

4.名实背离,相互掩饰

5.执两用中的“中”不是中间——读《曾国藩传》(1)

执两用中_执两用中过犹不及读后感

和而不同,执两用中阐述了矛盾分析方法。和是指有差别的统一,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同,是指无差别的绝对的同一。两是指万物皆有两端,是指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鲁莽与胆怯,就是两个极端;中是指中庸,比如在鲁莽与胆怯的中间就是勇敢。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执两用中,仁达天下是什么意思

“执两用中”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出自《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故办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只有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做到适当的程度,才能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这个最适当的程度就叫做“中”。若能恰到好处地掌握住适度,就叫做“执中”;偏离了这个度,就是失中。由于用适中的方法办事能符合实际而收到最佳的效果,所以“中”就含有合宜、正确之意;又因为用“执中”的方法处理人事是最公平合理的,所以“中”又含有中正、公正之意。当把“执中”的方法从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时,就叫做“中道”。

和而不同执两用中论述了什么哲学原理

一、和而不同,执两用中阐述了矛盾分析方法。二、和,是指有差别的统一,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同,是指无差别的绝对的同一。所以,西周史伯有句名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男女是和,男男,女女是同,男女结合能生育后代,男男或女女结合不能产生后代——不继。三、两,是指万物皆有两端,是指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鲁莽与胆怯,就是两个极端;中,是指中庸,比如在鲁莽与胆怯的中间就是勇敢。执两用中,是指抓住两个极端,也就是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即中庸方法。在例子中,我们既不能鲁莽,也不要胆怯,而是要勇敢。

中庸之道的执两用中的具体内容

和而不同乃中和之道,要懂得容纳不同观点,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执两用中乃用其中而顾两端,强调我们在与人处事上要顾大局,要有整体原则,至于如何做,就是要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

执两用中,是指抓住两个极端,也就是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即中庸方法。在例子中,我们既不能鲁莽,也不要胆怯,而是要勇敢。

扩展资料

和实生物中的“和”指的是和谐,和谐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从马克思的角度来说,指的是矛盾的平衡性,或者说各方面矛盾共同作用之下的平衡,所以和实生物其实是指斗争、矛盾在达到平衡之后的一种积极的状态。事物得以联系和发展,发展才能”生物“,所以才说”和实生物“。

而与之相反,相同的事务是不会产生矛盾与斗争的,而没有矛盾,事物就无法联系和发展(马克思的观点),无法发展就叫”不继“,所以说”同则不继“。综上所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强调了矛盾与斗争的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名实背离,相互掩饰

“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对孔子的中庸之道人们曾一度认为是“和稀泥”、折中主义,这是一种误解. 折中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则性.孔子的中庸之道则与此不同,“中庸”即中和,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这才是正确的中庸之道.

中庸强调矛盾的统一,体现了其包容性.在东西方文化相互冲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接受外国的一切东西,也不能闭关自守,拒绝外来事物,我们理应合理取舍,坚持自我之优秀,博众家之所长所长为我所用.中庸思想中“以分求一”,揭示了世界“多元”与“统一”的关系:世界发展的的宏观统一性,与各国发展的特异性,也正是体现了中庸思想的“和而不同”.

执两用中的“中”不是中间——读《曾国藩传》(1)

一分为二,执两用中:应该是一分为三,执两用中

中庸》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是为了推行孔子的“用中”,论述怎样才能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中庸是孔子的重要思想,最早出自《论语·雍也篇》。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一种道德。有时,孔子又用“中行”。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对学生论述了关于交友之道。孔子认为,如果不能与合乎中庸行为的人相交,也一定要和志向高远、积极进取的人和不同流俗、不干坏事的人相交。在有的地方,孔子又用“中和”来表达。笔者认为,中庸乃儒学最高的哲学范畴及方法论;“中行”为儒家最高的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中和”则是儒者最高的心性气质和思想境界。所以,概括地说,中庸是哲学思想,“中行”是行为准则,“中和”是心性境界。哲学统率其他,中庸包含了“中行”与“中和”。

中庸作为儒家的哲学思想,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孔子继承了《周易》的“一分为二”和《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在天与地,阴与阳的两端,增加了一个中间层次,即“天”与“地”中间有“人”;阴气阳气之中有“冲”气。人分男女,禀受阴阳二气。而冲气即是阴阳两气互相冲击、磨合而产生的中和之气,是人可以栖居其中的和合之气(今之言“空气”)。所以,人不能生存于纯“阳”之中,阳亢不活;也不能生存于纯“阴”之中,阴浊则亡,人只能在阴阳中和的冲气中生存。这就是中医阳亢阴虚、阴盛阳亏的理论基础;只有阴阳调和,人才能健康地生活。可见“中”对于人是何等重要!

笔者以为孔子的伟大之处,就是将《易经》的“太极分阴阳”(一分为二)和《老子》的“二生三”发展为“一分为三”,即两端之中有“中”的存在。同时,发展了《老子》的自然哲学,将其转化为人生哲学,提出以中庸为内省的人生观,以中庸为观物的方法论,进而将中庸扩展为人的行为准则和心性机制,这就是“执两用中”。执两,执其事物之两端,即引他端与此端合,或引两端与“中”合,使其不偏于一端,从而达到无过无不及,而用其“中”即中庸。换言之,人不可执于一端一极,必须是阴阳相和,刚柔相济,上下相合,动静相辅……但儒家似乎忽略了“二”(两端)并非对等,而是有主次之分。因为一分为三的“三”,即“中”,从来都是一个游离的存在,偏于阳则阳为主,偏于阴则阴为主;为主的一端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属阳或属阴,只不过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永远不可能是“半阴半阳”,那就是折中调和。

主从错位,本末倒置:意思如字面.主仆错位.本末倒置

多无相济,和而不同:

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孔子《论语·子路》篇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绝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把对“和”与“同”的不同态度作为判定“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有学问有道德的人,通达事理的人,只要求在不同见解中能互相尊重、吸收、融合,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随波逐流;而那些没有学问、缺乏道德的人,总是与世浮沉,盲目趋同,甚至同流合污,虽共同谋事却各怀异心。

这是一句极富哲理的话,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含义十分深刻。和与同是一对哲学范畴,最能体现中国古代辩证思想和政治智慧。和是丰富多样,同是千篇一律;和是相辅相成,同是相互重复;和是辩证法,同是形而上学。“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给古代的政治家们提供了一套治理国家的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而不同”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它准确地表述了世界的“多样统一”,认为事物总是在千差万别中协调发展,所以在对待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始终把“和谐”作为尺度。比方说,多种植物共生一处,以不同的物种组成“群落”,相互协调而共生共荣,显得生机勃勃。诚如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的演讲中所言:“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

譬如,用“和而不同”思想观察处理国际关系和矛盾,指导我们的外交政策,就是和世界各国求同存异,互通有无,共同发展,不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用“和而不同”思想处理人际关系,就要“与人为善”,勇于听取不同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携手进步;用“和而不同”思想来指导政府决策,有利于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防止决策的重大失误。

相反,“小人同而不和”,即随声附和,朋比为奸,貌和神离,同床异梦。在分辨“和”与“同”的问题上,晏婴的见解最为独到且深刻。有一次齐侯出猎归来,指着前来接驾的臣子梁丘据对晏婴说:“这个梁丘据与我相处得最和谐。”晏婴不以为然地反驳说:“他与你只不过相同而已,哪里谈得上和谐?”齐侯很纳闷:“和与同还有区别吗?”晏婴说:“和,如羹焉。”意思是说像厨师煮肉汤,把各种原料和作料加在一起,施以薪火,过则泄之,不及则济之,才能烹调出淳美大羹之味,他又把和比作音乐,五声六律,刚柔清浊,疾之徐之,抑之扬之,才能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同则相反,“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

即以今日而言,我们有的领导干部,搞不清“和”与“同”的区别,对“和谐”还存在着一些误解。他们片面认为,“和谐”即是“同一”,如果稍有不同、稍有分歧,就认为是“不和谐”。因而,在贯彻上级精神时,他们习惯于“照本宣科”,照抄照搬,不敢发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则习惯于“一言堂”,粉饰矛盾,掩盖问题,自以为是,闻过则怒,容不得相左意见。于是,在他周围,就必然会有一帮“同而不和”的小人,肉麻的奉承之语此起彼伏,无原则的附和之声不绝于耳。他们看似表面同声一气、高度统一,实则勾心斗角,各怀异志,终日明争暗斗,不仅严重影响工作,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辩证唯物论认为,一致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一致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谐社会并非没有差别,而是“和而不同”;和谐社会也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有效缓解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元经济和谐共存的社会。我们要建设好和谐社会,就要坚持“和而不同”思想,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不同意见的表达,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自由,又有纪律;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良好局面,进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读《曾国藩传》,觉得对中庸之道有了一些感悟。

“天下之道,非两不立”,其实就是辩证法,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事物因为相反的两端而存在,阴与阳、柔与刚、大与小等等都是既相互矛盾又互相依存,如果一端不存在了,另一端也就没有了。

“执两用中”的中不是指中间的意思,而是不偏不倚的一种动态平衡,是一种合乎时宜的状态,是由对立两端融合而产生的第三种新事物,比如昼与夜合起来是一天,时间与空间组成了宇宙,不要偏向一极端,而是要合乎时宜的去运用这种哲学思想。

有人觉得曾国藩写字、为学、做事的风格一直在变,时刚时柔。也都找了一些原因,或兴趣更替,或受了挫折,孰不知,曾国藩的变其实是一种不变,虽然在很多事情上都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其实都是在具体环境与形势中,采取的最合乎时宜的方法,都体现了他“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

所以中庸绝不是让人做“好好先生”,而是在对立的两端找合乎时宜的点,这个点看着也许是极端,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反而是最适宜的。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