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不用的成语

备而不用_备而不用是什么意思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出处: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出自《南史.列传.卷六十一》。

释义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意思是宁愿准备好到时候而用不上,也不能用的时候却没有准备。

拓展:《南史》

《南史》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南史》起于公元420年,终于公元589年,记述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宋、齐、梁、陈四书的删并本,作者突出门阀士族的地位,常将《列传》中不同朝代的—姓一族人物集为一编,如—家数世历仕各朝的,—概列入家传。

以致顾此失彼,犹如世家大族的家谱。该书删繁就简,虽有失当之处,但文字简洁易读,并增入四书以外的材料,还是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的。

内容简介

《南史》有本纪十卷,分为《宋本纪》、《齐本纪》、《梁本纪》、《陈本纪》。宋自永初元年(420)刘裕称帝建国至升明三年(479)宋顺帝被废黜,齐代宋为止,历八代皇帝,共五十九年,史称刘宋。

齐,历史上又称南齐,自建元元年(479)萧道成废宋建国至中兴二年(502)齐和帝被废,梁取代齐为止,历七代皇帝,共二十三年。梁自天监元年(502)萧衍代齐至太平二年(557)梁敬帝被废,陈代梁为止,历三代皇帝,五十六年。

陈自永定元年(557)陈霸先称帝建国至祯明三年(589)隋大军南渡长江,攻下建康,陈后主被俘,陈朝灭亡为止,历五代皇帝,共三十二年。《宋本纪》、《齐本纪》、《梁本纪》、《陈本纪》分别以各朝的每代皇帝为中心,概括叙述了每朝代各个时期的大事。

形容不用的成语

死而不僵即使死了也不僵硬。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虽然望着,却没看见;虽然听着,却没听到。形容不关心,不注意。

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死而不朽指身虽死而声名、事业长存。

思而不学则殆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食而不知其味东西吃下去,却不知道它的味道。比喻读书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识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三过家门而不入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三过其门而不入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时祀尽敬,而不祈喜祀:祭祀;祈:向神求祷。按四时去祭祀钦敬,并没有求来好事。形容祈求诸神鬼也无济于事。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比喻失去主导或羽翼,就办不成事情了。

师心而不蹈迹师:效法;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恬而不怪恬:安然。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觉得奇怪。

泰而不骄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危而不持持:扶助,支持。国有危急之事,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

威而不猛有威仪而不凶猛。

为而不恃为:做;恃:倚仗。做了好事而不自认为有功。

无往而不胜往:到。无论到哪儿都能取得胜利。形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取得胜利。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习而不察习:习惯。指常见之事,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

笑而不答只是微笑着,不作正面回答。

虚而不淈淈:穷竭。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

谑而不虐谑:开玩笑。开玩笑而不使人难堪。

系而不食系:结。光挂着却不吃。指中看不中吃的东西。

秀而不实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从不厌倦。

引而不发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

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

有所恃而不恐恃:倚仗;恐:害怕。有所倚仗而不害怕。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就不能流传很远。

周而不比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执而不化指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包而不办包:包揽。把事情包揽下来却不办理。

比而不党比:亲近;党:偏私。亲近而不偏私。

博而不精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避而不谈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备而不用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倡而不和倡:同“唱”。和:响应。领唱无人应和。形容有人领导,但无人响应的冷清局面。

脆而不坚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存而不论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存而不议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出污泥而不染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道而不径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掇而不跂掇:拾取;跂:抬起脚后跟站着。就近拾取,不必踮起脚跟企盼远处的。

淡而不厌比喻既不热心也不厌弃。

富而不骄富:富有;骄:骄傲。指很富有但不趾高气扬。

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浮而不实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高而不危身居高位而没有倾复的危险。

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敢怨而不敢言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和而不唱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

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诲而不倦诲:教诲,教导;倦:厌烦,疲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烦。

华而不实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货而不售想卖却卖不出去。货:卖。

和而不同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何乐而不为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久而不匮匮:缺乏。指物资储蓄充足,在很长时间内不缺乏供应。

久而不闻其香在有香草的房子里呆久了,就闻不着香草的香味了。比喻处在某个环境中的时间长了,对周围一切都觉得很平常。

讥而不征讥:稽查,查看;征:征税。指在关卡、市场等处只稽查而不征税。

谲而不正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几而不征几:稽查,查看;征:征税。指在关卡、市场等处只稽查而不征税。

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可望而不可及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可一而不可再只可做一次而不可再做。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迷而不反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迷而不返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秘而不露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忙而不乱在繁忙的工作中或紧急情况下,有条有理,毫不慌乱。

磨而不磷磨了以后不变薄。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磨而不磷,湼而不缁谓极坚之物,磨也磨不薄;极白之物,染也染不黑。比喻不受环境影响,经得起考验。 亦省作“ 磨不磷,湼不缁 ”。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秘而不宣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没而不朽没:同“殁”,死。指人的身体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

苗而不秀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殁而不朽殁:死。人虽然死了,名声或事业长存。

秘而不泄泄:泄漏。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密而不宣宣:公开。保守秘密,不肯公开宣布

秘而不言严守秘密,不肯吐露。同“秘而不露”。

满而不溢器物已满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资财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于节制守度。

廉而不刿廉:廉洁;刿:割伤,刺伤。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劳而不获获:收获。付出了劳动,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

乐而不荒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同“乐而不*”。

老而不死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老而不死是为贼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乐而不*快乐而不过分。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

劳而不怨劳:劳苦,劳累。虽然很辛苦、很劳累,却没有怨言。形容孝子精心侍奉父母。也指当政者使民勤劳而民无埋怨。

乐而不厌喜爱而不厌倦。

涅而不渝涅:黑泥;渝:改变。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涅而不缁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涅而不淄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同“涅而不缁”。

泥而不滓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通“涅”。染黑。滓,通“缁”。黑色。

之外,存而不论:指上下和东西南北,泛指天下;存:保留;论: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群而不党群:合群。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羣而不党和以处众而不阿私。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党,助也。君子虽众,不相私助,义之与比。” 朱熹 集注:“和以处众曰羣,然无阿比之意,故不党。”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柔而不犯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芝:通“芷”,香草;兰:香草。好像进入满是香草的房间,闻久了就不能闻出香味。比喻在某种环境里呆久了,习以为常。

施而不费施: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死而不悔就是死了也心甘。

食而不化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质而不俚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遵而不失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违失。

直而不肆直:正直;肆:放肆。虽然耿直却不放肆。

直而不挺指作事按正直之道而行,但有变通。

置而不问

质而不野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

知而不言明明知道而不说。

知而不争争:争辩。了解是非却不据理力争。形容不坚持原则。

知二五而不知十知道两个五是多少,却不知十是什么意思。比喻看问题片面孤立。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这样,如此。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知一而不知二知道一是什么,却不知道二是怎么回事。形容了解事物不够全面。

自知而不自见自知:有自知之明;自见:自我显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炫耀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这样。只知道是这样,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形容只了解表面现象,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或事情的根底。

罢黜百家: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备而不用: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不卜可知:卜:占卜,预料。不用占卜就能知道。指不必预测就能知道。

不待蓍蔡:蓍蔡:同“蓍龟”,指卜筮。不用占卜就能知道吉凶。比喻事理极明显。

不待蓍龟:蓍龟:古时卜筮,用蓍草和龟甲,以卜吉凶。不用占卜就能决定。比喻事情是明摆着的,非常清楚。

不攻自拔:拔:攻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

不令而信:令:命令;信:信服。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

不请自来:不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

不设城府:城府:比喻心机。对人处事不用心机,诚恳坦率。

不言而明:明:明了。不用解释,就已经明白了。

不言而信: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不言而谕: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药而愈: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