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2.如何理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3.道家的绝仁弃义与儒家的仁义之间有什么区别?

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意思是什么”

5.《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该怎么解释?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绝仁弃义-女魔王绝仁弃义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注释"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就如同"不尚贤"一样,并非是厌恶、不用真正的圣智贤能,也不是反对仁义之行为,而只是反对用荣誉名号、高官厚禄等东西来进行标榜、崇尚。标榜、崇尚的结果,往往是使人在名利的诱惑下争相主观施为,甚至做伪、做表面文章。而且在这些形名的炫耀下,常常使人们丧失掉人性的客观评判标准,从而被"大伪"所蒙敝。所以老子说,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注释圣贤们用心良苦,提供这"仁义"药方,希望医治社会之弊。但老子不仅深懂医理,而且精通药性。老子认为,上上策应是保持社会人群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人类的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某种基因发生了突变引起的。而保持社会人群身心健康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用这样的方法,来保持人民天性基因的淳朴,不让人民的身心失调。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注释巧,这里是指机巧、欺诈的意思。利,唯利是图。范应元说:"巧利,本欲以便民,而未必至扰民,尽巧利之习胜则寝失淳朴之风也。"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注释此三者: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文不足:意思空洞不具体。属:从属,归属。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是净化社会的三条原则,但是,只说断绝似乎意思空洞不好理解,表述得还不够清楚,所以,还要让它们归结到具体的措施上来,那就是"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注释见:现,呈现。 素:朴素、纯洁。 朴:淳朴、朴实、自然。

仁义礼智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只能是治病用的权宜之计,不能用于养生。但人们看到这些药的毛皮功效后,却认为其能强身健体、保命无忧,于是对于社会这个机体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以至于机体百病丛生。

真正明智的作法,是将身体调理到归于正常之"朴"。这个调理的方法就是就是"见素"。"见素"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见素",就是说呈现在民众面前的事物应当该是朴素、纯洁、朴实、自然,而不是虚、伪饰、欺诈、蒙骗。如果能使人民处在耳闻目睹都是朴素无邪的环境中,便能"浊以静之徐清",便可逐渐减少他们的私心贪欲,恢复他们浑厚淳朴的天性。

绝学无忧。

注释抛弃外饰伪学而守自然之淳朴,便可无舍本取末之忧。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老子所谓绝学之意,就是使人反求诸己本然之善,不至逐外失真,流致于伪。君子应学以致道,而后世徒学于外,不求诸内,以至以文灭质,以博溺心,老子因此而忧之,故谓绝饰伪之学。

译文:

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

 这三点,因为意思空洞不好理解,所以令其有所从属:清除对人民心灵产生污染的毒素,使人民处在耳闻目睹都是朴素无邪的环境之中,以保持他们浑厚质朴的天性,可减少人民的私心贪欲。抛弃外饰伪学而守其天性淳朴,可无舍本取末之忧。

如何理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意即: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感悟: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孝子”,年迈的父母一辈子节俭,不喜欢穿新衣,但“孝子”为了让别人不要说闲话,让别人夸自己“孝顺”,硬是买一些新衣给父母穿上,也不管父母感受如何,但人后,对父母态度很差,常常使阴气,父母并不真正开心。。

这只是一个片面的例子,生活中类似的人很多。老子是要我们剔除这些表面的伪装,能够从质朴的真心出发,做人做事,社会才能真正美好阳光。

道家的绝仁弃义与儒家的仁义之间有什么区别?

在看文章的时候看到了道家的绝仁弃义,这里面的仁义跟儒家的仁义是不是一回事?不是的话,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这里的全句是“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里的意思是不要仁义了,民众久恢复孝慈之心了。仁义是大道被废后的药方,孝慈是有不孝子之后的药方,当国家危难之时忠臣是国家的药方。

在道家看来,如果不知仁义,但行事有仁义,就不会有人来提倡仁义!反之有人行不仁不义之事,才会有人来提倡仁义。你看这里并没有说要人不仁不义吧?老子并不反对仁义,道家也没有说要反对仁义道德,反对仁义道德的是法家。

接下来说的是道家的仁义是什么意思?道德经里说:“大道废,有仁义”。道家所讲究的“仁义”二字来自于奥妙的《道德经》,后来道家的“忠孝节义”的思想与《道德经》里面所提倡的“仁义”二字相符合。仁义是道德的衍生!所以道家讲仁义,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顺理成章的!

道家认为,如果不能够道治天下,不能够无为而治,那么就需要用仁义之道来帮助治理国家!但是如果能够道治天下,也就是无为而治,那么仁义之道就可以荒废,从而没有了用处。

儒家的仁义是五常之一。“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的发展中,他与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人创作的“梅花篆字”梅报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乐、长寿)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三字经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由此可见,儒家的仁义比道家的仁义差了一个等级。道家认为,仁义之道不能究竟,但是如果大道荒废的时候比如像我们的当今社会就可以很有用处。但是有想真正究竟的治理天下,必须是大道通行才行!像我们今天的中国,就不能用道家的治国理念,因为没有达到大道通行。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意思是什么”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If we could abolish knowledge and wisdomThen people would profit a hundredfold;If we could abolish duty and justiceThen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would form.二千多年前,哲人老子曾经说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老子所谓的“绝圣弃智”是指返扑归真,让老百姓恢复到淳朴与敦厚的状态,不要去耍小聪明,不要去勾心斗角。老子一生崇尚的是大智慧,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即以退为进,以空明的心态看待大自然,对大自然和客观规律不要横加干涉,屏弃一切浮躁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战胜一切”(即“无不为”)的客观效果及思想境界。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的管理者,不要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地对老百姓加以算计。“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要想煎小鱼那样,不要经常翻动,瞎折腾。不要自以为是地树立什么“圣人”及“智人”的样板。不要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为老百姓谋划这样,谋划那样,要顺其自然,让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样,老百姓自然而然就会丰衣足食,获利百倍。西汉初年,由于年年的战乱,当时的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被体,就连皇帝本人也穷得找不出四匹毛色一样马来拉他的车。刘邦及吕后于是用了老子的主张(史称“黄老之术”),不去折腾老百姓,让他们顺其自然地自我发展,使他们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的机会,结果国家很快地富强了起来,达到了“文、景之治”。但汉武帝改变了国策,纳了董仲舒的“废除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于是四处讨伐,穷兵黩武,百姓们苦不堪言。虽然汉武帝以“文景之治”所积累的国力与余威,取得了赫赫的战功,杀得匈奴人片甲不留,然终因国策的改变而为西汉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光武帝刘秀恢复了其老祖宗的“黄老之术”,国家又一次强盛并发达了起来,史称“光武中兴”;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因其太子酷爱儒术而叹息道:“将来破坏国家制度,让国家衰败下去的人必然是这个小子哦!”西方哲人云:“人类一思考,上帝往往就会发笑”,庄子说:“人的生命有限,而自然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有时候,人类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圣”及“智”不过是都些违背客观规律的轻举妄动,并要受到自然及客观规律的严厉惩罚与报复。反观现代社会的破坏生态环境,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与索取的瞎折腾所造成的恶果,这正好象是人类在自我戕害,自掘坟墓,二千多年前的老子早就预言了这种做法的不可取。“ 仁义”观是儒家思想的内核,老子崇尚的是“道”与“德”,他认为失去“道”便会产生“德”,失去了“德”然后才有“仁”与“义”。仁义是道德的衍生物,是道德的末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既然有了“道”与“德”,就无需去追求什么“仁”与“义”。“仁”与“义”虽然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是虚伪与狡诈的隐藏之所。在独尊儒术的年代里,人们就往往发现有很多人,虽然“满口的仁义道德,却一肚子的男盗女娼”。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露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儒家的“道德”与老子所谓的“道德”是不一样的,儒家的“道德”是依照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三纲五常”形成的一套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与观,任何人不得愈矩。儒家提倡:“盛荣饰”,喜欢做一些冠冕堂皇的表面文章,其所宣扬的“仁”与“义”不过是维护其等级与制度的遮羞布,是鬼脸上涂抹的雪花糕,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实在虚伪得可以!老子主张废除这些表面文章,让老百姓恢复到自然与淳朴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真诚而融洽地相处,如初生的婴儿(“婴之未孩”),这样将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父慈子孝,其乐融融。这与时下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该怎么解释?

事实上,老子恰恰相反是反精英的

在老子那个时代圣贤基本等同于统治者

老子认为,统治者不应该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民众,不应该束缚甚至是引导民众,这样民众的行为才符合自然,也就是合乎道

那个绝就是舍弃的意思

你这个解释不能不说是说不通,不过所解释出来的老子是于我们这个社会普遍意识里的老子是不合辙的

也就是说,不符合老子的一贯思想

老子这段话和“天地不仁”应该是有延续性的而不是相悖的

理解一个哲学家也应该总体上找准了方向,而不是断章取义的发挥创造性

话多了点,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