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夏和蒙古最终之战,为什么全军覆没?

2.全军覆没下一句是什么

3.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

4.为什么北洋舰队最后全军覆没?

5.西夏和蒙古的最终之战,为什么会全军覆没?难道蒙古就这么强吗?

6.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哪一战役中

7.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

全军覆没_德械师为什么全军覆没

因为在浑河之战中,戚家军将领指挥不利,陈策等人不及时撤退,反而轻任下级的自杀式怒战,以及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错误的浑河分兵战术安排,所以在浑河之战中全军覆没。

明末明军与清军的浑河之战,是戚继光侄子统领带着火器的戚家军和四川白杆兵共一万人,和清军三万铁骑进行的一场大血战。

可是戚继光离开之后的戚家军,在组织与训练方面已不复往日的荣光,而唯一能倚仗的热兵器也在满洲骑士面前黯然失色。戚家军先以火器远程打击,杀伤无数。火药用尽再近身肉搏,与后金军激战到入夜,打的八旗军竟然出现了逃兵。

但此时后金援兵赶到,而戚家军旁边的两万关东明军却见死不救,坐视同胞力战而亡,总兵童仲揆战死、总兵张明世战死、总兵戚金战死,都司袁见龙、邓启龙等120余名将领皆力战殉国,戚家军全军覆没。

扩展资料

历史评价:

1、尤其是秦良玉所派川东土司兵面对数倍强敌的壮烈表现,极其令人敬仰。后来的兵部尚书张鹤鸣曾经评说此战:"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柱、酉阳二土司功”。其他明军也大多都英勇刚烈,为人所不齿的贪生怕死者少之又少。

2、这场惊天动地之战,也引起当时朝鲜人的极大观注,时任满浦佥使的郑忠信向李朝报告中说“虏中言守城之善莫如清河,野战之壮莫如黑山(即浑河)《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后来也赞道“虏之死伤亦相当,虏至今胆寒”。

西夏和蒙古最终之战,为什么全军覆没?

在大渡河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的原因:

1、在离开天京后,石达开就带着部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一下子想攻取江浙地区,一下子想攻打两广地区,一下子想建立巴蜀根据地。就这样,石达开没有目的率部队颠沛流离,这就给了清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2、在大渡河河边的时候,他的小妾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石达开一下子就儿女情长了,在军营里抱着儿子,做起了一个慈父,而导致了错过了渡过大渡河的最后时间。

扩展资料:

石开达出走西南全军覆没的始末

石达开在安徽举兵靖难,上书天王,请杀北王以平民愤,天王见全体军民都支持石达开,遂下诏诛韦。11月,石达开奉诏回京,被军民尊为“义王”,合朝同举“提理政务”。

他不计私怨,追究责任时只惩首恶,不咎部属,连北王亲族都得到保护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来。在石达开的部署下,太平军稳守要隘,伺机反攻,陈玉成、石镇吉、李秀成、杨辅清等后起之秀开始走上一线,独当一面,内讧造成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扭转

。但天王见石达开深得人心,心生疑忌,将自己的两个哥哥封王,对石达开百般牵制,甚至意图加害。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不得已于1857年5月避祸离京,前往安庆。

1857年9月,天王迫于形势的恶化遣使持“义王”金牌请石达开回京,石达开上奏天王,表示无意回京,但会调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将领回援,并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天国作战。

此后,石达开前往江西救援被困的临江、吉安,拥戴他的安徽太平军将领大都留守安徽。因没有水师,无法渡过赣江,救援行动失败,石达开又于次年进军浙江,并联合国宗杨辅清进军福建,欲开辟浙闽根据地,与天京根据地连成一体。

浙江是江浙皖清军的主要饷源,为阻止石达开攻浙,清廷急调各路兵马增援,最终不得不命丁忧在籍的曾国藩重任湘军统帅,领兵入浙。

太平军在浙江取得许多胜利,但江西建昌、抚州失守后,入浙部队失去了后方,为免四面受敌,石达开决定放弃攻浙,撤往福建,后又转战到江西。

石达开建立浙闽根据地的努力虽因内外矛盾以失败告终,却牵制了大量清军,为太平军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是冬,石达开经与部将会商,决定进攻湖南,取上游之势,再下趋湖北,配合安徽太平军作战,并伺机分兵入川。

1859年春,石达开自江西起兵入湘,发动 “宝庆会战”。彼时湘军正分兵三路进攻安庆,闻石达开长驱直入湖南腹地,军心全线动摇,只得将因势利导,全力援湘。面对湘军的重兵驰援,石达开孤军作战,未能攻克宝庆,被迫退入广西休整。

1861年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经湖北入川,自此,为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据地,石达开转战川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终于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江,突破长江防线。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此时太平军据骆秉章奏稿有三四万人。

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日后,在大渡河东线防御的清兵来到对岸,太平军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陷入绝境。

南字营都司王松林到太平军营谈判,石达开决心舍命以全三军。其中,石部三千人被王松林收编,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驻扎大树堡。后来,两千人中有七百人过河,遣散或被杀。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夜袭大树堡剩余一千多人,除三百老幼存活外,全部被杀。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而后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石达开受刑时,被割几千刀,他从始至终默然无声。

石达开的凛然正气和坚强意志使清军官兵感到震惊,四川布政使刘蓉敬佩的说他“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是丑类之最悍者。”

百度百科--石达开

全军覆没下一句是什么

西夏和蒙古最终之战,为什么全军覆没?

金国的百万铁骑尚且被蒙古大军锤的连头毛驴都不剩,西夏打不赢也是正常结果。说到成吉思汗和蒙古骑兵,不管你对他们有没有偏见,也必须要承认一点:那一代蒙古人确实很会打仗,也很有战略眼光。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当年,成吉思汗就制定了一个蛇吞象的灭掉人口超过5000万,兵力超过100万的金国。可众所周知,蒙古一共才70万人,兵力也不过区区15万。这几十倍的人口差距,怎么可能吞掉金国呢?这种问题难不倒成吉思汗,因为蒙古人在几百年前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驯养牧羊犬帮助牧民放牧,一个牧民带领十几只牧羊犬就可以控制几百头规模的羊群。只要先找到足够多的牧羊犬,慢慢的吃掉金国这个大羊群,不是白日做梦。

那么,第一支牧羊犬在哪里呢?很显然,当时实力最弱的西夏就是最合适的目标。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西夏的实力只是相对来说最弱,蒙古要灭夏,成吉思汗也必须要花点心思琢磨出对手的弱点才行。为此,他精心研究了西夏军的特点,把西夏军队的兵力情况、战术打法、将领实力,以及西夏皇室的矛盾都摸得一清二楚。可以说是知根知底,完全就是针对西夏军队的弱点布置的战术。

而反观西夏方面呢?除了知道蒙古人有个叫成吉思汗的大汗上台,刚刚灭了自己的北部屏障克烈部以外,对蒙古是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蒙古军队的优势和弱点。

于是在1205年,就在这种蒙古人已经摸透了西夏人,而西夏人完全不清楚蒙古人的背景下,双方展开了第一次大战。当时的蒙古军有三万人,由成吉思汗的四儿子拖雷率领。西夏军有十万,由西夏将领阿沙敢不率领。本来蒙古军兵力居于劣势,但是拖雷由于在指挥这次大决战之前就了解西夏军队的打法。因此两军一交手,兵力占优的西夏军就被打蒙圈了。最后,蒙古军以少胜多,重创了阿沙敢不的十万西夏大军,把西夏北部地区的财富横扫一空。有了这次成功的摸底突袭,蒙古人对西夏军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两年后,成吉思汗趁西夏内讧之际(夏襄宗篡位),发动了第二次征夏之战,以五万大军进攻西夏的西北部重镇斡罗孩城。

不过由于西夏人吸取了上次的惨败教训,也针对蒙军的特点做了一些战术性的优化。所以成吉思汗的第二次侵夏战争,最终以粮草吃尽而退兵。事后,成吉思汗做了反省,他认为西夏毕竟也是个强国,想要一灭夏并不现实。于是他转变思路,先解决西夏西部的高昌回鹘,铲断西夏与西域诸部落的联系,彻底把西夏孤立起来。1209年,蒙古灭高昌回鹘。不久后,蒙古第三次征夏战争爆发。蒙古军这一次由河西地区入侵,迂回攻击西夏的腹地。而主力则从北面南下,把西夏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数万人马被歼灭,连大将高逸也被俘虏。

随后,蒙古军直逼克夷门,攻打西夏首都中兴府的最后一道防线。西夏大将嵬名令公统领五万西夏军在克夷门迎战。由于克夷门地势非常险峻,蒙夏僵持两个月,蒙古军不得而胜。但是过长的僵持时间导致夏军上下出现了松懈心理(中间还打赢了一次),被蒙古军抓住他们急于求胜的心理,在克夷门外设伏以待,一战将夏军全歼。随即,蒙军进而围困中兴府,夏襄宗亲自登城激励将士坚守。蒙军久攻不克,便在秋季时分引黄河水灌中兴城。眼看城池要被攻破,夏襄宗急忙派使者向金国求援,金国大臣听说消息后,便请求皇帝发兵救援夏国,内外夹击蒙古。但当时的金国皇帝是愚蠢的卫绍王完颜永济,他说蒙古和西夏狗咬狗,正是我国之福啊,我们为什么要发兵救西夏?

夏襄宗在城内等援军,怎么都等不来,眼看中兴城要被黄河水淹没,便无可奈何的派人向成吉思汗请降。当时成吉思汗也很尴尬,由于黄河水倒灌进了蒙军大营,导致蒙军也被淹了,他便接受了夏襄宗的请降。表示不要西夏的土地,只要求西夏赔款,并答应“附蒙伐金”,一起打金国即可。夏襄宗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得暂且答应,并陪嫁了女儿到蒙古联姻。就这样,蒙古人找到了第一只替自己放羊的牧羊犬。有了西夏的帮忙,1211年,蒙古正式对金朝这个巨无霸开战。值得一提的是,先跟金国翻脸的还不是成吉思汗,而是西夏。

公元1210年,夏襄宗以金国的拒绝出兵救援西夏为由,断绝了西夏与金国维持了86年的宗主关系,兴兵十万攻金国的葭州。第二年,蒙古以15万大军伐金。当时的金国皇帝完颜永济完全搞不清楚蒙古军的突击方向,也搞不清楚蒙古军的战略意图。几十万金军在他这种昏君的指挥下,被蒙古军打的团团转。而蒙古方面的目标则非常清晰金国乃庞然大物,一战必然无法灭金,蒙古军必须取游动作战,不与金军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只求尽量争取歼灭金军的有生力量,对金国百姓造成恐慌心理。由于金军的主力被蒙古军像遛,耍的团团转,因而金军的多处城防要塞都兵力不足,无法跟蒙古军的主力对抗。很多守城的金军见蒙古军势大,便开城投降,沦为了蒙古的半奴隶化军队“伪军”。

金国被蒙古西夏联军这么打了三年后,力不从心,再加上金宣宗完颜(靠篡位上台的皇帝)也是个罕见的奇葩昏君。在他的主张下,金国主动放弃中都北京,举国南渡黄河,试图以河水来抵御如狼似虎的蒙古人。蒙古在金军主力南移后,迅速攻占金军在东北的老家,并进入关内,在中原北部一带开始经营。当时的中原有非常多的汉人工匠,金人主动跑了,这些工匠便臣服于了蒙古。在这帮工匠的协助下,蒙古在短短几年时间,便从一支只有轻骑兵的草台班子军队,进化成了拥有轻重骑兵、工程兵、步兵和攻城器的先进混编军队。如果按照这个发展速度,蒙古灭掉金国,指日可待。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个突发,影响了蒙古灭金的进程,这个就是花剌子模虐杀蒙古商队。

为了给商队报仇(当然是借口了)。蒙古军队的主力西征,只留下一万蒙古军和十几万金国伪军镇守蒙古老家。蒙古大军西征之前,成吉思汗因为西夏拒绝协助他进行西征(也是借口,主要是怕蒙古大军西征后,西夏和金国联合),对西夏进行了第四次征讨。这一次伐夏之战,由于西夏不敢抵抗,因而蒙古军直接就杀到了西夏国都中兴府,当时的西夏国主夏神宗害怕(夏神宗也是个靠篡位上台的昏君),便弃城逃到西凉府,只留下太子李德旺独守中兴城。李德旺紧急派使者求饶,表示西夏一定会臣服于蒙古。成吉思汗见目的达到,便卖了李德旺一个面子,撤军回师。夏神宗见蒙军走了,才返回国都。

回朝之后的夏神宗认为西夏“附蒙攻金”并没有捞到好处,还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便决定改变策略,与金国缓和关系,主动要求议和,恢复边地互市,但是遭到金国拒绝。比较搞笑的是,奇葩昏君金宣宗认为西夏协助蒙古打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不与西夏议和就算了,反而还授意西北金军趁机攻夏,蚕食西夏领土。

结果这就导致蒙古西征期间,原本是西夏和金国联合反攻蒙古的大好时机,就这么白白的错失了。金宣宗分兵攻南宋和西夏,南宋和西夏则联合抗金。手里只有一万蒙古军的蒙古留守统帅木华黎简直要笑死了。这要是都不能一举铲除西夏和金国,都对不起老天爷的一片好意啊!

七年后,成吉思汗西征大胜而归,以西夏拒绝征兵以及故意不纳质子(人质)为由,兵分两路出击,试图一举消灭西夏。当时,西夏的国主又一次换人了,原本的国主夏神宗因为民怨沸腾,加之成吉思汗对他不满意,逼他退位,他便传位给了太子李德旺。李德旺这个人比他父亲强,他认为联蒙伐金是绝对错误的,便派人与金议和,夏金约为兄弟之国,互相支援。不过,金夏原本是君臣关系,此时金国愿意自降身份跟西夏结为兄弟之国,这说明金国此时混的也不咋滴。两个穷途末路的国家联合,必然也是没卵用了,他们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趁冬天黄河结冰期出兵西夏,仅用10个月就攻陷河西各地,向东进军并围住西夏重镇灵州城,彻底切断西夏东西部联系的同时,扼住了西夏首都兴庆府向南的撤退通道,使西夏朝廷无路可退。当时的夏献宗李德旺直接被吓死了。皇位传给了末帝李。末帝李见无路可退,便决心起倾国之力准备在中兴府和西平府一带与蒙古军决一死战。这一战,蒙古军10万,夏军30万,双方的士气都很高。(蒙古军刚刚西征得胜而归,士气自然高涨;西夏军因为不想灭国,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与蒙古军决战)战役正式开始前,西夏军在都城中兴府和南部重镇西平府各驻守十万大军,两府之间的野外再留十万大军。蒙古军见西夏军严阵以待,便与西夏军隔黄河对峙,双方谁也不敢先动手。

但是由于蒙古底子厚,耗得起,西夏当时日落西山,耗不起。因而蒙古便利用西夏军急于求胜的心理,祭出“围点打援”战术:首先围困西平府,意要攻城,以刺激中兴府的西夏军队与自己决战,继而又在西夏军队赶往救援西平府的路上,部署大量弓箭手,射杀前进缓慢的西夏步兵和重骑兵。紧接着,最高明的一招来了:蒙古军并不射杀所有的西夏增援部队,而是有意让部分残兵进入西平城。等增援部队进城后,蒙古军再进兵围城,在城外放火。这样不但城内守军不敢贸然出城迎战,城外的西夏援军也进不去。更重要的是,进入城内的军队基本已经接近溃败状态,不仅没有带重武器,也没有携带补给和药品。他们进城,不仅起不到增援的作用,反而还加大了城内的负担。

城外的援军见无法增援,便只能仓皇逃回中兴府,而西平城内的西夏军却已积攒了十几万部队。这些人在城内只能是等死,于是在守将李德任(西夏太子)的率领下,十几万夏军开城突围,决心与蒙古军奋死一搏。然而成吉思汗早已料到这种结局,令几万弓箭手封死了各个城门。夏军的每次突击都被蒙古军如大雨一般的弓箭射退。最终,夏军士气崩溃,十几万主力仅留残兵数万,而蒙古军伤亡还不到一万。攻克灵州后,成吉思汗没理会中兴府的夏军残余势力,而是亲自率军突袭金国,在关中地区横扫一通,杜绝金国增援西夏。五个月后,蒙古主力回师中兴府,成吉思汗派人去中兴城内招降,但西夏方面拒绝投降。

又过了一个月,中兴府内粮食绝尽,军心士气崩溃。当时又恰巧遭遇地震,中兴府内的房屋倒塌,瘟疫横行。夏末帝认为抵抗不下去,便无奈投降。当年七月,成吉思汗死,末帝投降。成吉思汗死前曾留遗嘱,要求灭了党项人。窝阔台继位后,秉承成吉思汗的意思,打算中兴府。但察罕力谏而止,于是蒙古军最终只是了西夏皇室,没有屠城。自此,持续了21年的蒙夏战争以西夏的灭国而结束。七年后,金国灭亡。中原大部分地区遂归顺了蒙古,只剩下一个战战兢兢的南宋还在坚持抵抗。最后做一个总结:蒙古军队的厉害之处其实不在于他们的骑射本领,因为要论骑射,西夏和金国也不差。蒙古军真正能吊打党项人和女的地方,是他们的战术和战略。

蒙古军的战术一般分五步:

第一步是利用地形迷惑对手,让对手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势感;

第二步是诱敌深入,诱导对手,让对手以为可以一战而克敌;

第三步是利用对手的速战心理,将其引入早已设好的包围圈;

第四步是以骑兵突袭,包抄侧翼,切断对手的所有后退之路;

第五步是反复袭扰,绝不跟对手近战,用时间慢慢拖垮对手。蒙古军用这种战术先打西夏,再打金国,包括打后来的西辽、花剌子模,都是如此。可谓是百试不爽。

再说战略。蒙古军的战略也有五个特点:

第一、绝不漏过对手的任何弱点,坚决以自己的强项攻对手的劣处;

第二、绝不打肉搏战,坚决使用运动战,并以运动战消耗对手锐气;

第三、绝不心慈手软,以的方式瓦解对手的心理,战迫使对手主动投降;

第四、最大限度利用降兵降将,让这帮人打先锋,避免蒙古精锐的无谓损失;

第五、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开战后便抢占战略要地,将敌军分割后逐个击破。

元末明初时,蒙古军的骑射本领其实并没有退化,但是战略眼光退化的厉害,可以说是毫无战略眼光可言。这也是为什么元朝会被明朝赶回草原的原因之一。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片甲不留。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敌人都没有了,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形容全部被消灭了。

“片甲不留”出自 清朝钱彩《说岳全传》第23回:“为足的在此扎营,意欲等候番兵来,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为什么北洋舰队最后全军覆没?

在明朝末期,明朝与清军的最后决战,之所以是明朝全军覆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1、统治者求胜心切;2、将领指挥不当;3、明朝大军士气弱、将士贪生怕死

1、统治者求胜心切

首先,其实自古以来,打仗的时候就是?急不得?的,但是有些统治者本身性格急躁,所以会盲目地催促大军进攻,而明朝与清军的决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统治者的催促。

当时,洪承畴手握十三万大军,其实实力根本不输给清军,但是行军打仗是需要智慧和安排的,可崇祯皇帝当时担心清军攻上门,所以一直在催促洪承畴进攻,洪承畴无可奈何之下,只能下令猛攻,但是接二连三被清军打败,这或许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吧。

2、将领指挥不当

其次,史料记载都说是洪承畴战败了,殊不知洪承畴这个将领,在军队中说话并不是很管用,当时洪承畴大军中有位大臣坐镇,那便是监军张若鳞,张若鳞本身是没有多少军事才能的,但是偏偏要插手打仗的事情,而且还在军中说一不二,导致将士们都是听从张若鳞的指挥,洪承畴基本上是说不上话的,所以战败其实也应该怪张若鳞无才无能,而不是怪罪到洪承畴头上。

3、明朝大军士气弱、将士贪生怕死

最后,打仗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士气和勇气,但是明朝大军虽然有十三万将士,只是长期不打仗,导致他们都没有什么信心,而且个个都是舒服日子过惯了的,在战场上不仅仅畏手畏脚,而且还贪生怕死,反倒是清军十分勇猛,又骁勇善战,明朝大军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才会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西夏和蒙古的最终之战,为什么会全军覆没?难道蒙古就这么强吗?

李鸿章自1888年建立北洋舰队以来,北洋舰队拥有舰船50余艘,官兵4000余人,雄居,世界第九大舰队,成为大清帝国的骄傲。但为什么强大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一再击败,最后全军覆没呢?

北洋舰队

第一,实力不济。虽然北洋水师成立时,号称,世界第九大舰队,实力要高于日本。但日本经过几年飞速发展,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舰队的实力已然超过北洋舰队。?

北洋舰队

第二,清的贪污腐败,内斗激烈。甲午战争时,正值慈禧太后60大寿,清甚至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

慈禧太后

自古打仗,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而北洋舰队连军饷和武器装备都不全。此时主管户部的翁同和,因为与李鸿章有仇,多次消减海军军费,为政治斗争,弃国家重器于不顾。

第三,武器装备落后。日本为发展海军,积极用新式装备,新式火药和先进技术。甲午战争时,日本舰队的火炮射速,炮弹威力,军舰航速均优于北洋舰队。而北洋舰队因为贪污腐败,甚至有的炮弹里填的是沙子,不是。

北洋舰队海战

第四,人员士气低迷,外行指挥内行。甲午海战中,虽然涌现了如邓世昌等优秀的爱国将领。但北洋舰队中,普遍士气低迷,士无斗志。

而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虽然自杀殉国,颇有气节。但他出身陆军,并非海军将领,指挥中低级失误连连。甚至在日本舰队围攻威海卫基地时,不允许军舰出战,使得北洋舰队只能自沉,令人扼腕叹息。?

丁汝昌

第五,制度落后。北洋舰队,仍然充斥着大量封建旧式做派,作战过程中,低级失误频繁,误失战机。而日本舰队完全西化,全面向西方列强学习,作战指挥更加契合战时要求,更胜北洋舰队一筹。?

北洋舰队军舰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哪一战役中

蒙古人在当时可是打下了号称已知的半个地球,一个小小的西夏又算什么?主要是金、夏和宋打仗像和臭棋篓子下旗越下越臭一样,自以多自己很厉害,日本也吃了这亏以拿着三八枪走着走着就占了东三省样,认为陆军不用装备冲锋枪,直到遇到真正的狠人被揍的找不了牙,但已经来不及了。

西夏熬死了金国吗?西夏灭亡7年后金国才亡,应该熬死了北宋和辽国,西夏的延续主要是周旋于金辽战争和宋辽战争及宋金战争之间。打一个小小的西夏国竞用了二十多年,看来蒙古兵的攻坚能力确实不咋的!想亚欧大陆被蒙古兵以摧枯拉朽般的打败!现在看来只因战略战术错误!跟其打对攻的都死翘翘了,只有好好防守,打阵地战,方能耗上长时间。

西夏在嵬名元昊(李元昊)死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蒙古崛起时,如果西夏能联合金、宋、西辽(耶律大石)一起抗蒙那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但事实是各国心怀鬼胎不可能齐心抗蒙,最终的结局就是一个一个被灭掉!这一幕像极了当年不肯齐心合力抗秦的“山东六国”!

到现在也没完全明白成吉思汗大军的补给和后勤是怎么搞的?最少几万大军啊!而且经常一围城就是一年半载的,他们又不种粮食,除非烧杀抢掠,抢当地人的口粮。而且只要反抗的城市一攻破就是屠城!

北朝辽金蒙强强更替没有最强只有更强,反观南朝两宋扭曲古典儒家思想,汉家精英只知愚忠,再无魏武唐宗者更替前朝以立新朝而强盛,终落得举国陪葬赵家小儿,空余忠义再无汉唐。那段中国又一300年大分裂时代南北朝对比强烈!每念及北朝张弘范吟出气吞山河之词,南朝岳武穆直捣黄龙朝天阙没于风波亭,时北朝远比南朝更汉唐!

西夏活该,本来和宋一起好好的,非要自立为国,和宋打了n年。当年不自立宋有了西夏的骑兵说不定可以拿下燕云16州,这样辽,金困守关外,在蒙古高原上各民族互相混战,还有没有蒙古的崛起都未知。铁木真,游击战打的好,懂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围点打援,知道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集中兵力,消耗敌人,再加上蒙古马耐力好,弓箭射得远,使部队在当时机动性和射程无敌。

大家可以看看纪录片 (神秘的西夏),里面说的很清楚,自李元昊去世后,西夏宗族纷争不断,全面汉化,崇尚孔孟,更把佛教奉为国教,丢失了自身尚武的传统,社会矛盾尖锐动荡,最终面对蒙古大军未能再现昔日风,最终亡国。蒙古的对手如狗熊一般蠢也是蒙古的战略成功,只有会布局的人才会让对手做出失误的判断,而且蒙古人没有孔孟之道好无底线才是真正丛林法则,你见过狮子老虎捕食还讲什么孔孟之道吗?全是孙子兵法,一个王朝的兴旺始于孙子兵法确亡于孔孟之道。

实际上,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国土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宋朝不是穆桂英征西夏,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谁都没有征服了西夏。包括当时的金国,也不敢对西夏取什么措施。这就让蒙古族人把夏国灭了。最后还是汉族人统一了天下。实际上西夏是一支党项族人,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人。青海地区的人。唐朝时期被安置在了宁夏。改姓李。后来和宋朝没完没了的争斗。虚弱的宋朝也没有征服了西夏。最后让蒙古族给灭了。实际上蒙古族帮助了汉族人。

铁木真生时赶上了大好时机,世界无英雄。狗熊一般的苏丹莫克莫都能称雄西域,可见那事都是无人。区区一个曹阿瞒要是生在那时都能轻易暴揍铁木真。西夏在元昊之后基本国力在蒸蒸日上,但是军力在逐渐下降,而此时的北宋西军却屡屡在对夏战争中取得胜利。南宋后西夏继续保持高效的外交政策左右逢源,但是军事早已不堪,任得敬差点就分了西夏,可见西夏此时的内部矛盾多大。

成吉思汗是蒙古英雄,岳飞是宋朝英雄。只要国君是明君,又有许多像成吉思汗和岳飞军事人才,好好利用他们的军事思想,军事实力不强才奇怪!我们要换位思考历史人物,不要啥事扯到民族关系上。西夏开始很厉害,主要是后来过于汉化!自废武功!当然作为一个小国西夏的抵抗还是很悲壮的,为什么要屠城?就是西夏的抵抗非常激烈!不是你讲的那么不堪!

竟然有人觉得三国时期的人可以对抗蒙古,真是可笑。如果把当时的战略集团,看做是今天的企业,三国时期,曹操提出唯才事举,已经是最先进的理念,但这只是原始公司选拔任用干部的理念。而铁木真的善于总结、保留有生力量、善用投降力量,已经是一个优秀集团公司运营体系、运营机制、整合的范畴,比三国时期不知高了多少个纬度。

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一而再再而三的击败农耕文明,主要两个原因,第一就是交通工具先天优势,骑马打仗尤其蒙古均三匹战马,极大提升机动性,汉武帝倾国之力买战马养战马,所以才把蒙古人老祖宗的匈奴赶出东亚。第二就是政治制度,农耕文明往往发展一段时间就是任人唯亲,腐败丛生,导致内耗非常大。游牧民族往往任人唯贤,类似秦国商鞅变法那套唯军工封赏。这点也是为啥西夏金国等游牧民族国家依然兵败如山倒的原因,没有合理的法律和政治制度,事倍功半。南宋一个道理,腐败太严重。成吉思汗最大的武器就是改革了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投降的人都可以在战争中获封得到极大的难于想象的利益,所以投降蒙古人也是对中下层老百姓一种机会。

看历史,无论是秦一统六国,蒙古踏遍欧亚还是二战,都说明一个问题:恶魔都是靠大家养大的,之所以恶魔能做大离不开一群昏庸之徒送人头。这就是今天世界上绝不允许再有以占有他国领土为目的的灭国行为的原因,也是中俄跟美国互怼的原因。绝不能岀现一家独大。

只不过是金国皇帝是个猪头而已,自己的小弟西夏被打,居然不帮忙去打蒙古这个刺头。金国前几任皇帝都认为蒙古是个威胁自己统治的不稳定因素,隔断时间就去蒙古草原减丁,金国后期皇帝应该趁蒙古征西夏的时候,派军队偷袭蒙古老巢,烧草原,口抢牲畜,带不走的通通毁掉,参考汉朝打匈奴。把战火引导在蒙古境内。

灭夏一战伏击增援西平的西夏军是真的。但绝对达不到蓄意射伤大量西夏军的程度,想着射伤几万敌人又不能射死,作者真当蒙古人个个都是哲别?实际也就一场伏击战,被打崩的西夏军(撑死也就几千到万把人)突围进入西平城罢了。至于更夸张的蒙古弓堵门。别说蒙古弓,就是宋军用的那些以神臂弓为首的步弓们都达不到这样的射程。堵门?你无视城头的步弓呢?蒙古弓射程本身就很短,怎么堵门?要脱离城头步弓射程堵,那还有什么用?西夏军完全可以从容出门延城墙布阵迎敌。

野外曼古歹战术适应性极强,基本可以保证八成胜算。特别是不会打仗还特爱集结野战的对手,格外有效。攻坚能力不强所以围点打援战术为主。战略上说就是调动敌方主力机动部队,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实力,瓦解敌人意志。另外就是蒙古军队后勤的情况特殊,真正做到了极限的就粮于敌。这是非常残忍的草原战争规则,极度具有破坏力,对双方都一样。因此蒙古人的征服战争更像是毁灭战争。

论兵力,蒙古军队数量少于西夏,论装备,成吉思汗刚统一蒙古各部,也只有轻骑兵,而西夏有强大的重骑兵“铁鹞子”,其他各部队也是着甲率很高,可是最终几次大决战下来,都是以西夏惨败而告终,并不是说西夏将一手好牌打臭,而根本是以成吉思汗铁木真等蒙古高层深入研究了西夏的各种(军事和政治)的优缺点,并抓住西夏的劣势之处往死里打,坚决贯彻用自己的优势打西夏的不足,用自己的强势打西夏的弱势,再辅以政治上的分化瓦解,取先易后难的策略,最终才使得蒙古完胜西夏。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并以军舰封锁东、西港口。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仍然积极抵抗。

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胁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于2月11日自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扩展资料:

甲午一战,给本就迭受灾荒的山东更增加了战争开支和战败赔款的负担。战后数年之内,山东各地的赋税倍增。灾民和农民都被迫成为流民,加重了山东不稳定的因素,这成为后来山东匪患严重的一大根源。

北洋水师的战败,让清朝海防变得毫无防御能力,列强乘机瓜分中国军港。

1898年,中德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德国强行租借了胶州湾,租期99年。英国则在日军撤离威海卫之后,派兵进驻威海,并于1898年与清签订了《中英订租威海卫条约》。山东海防至此门户洞开。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有:

1.清朝腐败,贪污军款。

清末,满族中央的衰弱,汉族官僚李鸿章等人纷纷崛起,清落后的专制体制,由此产生的腐败政治,在军队中也形成不良风气,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曲意取宠,一味迎合,追逐个人利益。

2.装备劣势,火炮原本质量就不行,火炮,战舰节速都比不过日本。

清军以劣势兵力(清军3000吨以上军舰两艘,3000吨以下军舰10艘,日军3000吨以上军舰8艘,3000吨以下军舰4艘)迎击日军。

3.日本准备充分。

日本破译了中国的电码,对北洋水师的行动了如指掌.并且在战前多次演练,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和战术,而北洋水师则是仓促应战.

扩展资料:

清朝时,中国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旗、军旗,最初的海军军旗设计来自于阿斯本-李泰国舰队时期由李泰国所设计的三角黄底青龙旗,后被北洋海军沿用。1880年代改为正方形。

《北洋海军章程》颁布后,遂正式成为最早的具有近代化意义的中国海军军旗。后来的大清帝国国旗也是沿用此图案。

黄底青龙旗为羽纱质地,底呈正**,用羽纱镶嵌青色五爪飞龙,龙头向上,分为大小四号:头号横长1丈5尺6寸,宽1丈6寸5分;二号横长1丈3尺9寸,宽9尺5寸;三号横长1丈1尺5寸,宽7尺6寸;四号横长9尺6寸,宽6尺三寸。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北洋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