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务员面试牢记名言警句之:严格执法篇

2.赏罚分明的名言

3.荀子·正论一

4.赏的成语有哪些

5.罚不当罪是何意?出自于哪?

6.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翻译

赏不当功_赏不当功,罚不当罪

故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群而不足,争心将作,上圣卓然先行敬让博爱之德者,众心说而从之,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第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夫人宵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聪明精粹,有生之最灵者也。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用仁智而不恃力,此其所以为贵也。故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群而不足,争心将作,上圣卓然先行敬让博爱之德者,众心说而从之。从之成群,是为君矣。归而往之,是为王矣。《洪范》曰“天子作民父母,为天下王”圣人取类以正名,而谓君为父母,明仁、爱、德、让,王道之本也。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圣人既躬明哲之性,必通天地之心,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而则天象地。故曰:先王立礼,“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也。刑罚威狱,以类天之震曜杀戮也。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也。《书》云“天秩有礼”,“天讨有罪”。故圣人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五刑。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大者陈诸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其所繇来者上矣。

自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定水害。唐、虞之际,至治之极,犹流共工,放讙兜,窜三苗,殛鲧,然后天下服。夏有甘扈之誓,殷、周以兵定天下矣。天下既定,戢臧干戈,教以文德,而犹立司马之官,设六军之众,因井田而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故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也,有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也,有戎马四匹,兵车一乘,牛十二头,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干戈备具,是谓乘马之法。一同百里,提封万井,除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园囿术路,三千六百井,定出赋六千四百井,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此卿大夫地之大者也,是谓百乘之家。一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万井,定出赋六万四千井,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此诸侯之大者也,是谓千乘之国。天子畿方千里,提封百万井,定出赋六十四万井,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故称万乘之主。戎马、车徒、干戈素具,春振旅以搜,夏拔舍以苗,秋治兵以狝,冬大阅以狩,皆於农隙以讲事焉。五国为属,属有长。十国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四为州,州有牧。连师比年简车,卒正三年简徒,群牧五载大简车、徒,此先王为国立武足兵之大略也。

周道衰,法度堕,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公问行伯用师之道,管仲曰“公欲定卒伍,修甲兵,大国亦将修之,而小国设备,则难以速得志矣”於是乃作内政而寓军令焉,故卒伍定歑,而军政成歑。连其什伍,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故夜战则其声相闻,昼战则其日相见,缓急足以相死。其教已成,外攘夷狄,内尊天子,以安诸夏。齐桓既没,晋文接之,亦先定其民,作被庐之法,总帅诸侯,迭为盟主。然其礼已颇僭差,又随时苟合以求欲速之功,故不能充王制。二伯之后,浸以陵夷,至鲁成公作丘甲,哀公用田赋,搜、狩、治兵、大阅之事皆失其正。《春秋》书而讥之,以存王道。於是师旅亟动,百姓罢敝,无伏节死难之谊。孔子伤焉,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故称子路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而子路亦曰“千乘之国,摄歑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治其赋兵教以礼谊之谓也。

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礼没於*乐中矣。雄桀之士因势辅时,作为权诈以相倾覆,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商鞅,皆擒敌立胜,垂著篇籍。当此之时,合纵连衡,转相攻伐,代为雌雄。齐愍以技击强,魏惠以武卒奋,秦昭以锐士胜。世方争於功利,而驰说者以孙、吴为宗。时唯孙卿明於王道,而非之曰“彼孙、吴者,上势利而贵变诈。施於昏嫚之国,君臣有间,上下离心,政谋不良,故可变而诈也。夫仁人在上,为下所卬,犹子弟之卫父兄,若手足之扞头目,何可当也。邻国望我,欢若亲戚,芬若椒兰,顾视其上,犹焚灼仇雠。人情岂肯为其所恶而攻其所好哉。故以桀攻桀,犹有巧拙。以桀诈尧,若卵投石,夫何幸之有。《诗》曰: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言以仁谊绥民者,无敌於天下也。若齐之技击,得一首则受赐金。事小敌脆,则偷可用也。事巨敌坚,则焕然离矣。是亡国之兵也。魏氏武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嬴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如此,则其地虽广,其税必寡,其气力数年而衰。是危国之兵也。秦人,其生民也狭厄,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厄,狃之以赏庆,道之以刑罚,使其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战无由也。功赏相长,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有数,故能四世有胜於天下。然皆干赏蹈利之兵,庸徒鬻卖之道耳,未有安制矜节之理也。故虽地广兵强,鳃鳃常恐天下之一合而共轧己也。至乎齐桓、晋文之兵,可谓入其域而有节制矣。然犹未本仁义之统也。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

故曰“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若夫舜修百僚,咎繇作士,命以“蛮夷猾夏,寇贼奸轨”,而刑无所用,所谓善师不陈者也。汤、武征伐,陈师誓众,而放擒桀、纣,所谓善陈不战者也。齐桓南服强楚,使贡周室,北伐山戎,为燕开路,存亡继绝,功为伯首,所谓善战不败者也。楚昭王遭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秦人为之出兵。二国并力,遂走吴师,昭王返国,所谓善败不亡者也。若秦因四世之胜,据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奋其爪牙,禽猎六国,以并天下。穷武极诈,士民不附,卒隶之徒,还为敌仇,猋起云合,果共轧之。斯为下矣。凡兵,所以存亡继绝,救乱除害也。故伊、吕之将,子孙有国,与商、周并。至於末世,苟任诈力,以快贪残,急城盈城,争地满野。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於前,而国灭亡於后。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其道然矣。

汉兴,高祖躬神武之材,行宽仁之厚,总揽英雄,以诛秦、项。任萧、曹之文,用良、平之谋,骋陆、郦之辩,明叔孙通之仪,文武相配,大略举焉。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於郡国,京师有南、北军之屯。至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外有楼船,皆岁时讲肄,修武备云。至元帝时,以贡禹议,始罢角抵,而未正治兵振旅之事也。

古人有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鞭扑不可弛於家,刑罚不可废於国,征伐不可偃於天下。用之有本末,行之有逆顺耳。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德者,帝王之利器。威武者,文德之也。夫文之所加者深,则武之所服者大。德之所施者博,则威之所制者广。三代之盛,至於刑错兵寝者,其本末有序,帝王之极功也。

昔周之法,建三典以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邦用轻典。二曰,刑平邦用中典。三曰,刑乱邦用重典。五刑: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所谓刑平邦用中典者也。凡者踣诸市,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其奴,男子入於罪隶,女子入舂槁。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

周道既衰,穆王眊荒,命甫侯度时作刑,以诘四方。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髌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盖多於平邦中典五百章,所谓刑乱邦用重典者也。

春秋之时,王道浸坏,教化不行,子产相郑而铸刑书。晋叔向非之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谊,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为禄位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惧其未也,故诲之以忠,怾之以行,教之以务,使之以和,临之以敬,莅之以强,断之以刚。犹求圣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惠之师。民於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民知有辟,则不忌於上,并有争心,以征於书,而侥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今吾子相郑国,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诗》曰:仪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又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如是,何辟之有。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於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货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歑子产报曰“若吾子之言,侨不材,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偷薄之政,自是滋矣。孔子伤之,曰“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於曾子,亦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陵夷至於战国,韩任申子,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胁、镬亨之刑。

至於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於是相国萧何攈摭秦法,取其宜於时者,作律九章。

当孝惠、高后时,百姓新免毒蠚,人欲长幼养老。萧、曹为相,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

及孝文即位,躬修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选张释之为廷尉,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於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

即位十三年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淳于公无男,有五女,当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缓急非有益”其少女缇萦,自伤悲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遂下令曰“制诏御史: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弗犯,何治之至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与。吾甚自愧。故夫训道不纯而陷焉,《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休,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为令”

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奏言“肉刑所以禁奸,所由来者久矣。陛下下明诏,怜万民之一有过被刑者终身不息,及罪人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於盛德,臣等所不及也。臣谨议请定律曰:诸当完者,完为城旦舂。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当斩右止,及先自告,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罪人狱已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鬼薪、白粲一岁,为隶臣妾。隶臣妾一岁,免为庶人。隶臣妾满二岁,为司寇。司寇一岁,及作如司寇二岁,皆免为庶人。其亡逃及有罪耐以上,不用此令。前令之刑城旦舂岁而非禁锢者,完为城旦舂岁数以免。臣昧死请”制曰“可”是后,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斩右止者又当死。斩左止者笞五百,当劓者笞三百,率多死。

景帝元年,下诏曰“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其定律:笞五百曰三百,笞三百曰二百”狱尚不全。至中六年,又下诏曰“加笞者,或至死而笞未毕,朕甚怜之。其减笞三百曰二百,笞二百曰一百”又曰“笞者,所以教之也,其定箠令”丞相刘舍、御史大夫卫绾请“笞者,箠长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皆平其节。当笞者,笞臀。毋得更人,毕一罪乃更人”自是笞者得全,然酷吏犹以为威。既重,而生刑又轻,民易犯之。

及至孝武即位,外事四夷之功,内盛耳目之好,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轨不胜。於是招进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其后奸猾巧法,转相比况,禁罔浸密。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於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国承用者驳,或罪同而论异。奸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

宣帝自在闾阎而知其若此。及即尊位,廷史路温舒上疏,言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语在《温舒传》。上深愍焉,乃下诏曰“间者吏用法,巧文浸深,是朕之不德也。夫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伤之。今遣廷史与郡鞠狱,任轻禄薄,其为置廷平,秩六百石,员四人。其务平之,以称朕意”於是选於定国为廷尉,求明察宽恕黄霸等以为廷平,季秋后请谳。时上常幸宣室,斋居而决事,狱刑号为平矣。时涿郡太守郑昌上疏言“圣王置谏争之臣者,非以崇德,防逸豫之生也。立法明刑者,非以为治,救衰乱之起也。今明主躬垂明听,虽不置廷平,狱将自正。若开后嗣,不若删定律令。律令一定,知所避,奸吏无所弄矣。今不正其本,而置廷平以理其末也,政衰听怠,则廷平将招权而为乱首矣”宣帝未及修正。

至元席初立,乃下诏曰“夫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今律、令烦多而不约,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罗元元之不逮,斯岂刑中之意哉。其议律、令可蠲除轻减者,条奏,唯在便安万姓而已”

至成帝河平中,复下诏曰“《甫刑》云五刑之属三千,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今大辟之刑千有馀条,律、令烦多,百有馀万言,奇请它比,日以益滋,自明习者不知所由,欲以晓喻众庶,不亦难乎。於以罗元元之民,夭绝亡辜,岂不哀哉。其与中二千石、二千石、博士及明习律、令者议减及可蠲除约省者,令较然易知,条奏。《书》不云乎。惟刑之恤哉。其审核之,务准古法,朕将尽心览焉”有司无仲山父将明之材,不能因时广宣主恩,建立明制。为一代之法,而徒钩摭微细,毛举数事,以塞诏而已。是以大议不立,遂以至今。议者或曰,法难数变,此庸人不达,疑塞治道,圣智之所常患者也。故略举汉兴以来,法令稍定而合古便今者。

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於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彭越、韩信之属皆受此诛。

至高后元年,乃除三族罪、袄言令。

孝文二年,又诏丞相、太尉、御史“法者,治之正,所以禁暴而卫善人也。今犯法者已论,而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收,朕甚弗取。其议”左、右丞相周勃、陈平奏言“父、母、妻、子、同产相坐及收,所以累其心,使重犯法也。收之之道,所由来久矣。臣之愚计,以为如其故便”文帝复曰“朕闻之,法正悫,罪当从。且夫牧民而道之以善者,吏也。既不能道,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法反害於民,为暴者也。朕夫见其便,宜熟计之”平、勃乃曰“陛下幸加大惠於天下,使有罪不收,无罪不相坐,甚盛德,臣等所不及也。臣等谨奉诏,尽除收律、相坐法”其后,新垣平谋为逆,复行三族之诛。由是言之,风俗移易,人性相近而习相远,信矣。夫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犹有过刑谬论如此甚也,而况庸材溺於末流者乎。

《周官》有五听、八议、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五听: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八议:一曰议亲,二曰议故,三曰议贤,四曰议能,五曰议功,六曰议贵,七曰议勤,八曰议宾。三刺: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三宥:一曰弗识,二曰过失,三曰遗忘。三赦:一曰幼弱,二曰老眊,三曰蠢愚。凡囚,“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梏桎,下罪梏。王之同族拲,有爵者桎,以待弊”高皇帝七年,制诏御史“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决。自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上恩如此,吏犹不能奉宣。故孝景中五年复下诏曰“诸狱疑,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辄谳之”其后狱吏复避微文,遂其愚心。至后元年,又下诏曰“狱,重事也。人有愚智,官有上下。狱疑者谳,有令谳者已报谳而后不当,谳者不为失”自此之后,狱刑益详,近於五听三宥之意。三年复下诏曰“高年老长,人所尊敬也。鳏、寡不属逮者,人所哀怜也。其著令: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朱儒当鞠系者,颂系之”至孝宣元康四年,又下诏曰“朕念夫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既衰,亦无逆乱之心,今或罗於文法,执於囹圄,不得终其年命,朕甚怜之。自今以来,诸年八十非诬告、杀伤人,它皆勿坐”至成帝鸿嘉元年,定令“年未满七岁,贼斗及犯殊死者,上请廷尉以闻,得减死”合於三赦幼弱、老眊之人。此皆法令稍近古而便民者也。

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善人为国百年,可以胜残去杀矣”言圣王承衰拨乱而起,被民以德教,变而化之,必世然后仁道成焉。至於善人,不入於室,然犹百年胜残去杀矣。此为国者之程式也。今汉道至盛,历世二百馀载,考自昭、宣、元、成、哀、平六世之间,断狱殊死,率岁千馀口而一人,耐罪上至右止,三倍有馀。古人有言“满堂而饮酒,有一人乡隅而悲泣,则一堂皆为之不乐”王者之於天下,譬犹一堂之上也,故一人不得其平,为之凄怆於心。今郡、国被刑而死者岁以万数,天下狱二千馀所,其冤死者多少相覆,狱不减一人,此和气所以未洽者也。

原狱刑所以蕃若此者,礼教不立,刑法不明,民多贫穷,豪杰务私,奸不辄得,狱犴不平之所致也。《书》云“伯夷降典,哲民惟刑”,言制礼以止刑,犹堤之防溢水也。今堤防凌迟,礼制未立。过制,生刑易犯。饥寒并至,穷斯滥溢。豪杰擅私,为之囊橐,奸有所隐,则狃而浸广:此刑之所以蕃也。孔子曰“古之知法者能省刑,本也。今之知法者不失有罪,末矣”又曰“今之听狱者,求所以杀之。古之听狱者,求所以生之”与其杀不辜,宁失有罪。今之狱吏,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功名,平者多患害。谚曰“鬻棺者欲岁之疫”非憎人欲杀之,利在於人死也。今治狱吏欲陷害人,亦犹此矣。凡此五疾,狱刑所以尤多者也。

自建武、永平,民亦新免兵革之祸,人有乐生之虑,与高、惠之间同,而政在抑强扶弱,朝无威福之臣,邑无豪杰之侠。以口率计,断狱少於成、哀之间什八,可谓清矣。然而未能称意比隆於古者,以其疾未尽除,而刑本不正。

善乎。孙卿之论刑也,曰“世俗之为说者,以为治古者无肉刑,有象刑、墨鲸之属,菲履赭衣而不纯,是不然矣。以为治古,则人莫触罪邪,岂独无肉刑哉,亦不待象刑矣。以为人或触罪矣,而直轻其刑,是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也。罪至重而刑至轻,民无所畏,乱莫大焉,凡制刑之本,将以禁暴恶,且惩其未也。者不死,伤人者不刑,是惠暴而宽恶也。故象刑非生於治古,方起於乱今也。凡爵列官职,赏庆刑罚,皆以类相从者也。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刑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夫征暴诛悖,治之威也。者死,伤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故治则刑重,乱则刑轻,犯治之罪故重,犯乱之罪故轻也。《书》云刑罚世重世轻,此之谓也”所谓“象刑惟明”者,言象天道而作刑,安有菲屦赭衣者哉。

孙卿之言既然,又因俗说而论之曰“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汤、武顺而行之者,以俗薄於唐、虞故也。今汉承衰周暴秦极敝之流,俗已薄於三代,而行尧、舜之刑,是犹以鞿而御駻突,违救时之宜矣。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钳一等,转而入於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故死者岁以万数,刑重之所致也。至乎穿窬之盗,忿怒伤人,男女*佚,吏为奸臧,若此之恶,髡钳之罚又不足以惩也。故刑者岁十万数,民既不畏,又曾不耻,刑轻之所生也。故俗之能吏,公以杀盗为威,专杀者胜任,奉法者不治,乱名伤制,不可胜条。是以罔密而奸不塞,刑蕃而民愈嫚。必世而未仁,百年而不胜残,诚以礼乐阙而刑不正也。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其馀罪次,於古当生,今触死者,皆可募行肉刑。及伤人与盗,吏受赇枉法,男女*乱,皆复古刑,为三千章。诋欺文致微细之法,悉蠲除。如此,则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专杀,法无二门,轻重当罪,民命得全,合刑罚之中,殷天人之和,顺稽古之制,成时雍之化。成、康刑错,虽未可致,孝文断狱,庶几可及。《诗》云“宜民宜人,受禄於天”。《书》曰“立功立事,可以永年”。言为政而宜於民者,功成事立,则受天禄而永年命,所谓“一人有庆,万民赖之”者也。

公务员面试牢记名言警句之:严格执法篇

1. 赏四字词语是什么

搜索《赏的四字词语》找到的。

雅俗共赏、赏罚分明、赏心悦目、孤芳自赏、论功行赏、有目共赏、风流自赏、冒功邀赏、以誉为赏、邀功求赏、瓜衍之赏、赏不遗贱、击节叹赏、赏不当功、功高不赏、犒赏三军、赏劳罚罪、有功而赏、赏奇析疑、赏善罚*、无功受赏、赏善罚恶、赏同罚异、明赏不费、赏赐无度、赏立诛必、横恩滥赏、赏不逾日、自我欣赏、赏心乐事、果刑信赏、赏贤罚暴、赏高罚下、积财吝赏、赏信必罚、奇文共赏、赏一劝百、鲁连辞赏、赏罚无章、僭赏滥刑、赏罚黜陟、重赏严诛、庆赏无厌、赏罚不当、赏罚不信、黜陟赏罚。

2. 观赏的赏的四字词语

雅俗共赏、

赏罚分明、

赏心悦目、

孤芳自赏、

论功行赏、

有目共赏、

风流自赏、

冒功邀赏、

以誉为赏、

邀功求赏、

瓜衍之赏、

赏不遗贱、

击节叹赏、

赏不当功、

功高不赏、

犒赏三军、

赏劳罚罪、

有功而赏、

赏奇析疑、

赏善罚*、

无功受赏、

赏善罚恶、

赏同罚异、

明赏不费、

赏赐无度、

赏立诛必、

横恩滥赏、

赏不逾日、

自我欣赏、

赏心乐事

3. 关于观赏的四字词语

不暇应接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接应不暇暇:空闲.指美景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目不给视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应接不遑遑:闲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岩居川观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应接无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4. 关于赏的四字词

明赏不费: 赏赐得当,就不浪费财物。

目不给赏: 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论功封赏: 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功受赏: 评定功劳,接受赏赐。犒赏三军: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

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

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计功行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击节称赏: 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僭赏滥刑: 赏的不是有功的人,罚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赏罚不当。

计功受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同“计功行赏”。

受,授。计勋行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同“计功行赏”。

5. 赏四字词语是什么

搜索《赏的四字词语》找到的。

雅俗共赏、

赏罚分明、

赏心悦目、

孤芳自赏、

论功行赏、

有目共赏、

风流自赏、

冒功邀赏、

以誉为赏、

邀功求赏、

瓜衍之赏、

赏不遗贱、

击节叹赏、

赏不当功、

功高不赏、

犒赏三军、

赏劳罚罪、

有功而赏、

赏奇析疑、

赏善罚*、

无功受赏、

赏善罚恶、

赏同罚异、

明赏不费、

赏赐无度、

赏立诛必、

横恩滥赏、

赏不逾日、

自我欣赏、

赏心乐事、

果刑信赏、

赏贤罚暴、

赏高罚下、

积财吝赏、

赏信必罚、

奇文共赏、

赏一劝百、

鲁连辞赏、

赏罚无章、

僭赏滥刑、

赏罚黜陟、

重赏严诛、

庆赏无厌、

赏罚不当、

赏罚不信、

黜陟赏罚

6. 关于赏的四字词

明赏不费: 赏赐得当,就不浪费财物。

目不给赏: 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论功封赏: 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功受赏: 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犒赏三军: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计功行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击节称赏: 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僭赏滥刑: 赏的不是有功的人,罚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赏罚不当。

计功受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同“计功行赏”。受,授。

计勋行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同“计功行赏”

7. 见赏 四字成语

不赏之功 形容功劳极大。

孤芳自赏 孤芳:独秀一时的香花。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击节称赏 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击节叹赏 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计功行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僭赏滥刑 赏的不是有功的人,罚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赏罚不当。

犒赏三军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

论功行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明赏不费 赏赐得当,就不浪费财物。

奇文共赏 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

赏罚分明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赏奇析疑 欣赏奇文而析其疑义。

赏心乐事 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赏心悦目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赏一劝百 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信赏必罚 信:真实不欺。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

8. 四字成语大全

安营扎寨 安心乐意 冷若冰霜 暗度陈仓 苦海无边 道高一尺 威信扫地 寸心千古 乘热打铁 乘人之危 乘胜逐北 乘坚策肥 乘胜追击 乘势使气 乘坚驱良 乘伪行诈 乘时乘势 乘隙捣虚 乘隙而入 乘龙快婿 出处殊途 狗肺狼心 逞强好胜 狗吠之警 狗吠之惊 乘顺水船 乘利席胜 乘鸾跨凤 乘其不备 乘龙配凤 乘间投隙 乘龙佳婿 乘间伺隙 天授地设 长枕大衾 东道之谊 乘其不意 山光水色 同敝相济 山崩水竭 授柄于人 使心用幸 如蒿 神焦鬼烂 首尾相卫 杀身报国 妄自菲薄 收园结果 乘间抵隙 成群集党 冲锋陷坚 铁狱铜笼 深沟壁垒 伺瑕导蠙 死生荣辱 深山穷林 通宵彻昼 丧胆亡魂 首尾相继 人怨天怒 神摇目夺 虱多不痒 歪不横楞 同类相求 杀身成义 逆子贼臣 天崩地解 身不遇时 同心共胆 殊涂同致 顽皮贼骨 撒泼打滚 顺风扯帆 齿牙馀论 不便水土 成群结党 不辨真伪 闭口捕舌 鼻塌嘴歪 成家立计 不耻最后 并容徧覆 变色易容 成帮结队 成群打伙 逆坂走丸 守先待后 深山穷谷 买爵贩官 撒科打诨 攀车卧辙 扫地无余 条分节解 深沟固垒 死有余罪 批亢抵巇 扫穴擒渠 挑精拣肥 深雠大恨 深仇宿怨 言之无物 势穷力蹙 贪求无已 铜打铁铸 铜盘重肉 食案方丈 食不暇饱 神怒人怨 数黄道白 说短道长 弯腰捧腹 剜肉成疮 剜肉做疮 顽皮赖骨 晚节不终 析微察异 食甘寝安 神枢鬼藏 死心搭地 人心丧尽 死模活样 死骨更肉 阋墙谇帚 率土宅心 同声相求 神施鬼设 同日而论 神运鬼输 神不附体 太平无事 同恶相济 同恶相助 死心落地 神情不属 赏信罚必 赏贤罚暴 拈毫弄管 杀衣缩食 山崩川竭 山崩海啸 出乖弄丑 不可胜道 出何经典 齿牙馀惠 出丑扬疾 鸱视狼顾 敝帚自享 迟疑不断 迟疑观望 鞭擗向里 敝绨恶粟 鞭辟着里 兵不接刃 不刊之书 不茶不饭 不痴不聋 避强打弱 避强击惰 避强击弱 不断如带 成群逐队 闭合思过 不差毫发 成则为王 抠心挖血 黏皮着骨 贪夫殉利 披沥肝膈 瓦查尿溺 望风希指 甘旨肥浓 身退功成 肝胆胡越 谈优务劣 同气相求 贪吃懒做 铁绰铜琶 说长话短 人自为政 旁门邪道 高官尊爵 赏高罚下 提纲振领 山崩地塌 刻骨仇恨 水火不避 批砉导窾 亡国之声 大呼小喝 神道设教 收视反听 山枯石死 噬脐无及 使心别气 外方内员 改弦易调 忍辱含羞 亡魂失魄 使心作幸 使性傍气 束带结发 水火兵虫 头痛额热 手高手低 探头缩脑 盈野 同尘合污 人言籍籍 深山长谷 含瑕积垢 顽父嚚母 拈酸吃醋 首身分离 完名全节 神牵鬼制 时乖运乖 如蓺 拔树搜根 束杖理民 殊形诡状 没法奈何 搔着痒处 调停两用 守正不桡 势穷力竭 剜肉生疮 束蒲为脯 手不停毫 手脚无措 赏劳罚罪 首足异处 束手缚脚 山肴海错 说短论长 慎终承始 天崩地坍 闭门墐户 不瞅不睬 成团打块 成年古代 敝盖不弃 逞怪披奇 成日成夜 兵不污刃 诚心正意 兵多者败 避凶趋吉 不经之说 闭合自责 闭门却轨。

赏罚分明的名言

出政施教,赏善罚暴。(墨子)

 释:出任政事和实施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

 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 (宋·林逋)

 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根本,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意见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着做。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

 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衰弱。

 者死,然后人莫敢杀;伤人者刑,然后人莫敢伤。(宋·李觏)

 释:对的处以,以后就没人敢了;对伤人的处以刑罚,以后就没人敢随便伤人了。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荀子)

 释:没有功劳就不进行奖赏,立了功的就要奖赏,没有罪过就不进行惩罚,犯了罪的就要惩罚。

 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宋·苏舜钦)

 释:大沟壑虽深,野兽能知道躲避开;大火虽非常猛烈,人没有踩上烧死的。

 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民不惩。(荀子)

 释:不进行教育而光,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

 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唐·元结)

 释:只奖赏善良的而不惩罚作恶的就会出乱子,只惩罚作恶的而不奖赏善良的也会出乱子。

 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 (孙武)

 释:赏赐没有一定限度就会费了财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惩罚没有限度就会虽也不能树立威严。

 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于贱。(清·唐甄)

 释:善于为官从政的人,在进行刑罚时,先制裁地位高的,后制裁地位低的;对地位高的从重,对地位低的从轻;对地位高的紧密,对地位低的稀疏,对地位高的认真坚决,对地位低的宽容。

 鞭朴不可驰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 (宋·李觏)

 释:鞭打的惩戒不能在家庭中松驰,刑罚不能在国家废除。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释:家里有永久的产业,虽遇到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永久的法规,虽遇到危险也不会混乱。

 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管仲)

 释:不因为贵重的宝物而歪曲使命和命令,所以说命令比宝物还贵重;不因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弯曲国家的法律,所以说法律比人要可爱。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诸葛亮)

 释:为国尽忠、对时代有益的人就是自己的仇人也必须奖赏,违犯法律、懈怠懒惰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人也必须惩罚。

 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 (北齐·刘昼)

 释:惩罚必须实施到有过错的人身上,奖赏必须给予有功绩的人。

 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宋·张孝祥)

 奖赏如果不能与所立的功劳相当,就不如不进行奖赏;惩罚如果不与所犯的罪过相当,就不如不进行惩罚。

 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 (宋·欧阳修)

 释:说的话多变人们就不会相信,下的命令频繁改动人们就不会服从。

 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 (唐·周昙)

 释:管理国家没有多大难处,也要象管理军队一样,关键是军队的法令是非常注重遵照执行的。

 赏不足劝善,赏不足禁非,而政不成。(宋·欧阳修)

 释:奖赏不能够教育人们做善事,惩罚不能够禁止人们为非作歹,这样就保不住。

 稂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明·张居正)

 释:形似禾苗的害草不铲除掉,真正的禾苗就不会茂盛;人们的冤愤不使之宣泄掉,暴戾的气氛就不会消除。

 上下不合,令乃不行。 (管仲)

 释:上下之间不团结和睦,命令就不会得到贯彻执行。

 不以喜以加赏,不以怒以加罚。 (晏婴)

 释:不因为个人高兴了就随便赏赐下面,不因为个人生气就随意惩罚下面。

 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汉·司马迁)

 释:职位不能没有功绩就取得,刑罚不能因为高贵有势力就免除。

 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清·唐甄)

 释:国家难以治理,人们往往以为是难在百姓难于管理,不知道难于管理的并非民众而是官吏。

 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汉·荀悦)

 释:赏罚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赏要公正合理,罚要坚决果断,要慎重对待自己的信用和命令。用赏来激励人们做好事,用罚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

 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而不求便于民,斯法因人立,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即不便民矣,其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 ( 清·严复)

 释:治理国家的法律,是为人民制定的,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力求方便百姓。而乱国的法律,是为统治者而立的,它在执行过程中也必然力求为保护统治者,而不方便于人民。这种为少数人而立的法律大多数都违背天理人性。违背人民利益的法律既使制定了,而这个国家也一定不会安定。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淮南子主术训》)

 释:所谓法律,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是非的标准,也是国王治理国家的准绳。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惩罚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制定奖赏条例,也是为了赏赐那些应该给予奖励的人。

 一政之举,一令之施,合乎其德智力者存,违于其德智力者废。 (清严复)

 释:一个政策的制定,一项法令的实施,如果符合民德、民智、民力的就能存在下去,违背民德、民智、民力的就会被废除。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永在。(战国·慎到)

 释:当君王的人不过多地听那些空泛无益的议论,而应根据法律制度来评判时政的得失。不合乎法律的话不要听,不合乎法律的辛劳不给以赏赐,没有功劳的亲属不能任用他们作官。当官的人不能因亲徇私,法律对所爱者也不应有特殊的施舍。因此,上下级之间没有别的,只有法律是永存的。

 公务员面试牢记名言警句之:用人察人育人篇

 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汉·王符)

 释: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国君一呼百应,国君一动而百姓紧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义和真理。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

 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婴)

 释: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他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不要强行让他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事情。

 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淮南子》)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

 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 (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

 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

 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宋·刘克庄)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标准、规制放宽一些。

 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 (唐·吴兢)

 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

 疑则勿用,用则勿疏。 (唐·白居易)

 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

 释:不知人的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短处中的长处,这样,就不能够用人,不能够教育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明·冯梦龙)

 释:人不能以貌相好坏来决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来计量。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谭嗣同)

 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坚固的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河就不如船。

 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明·冯梦龙)

 释:不能根据一两次人们对某人的称赞,就判断某人为君子;不能根据一时的非议,就判断这个人为小人。

 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辨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三国·诸葛亮)

 释:观察了解人的办法有七条:一是要让他们参与到事物中来辨别是非看他的志向;二是用穷追到底的方法辩论看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借商议计谋看他的知识;四是突然告诉祸难临头的消息看他的勇气,五是当他酒醉之后看他的本性;六是正当其时给以私利看他的廉洁品质;七是委托他办事情看他的诚实与否。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孔子)

 释:凡提拔平民中人作官,必先对他的德能进行考核。考核完作出结论之后,给以任用。任用后,先交给他一些具体的政事,看他是否具有办事能力,试用合格,再根据才能大小确定其官位;根据官位大小,再给以相应的薪俸。

 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汉·王符)

 释:知人用人最简捷的途径,没有比考核贡献更好的。如果贡献、功劳确实考核清楚了,那治和乱的情况也就表现的非常明显,人的品质好坏、能力高低会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

 馋夫似贤。 (汉·陆贾)

 释:用馋言害他人的匹夫,外表装得象圣人一样。

 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临财,不见义士之节。(宋·林逋)

 释:不面对到难处,就不会看出忠臣的心意;不面对财物,就看不出义士的节操。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

 释:现在的人们看不出是凌云的树木,直等到树木凌云才说它高大。

 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 (清·梁佩兰)

 释:人才是难以得到却很容易失去的,作为人主不能不明白这一点。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

 释: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多种多样地产生人才。

 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清·魏源)

 释: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长处,去掉人的短处。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

 释:能够得到天下的英才教育他们,是我的第三件乐事。

 十人树杨,一人拔杨,则无生杨矣。 (《战国策》)

 释:十个人栽种杨树,一个人去拔杨树,这样就没有活着的杨树了。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

 释:导致天下太平安宁全在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全在教育培养。

 人才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莫可非。 (宋·陆游)

 释:人才衰竭或萎糜才是值得忧虑的,人们士气峥嵘就不能够责怪、反对。

 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管仲)

 释:一年的,没有比上种粮食重要的;十年的,没有比种树木重要的;终身长久的,没有比培养人更重要的。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

 释:试验玉的真,要烧满三日才知;辨别枕木和樟木,要等到长七年才能分清。

 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三国·曹植)

 释:慈祥的父亲也不能爱护没有好处的儿子,仁义的国君也不能白养着没有用处的大臣

荀子·正论一

1、公正是赏罚分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2、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

3、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元结

4、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

5、赏及*人,则善者不以赏为荣;罪及善者,则恶者不以罚为辱。吕坤

6、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班固

7、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荀悦

8、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丘明

9、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陈寿

10、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刘向

11、世之治乱,在赏当其功,罚当其罪,即无不冶。脱脱

12、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张孝祥

13、信赏以劝能,刑罚以惩恶。张九龄

14、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吴兢

15、刑赏之本,在乎助善而惩罚。吴兢

16、赏不遗疏近,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吴兢

用赏罚分明造句

1、一个春秋过去了我发现赵老师,不但赏罚分明而且公平公正。

2、不信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甚至很多时候最简单的赏罚分明都做不到,你还能指望做事能更上一层楼么?

3、家长在教育女孩时,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不要出尔反尔,否则女孩会不明白你的意思,从而达不要教育她的效果。

4、如此赏罚分明,良性循环,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就会逐渐建立起来。

5、老板是个赏罚分明的人,从不偏私任何人。

6、咱们的干部工作就应该赏罚分明,张扬有了工作成绩应该给予奖励。

7、吴王夫差虽然总是寻欢作乐,但是当他知道范篥背叛他时,他还念着范篥曾经救过他,因而没有杀他。吴王夫差至少赏罚分明。

8、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

9、用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保障执行力。

10、有些妈妈,孩子犯了错不管,干了好事也不表扬,最后让孩子一无事成,只能回家靠妈妈养活。而我的妈妈恰恰相反,她的特点就是赏罚分明。

11、岳飞治军赏罚分明,自己又能与士兵同甘共苦,部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12、在《始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

13、只有赏罚分明,才能体现公平。

14、这番话下来,全场所有人都嘴巴大张得厉害,同时也感觉他这赏罚分明的具体实施规则,其实很有效果。

15、“偶像激励”在教育策略上属于“制约学习”的类型,不仅有目标还要赏罚分明。

16、《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

17、对子女要赏罚分明。批评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惩罚性的措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避免下次再犯。

18、康熙是一位赏罚分明的英明皇帝。

19、良好教育理念就是懂得赏罚分明,是为了争取有限的升学名额,让一部分学生成为另一部分学生的陪读者。

20、罗士信作战勇猛赏罚分明,治军极严。

21、如何管理军队?回答可能会五花八门,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赏罚分明。

沟通的艺术:上级要赏罚分明

沟通的艺术:上级要赏罚分明

2.上级要赏罚分明

管理者必须言必行、行必果,赏罚分明。为了激励下属,领导需要许诺,也就是把一个美好的前景说给下属听,以增强他们的信心、鼓舞他们的热情,使他们能更顺利接受公司的安排,更加圆满地完成任务。然而,有些领导却往住在事后将所许的诺言轻易地抛在脑后。

一句话把人说笑

张丽是一家安防公司的员工,常因业绩不错而恃才自傲。有一次,她认为应该改进一项具体的工作流程,因为它存有诸多缺点。于是,她向主任提出方案,主任没有理睬,反而觉得她很多事。

张丽对自己的想法很肯定,便私自改进了工作流程。主任发现后,很严厉地指责了她,张丽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与主任争辩后,便离开了工作岗位。

主任反映到经理处,经理也批评了她。但张丽一意孤行,拒不接受任何对她的处罚。

经理不得已将此事上报给了老板。老板实际了解了情况后,找来张丽谈话。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老板都没有批评张丽,反而让张丽说出自己的想法,张丽便谈了很多现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老板也以朋友的方式与张丽交流。由于感受到老板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张丽的情绪也有所缓解,承认自己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最后,张丽也愿意为自己的错误接受处罚。

在张丽高兴地离开后,老板与经理、主任沟通了一下,重新制订了对张丽的处罚方案。张丽欣然同意了。此事使张丽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恃才自傲的缺点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还积极配合主任的工作。

简单的惩罚并不能让人心悦诚服,也不能从根本上防止此类错误的再犯。这时候,就需要管理者取一些必要的管理艺术与手段,在理中结合一些情,使二者有效地融为一体,实现惩罚的目的。

一句话把人说跳

三国时期,孙策原本是袁术的属下。袁术既欣赏他,又害怕他,担心他发展起来后会成为自己的劲敌。孙策屡次为袁术建功。有一次,袁术对孙策说:你要是能把九江拿下来,我就封你为九江太守。孙策果然把九江攻下了,袁术却另外派人做了九江太守。孙策很不高兴。

过了一段时间,袁术又对孙策说:前一次我错了,这一次我说话一定算数,你要是把庐江拿下了呢,我就真的任命你做庐江太守!孙策领兵经过艰苦的战斗,攻占了庐江。可是袁术又违背了诺言,这让孙策大为失望。

后来,孙策找机会离开袁术,平定了江南大片土地,独立发展自己的势力。袁术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呕血而死的下场,临死之前还捶着桌子说:我袁术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啊?

从袁术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领导食言自肥,也许能得到一时的方便,但是最终会让他失去人心,遭受更大的损失。

行动指南

高明的领导必须言必行、行必果,赏罚分明。当某个员工在某些事情上取得了成就时,领导就要懂得及时给予奖励和鼓励。有奖必有罚,某个员工犯下了错误,就必须受到一定的惩罚或者批评。只有领导做到奖罚分明,下属才会心悦诚服地为他办事。

赏罚分明是褒扬贬抑的真实体现,是对正当行为的强化、对错误选择的弱化,如指示灯一样给员工指明行动的方向。要想有效地维护团队的纪律,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尽心尽力工作,领导就必须切实地做到赏罚分明。反之,做不到赏罚分明,就会破坏团队纪律和秩序,当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时,团队的战斗力就会丧失。

但是在对员工进行赏罚时,领导者常常会犯错误。例如,一些领导常常会犯言而无信的毛病。许下奖励的诺言,但事后又反悔,这会令下属伤心,斗志全无。孔子说过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意思就是,人不能没有信用,就像车不能没有方向盘一样。一个聪明的领导者,想要一个下属忠于自己,尽职尽责,就要言必行,行必果,就要做到赏罚分明。领导说话不当真,下次再许这样的诺言,人们就把它当作是小孩子喊了无数遍的狼来了。

作为一个***,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要有分量,这样才能理服众人。领导要树立权威,必须对属下赏罚分明。

领导者在实行赏罚时还容易犯的一种错误是过分追求民主。现代社会的民主常常体现为少数服从多数。一些领导也因此而认为大多数人犯了错误就不应该追究,因为牵扯面过广,不利于企业的稳定;也有的领导在很多人为犯错者说情求饶时放弃立场,本来该惩罚的不惩罚,对其他人造成了十分坏的影响。其实,这是管理的大忌。制定制度,目的就是让人遵守,当奖则奖.当罚则罚。身为领导,应该切记不要因为犯错的是大多数就姑息迁就,认为法不责众,这样只会导致自己威信尽失,管理不力。

迁就大多数人的意见并不能和平地收拾局面,也不会对员工起到惩戒作用。惩罚与奖励都应该遵循原则严格执行。惩罚员工,必定会触动员工的利益而引起反对,此时,领导绝不能迁就大多数人的意见,而是要耐心地解释,让被惩罚者心服口服,让反对者变成赞同者。如果为了寻求大多数人的支持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只会让众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如此,管理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没有任何的实际效果。

鲁迅的名言爱憎分明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的爱和对派的恨,爱憎分明!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意思是:对幼童呵护备至,对敌人冷若冰霜,对事业执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rú)子牛: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冷对,冷落对待.千夫指,原意是许多人的指责.

语本《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这里比喻敌人的指责.

俯首,低头,表示听从的样子.为,做.孺子,儿童.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爬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儿子不小心跌倒时,把齐景公的牙齿挂折(shé)了.因而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就称齐景公为“孺子牛”.这里比喻人民大众的牛.

这是鲁迅《自嘲》中的诗句.全诗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又,千夫指为千夫所指,千夫指的,也就是人民的公敌.

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的推介,鲁迅的这首《自嘲》,在过去一个历史时期是非常著名的诗,其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皆知的名句。

“诗无达诂”,由于鉴赏者个人经历和情感的不同,对诗的解释也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解读,言之成理,无可厚非,属于“固有本语本意若不及此,而触景动怀,别有激发”(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序》),“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的情况。但由于的特殊地位,和一个时期的政治风气,在这首诗的解释上,便出现了不少不顾诗的写作背景,脱离文本,一意迎合,曲为之说的鉴赏文章。

那么“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原意是什么呢?让我们先看看《自嘲》的写作背景。

其实,这首诗的写成缘于一场饭局。《鲁迅日记》1932年10月5日记:“晚达夫、映霞招饮于聚丰园,同席为柳亚子夫妇,达夫之兄嫂,林微因。”10月12日记:“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此诗后被收入《集外集》时,“旧帽”改为“破帽”,“破船”改为“漏船”,并题为《自嘲》。

日记中所提的林微因并非民国才女林徽因,而是一个文学青年,是游走于创造社与新月社主将之间的超级粉丝,所以才会被郁达夫邀请。1956年12月6日,《新民报晚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孺子牛”的初笔》的短文,署名“魏殷”,据称即为当年参加“达夫赏饭”之局的林微音。文中提到了此次饭局上郁达夫和鲁迅的一段对话,原文如下:

1932年冬,郁达夫之兄郁华来到上海,达夫迎宴于聚丰园,并请鲁迅和柳亚子夫妇等三四人作陪。

鲁迅到时,达夫向他开了一句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

“嗯,”鲁迅微笑着应答,“我可以把昨天想到的两句联语回答你,这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达夫继续这样打趣。

“嗳,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鲁迅说。

所谓“偷得半联,凑成一律”盖由此而来——鲁迅是从郁达夫的“华盖远”得到了启发,想出了“运交华盖欲何求”一句,并最后完成了整诗。“闲人”是鲁迅的自嘲,“打油”即“打油诗”,是鲁迅的自谦。

鲁迅老年得子,对儿子周海婴宠爱有加。那年周海婴三岁,正是磨人的时段,“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深有体会的感慨,所以当郁达夫跟他开玩笑说他“辛苦”的时候,他才有了这样的诗句答语,因为“俯首甘为孺子牛”蕴含着一个和幼子相关的典故。

《自嘲》一诗虽为“达夫赏饭”之余的“副产品”,但主题思想却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严峻和鲁迅倔强不屈的个性特征。“自嘲”的意思就是自我嘲笑、自我解嘲。“自嘲”常被诗人用以为题,借以曲笔言志。

介绍了《自嘲》的写作背景,下面逐句解释一下诗的意思。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意思是,我交了倒霉的“华盖运”还想追求什么呢?倒霉到还没有敢翻身呢就碰到了脑袋。这一联是鲁迅对处境的自嘲,就像交了“华盖运”一样,处处倒霉。说明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恶劣。“华盖”是干支的一种特殊组合方式,八字为“华盖”则主不顺利,命运不通,有磨难。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我经过闹市时只好用破帽子遮住脸以保护自己,向往用一只破船载上酒然后在江湖中漂荡逍遥。后一句典出《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社会上众人七嘴八舌的责难我只有怒目冷眼相对,但回到家我甘愿低下头来充当幼儿的牛来哄着他玩耍。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躲进小楼里就成了自己的“一统天下”,管他什么冬夏春秋季节和社会如何变幻呢。

回头再侧重解释一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名句。“横眉”是眉毛横竖而怒视的样子;“冷对”是冷淡的对待;“千夫指”意谓众人一同指责。《汉书·王嘉传》引里谚有“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明代杨於庭《驱憨赋》里也有“虽复膴仕,千夫所指”之句。这里鲁迅是自嘲自己树“敌”太多,包括当时文坛的论敌,编造流言蜚语的小报记者,当然还有国民党派等等。面对他们,有的只有怒目而视,有的只能冷谈以对。“孺子牛”典出《左传》齐景公为孺子当牛的故事(请参看本站典故故事“孺子牛”),另外清代洪亮吉《北江诗词》曾记钱季重联句“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即是对“饭饱甘为孺子牛”的化用,表现了他对幼子周海婴的宠爱。他在1930年4月15日写给李秉中的信中也提到了“孺子牛”:“我本以绝后顾之忧为目的,而偶失注意,遂有婴儿,念其将来,亦常惆怅,然而事已如此,亦无可奈何。长吉诗云:‘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只得加倍服老,为孺子牛耳,尚何言哉?”这里,“孺子”显然也是指幼儿周海婴。

由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具有爱憎分明的感彩,所以才被拿来借题发挥,用以表达革命文艺工作者对敌人和群众应该持什么态度的问题,并说明鲁迅就具有这样的精神。没有说这是鲁迅诗句的原意,之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把的解读,理解为是鲁迅诗句的原意,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实在与文学无关

赏的成语有哪些

学究

荀子《正论》分两篇进行解读。

荀子以为君子就是大众的领唱,大众的榜样,要站出来带领大家施行仁义,也只有这样,明确政令,才能使国家的管理明明白白。

荀子提到那些暴君其实不是君主,迟早有一天要背仁君推翻,只有仁君才代表大众利益。尤其对那些为暴君辩护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以为这是井底之蛙的作为。

原文

? 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是不然。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仪也。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唱默无应也,仪隐则下无动也;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若是,则与无上同也!不祥莫大焉。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则下治辨矣;上端诚,则下愿悫矣; 上公正,则下易直矣。治辨则易一,愿悫则易使,易直则易知。易一则强,易使则 功,易知则明,是治之所由生也。上周密,则下疑玄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上 偏曲,则下比周矣。疑玄则难一,渐诈则难使,比周则难知。难一则不强,难使则不功,难知则不明,是乱之所由作也。故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故主道明 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故上易知,则下亲上矣;上 难知,则下畏上矣。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 下畏己。传曰:“恶之者众则危。”书曰:“克明明德。”诗曰:“明明在下。” 故先王明之,岂特玄之耳哉! 

? 世俗之为说者曰:“桀纣有天下,汤武篡而夺之。” 

? 是不然。以桀纣为常有天下之籍则然,亲有天下之籍则不然,天下谓在桀纣则不然。古者天子千官,诸侯百官。以是千官也,令行于诸夏之国,谓之王。以是百 官也,令行于境内,国虽不安,不至于废易遂亡,谓之君。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 后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然而不材不中,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近者境内不一,遥者诸侯不听,令不行于境内,甚者诸侯侵削之,攻伐之。若 是,则虽未亡,吾谓之无天下矣。圣王没,有埶籍者罢不足以县天下,天下无君; 诸侯有能德明威积,海内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君师;然而暴国独侈,安能诛之,必不伤害无罪之民,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若是,则可谓能用天下矣。能用天下之谓 王。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 之也。桀纣非去天下也,反禹汤之德,乱礼义之分,禽兽之行,积其凶,全其恶,而天下去之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故桀纣无天下,汤武不弑君, 由此效之也。汤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纣者、民之怨贼也。今世俗之为说者,以桀纣为君,而以汤武为弑,然则是诛民之父母,而师民之怨贼也,不祥莫大焉。以天 下之合为君,则天下未尝合于桀纣也。然则以汤武为弑,则天下未尝有说也,直堕 之耳。 

? 故天子唯其人。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 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桀纣者、其志虑至险也,其志意至闇也,其行 为至乱也;亲者疏之,贤者贱之,生民怨之。禹汤之后也,而不得一人之与;刳比 干,囚箕子,身死国亡,为天下之大僇,后世之言恶者必稽焉,是不容妻子之数也。 故至贤畴四海,汤武是也;至罢不能容妻子,桀纣是也。今世俗之为说者,以桀纣 为有天下,而臣汤武,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犹伛巫跛匡大自以为有知也。  

? 故可以有夺人国,不可以有夺人天下;可以有窃国,不可以有窃天下也。可以 夺之者可以有国,而不可以有天下;窃可以得国,而不可以得天下。是何也?曰: 国、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 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国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 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 

? 世俗之为说者曰:“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共、艾毕,剕、枲 屦,杀、赭衣而不纯。治古如是。” 

? 是不然。以为治邪?则人固莫触罪,非独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以为人或 触罪矣,而直轻其刑,然则是者不死,伤人者不刑也。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凡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惩其未也。者不死,而伤人 者不刑,是谓惠暴而宽贼也,非恶恶也。故象刑殆非生于治古,并起于乱今也。 

? 治古不然。凡爵列、官职、赏庆、刑罚,皆报也,以类相从者也。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昔者武王 伐有商,诛纣,断其首,县之赤旆。夫征暴诛悍,治之盛也。者死,伤人者刑, 是百王之所同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  

? 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故治则刑重,乱则刑轻,犯治之罪固重,犯乱 之罪固轻也。书曰:“刑罚世轻世重。”此之谓也。  世俗之为说者曰:“汤武不善禁令。”曰:“是何也?”曰:“楚越不受制。” 

? 是不然。汤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汤居亳,武王居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曷为楚越独不受制也! 

? 彼王者之制也,视形埶而制械用,称远迩而等贡献,岂必齐哉!故鲁人以榶, 卫人用柯,齐人用一革,土地刑制不同者,械用、备饰不可不异也。故诸夏之国同 服同仪,蛮、夷、戎、狄之国同服不同制。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终王。日祭、 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夫是之谓视形埶而制械用,称远近而等贡献;是王者之 制也。  彼楚越者,且时享、岁贡,终王之属也,必齐之日祭月祀之属,然后曰受制邪? 是规磨之说也。沟中之瘠也,则未足与及王者之制也。语曰:“浅不足与测深,愚 不足与谋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此之谓也。  

? 世俗之为说者曰:“尧舜擅让。”  是不然。天子者,埶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夫有谁与让矣?道德纯备,智惠甚 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震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同焉者是也,异焉者非也。夫有恶擅天下矣。  ? 曰:“死而擅之。” 

? 是又不然。圣王在上,决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不能以义制利,不能以伪饰性,则兼以为民。圣王已没,天下无圣,则固莫足以擅天下矣。天下有圣,而在后子者,则天下不离,朝不易位,国不更制,天下厌然, 与乡无以异也;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矣!圣不在后子而在三公,则天下如归, 犹复而振之矣。天下厌然,与乡无以异也;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矣!唯其徙朝 改制为难。故天子生则天下一隆,致顺而治,论德而定次,死则能任天下者必有之 矣。夫礼义之分尽矣,擅让恶用矣哉! 

? 曰:“老衰而擅。” 

? 是又不然。血气筋力则有衰,若夫智虑取舍则无衰。 

? 曰:“老者不堪其劳而休也。”

? 是又畏事者之议也。天子者埶至重而形至佚,心至愉而志无所诎,而形不为劳,尊无上矣。衣被则服五,杂间色,重文绣,加饰之以珠玉;食饮则重大牢而备珍 怪,期臭味,曼而馈,伐皋而食,雍而彻乎五祀,执荐者百余人,侍西房;居则设 张容,负依而坐,诸侯趋走乎堂下;出户而巫觋有事,出门而宗祝有事,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侧载睾芷以养鼻,前有错衡以养目,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 以养耳,三公奉軶、持纳,诸侯持轮、挟舆、先马,大侯编后,大夫次之,小侯元 士次之,庶士介而夹道,庶人隐窜,莫敢视望。居如大神,动如天帝。持老养衰,犹有善于是者与?不老者、休也,休犹有安乐恬愉如是者乎?故曰:诸侯有老,天子无老。 

? 有擅国,无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尧舜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 之说也,不知逆顺之理,小大、至不至之变者也,未可与及天下之大理者也。

通译

社会上那些庸俗的创立学说的人说:“君主的统治措施以周密隐蔽为有利。”这种说法不对。  

? 君主,好比是民众的领唱;帝王,好比是臣下的标杆。那臣民们将听着领唱来应和,看着标杆来行动。领唱沉默,那么民众就无从应和;标杆隐蔽,那么臣下就无从行动。臣民不应和、不行动,那么君主和臣民就无法相亲善了。像这样,那就和没有君主一样,不吉利的事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所以君主,是臣民的根基。君主公开明朗,那么臣民就能治理好了;君主端正诚实,那么臣民就老实忠厚了;君主公正无私,那么臣民就坦荡正直了。臣民治理得好就容易统一,老实忠厚就容易役使,坦荡正直就容易了解。臣民容易统一,国家就会强盛;臣民容易役使,君主就能建立功业;臣民容易了解,君主就会明白清楚。这是安定得以产生的缘由。君主隐蔽不露,那么臣民就疑惑迷乱了;君主阴暗险恶,那么臣民就虚伪欺诈了;君主偏私不公正,那么臣民就紧密勾结了。臣民疑惑迷乱就难以统一,虚伪欺诈就难以役使,紧密勾结就难以了解。臣民难以统一,那么国家就不会强盛;臣民难以役使,那么君主就不能建立功业;臣民难以了解,那么君主就不清楚。这是祸乱产生的根源。所以君主的统治措施以明朗为有利而以阴暗为不利,以公开为有利而以隐蔽为不利。君主的统治措施公开明朗,那么臣民就安逸;君主的统治措施阴暗不明,那么臣民就危险。臣民安逸,就会尊重君主;臣民危险,就会鄙视君主。君主的措施容易被了解,那么臣民就亲爱君主了;君主的措施难以被了解,那么臣民就害怕君主了。臣民亲爱君主,那么君主就安逸;臣民害怕君主,那么君主就危险。所以君主的统治措施没有比难以被了解更坏的了,没有比使臣民害怕自己更危险的了。古书上说:“憎恨他的人众多,他就危险了。”《尚书》说:“能够彰明贤明的德行。”《诗》云:“彰明美德在天下。”古代的圣王也彰明自己,难道只是使自己幽深难知就算了吗? 

? 社会上那些庸俗的创立学说的人说:“夏桀、商纣拥有天下,商汤、周武王把它篡夺了。”这种说法不对。认为夏桀、商纣曾经有过统治天下的势位,那是对的;认为他们亲自占有过统治天下的势位,那就不对了;以为天下都掌握在夏桀、商纣手中,那也是不对的。  

? 古代天子有上千个官吏,诸侯有上百个官吏。依靠这上千个官吏,政令能推行到中原各诸侯国,就可称作为统治天下的帝王;依靠这上百个官吏,政令能推行到国境之内,国家即使不安定,还不致于被废黜撤换垮台灭亡,就可称作为诸侯国的国君。圣明帝王的子孙,是拥有天下的后代,是权势的占有者,是天下人所尊崇的帝王之家,但是如果没有才能又不公正,内则百姓怨恨他,外则诸侯背叛他,近处是境内不统一,远处是诸侯不听从,政令不能在境内实行,甚而至于诸侯侵略分割他,攻打讨伐他;像这样,那么他即使还没有灭亡,我也要说他已经失去天下了。 

? 圣明的帝王死了,那些拥有权势的后代没有德才,不能够用来掌握天下,天下等于没有了君主。诸侯中如果有人能够德行贤明威信崇高,那么天下的人民就无不愿意得到他让他做自己的君长;然而暴君统治的国家偏偏奢侈放纵,怎么能杀掉暴君呢,一定不伤害没有罪过的民众,那么杀掉暴虐之国的君主就像杀掉一个孤独无依的人一样。像这样,就可以说是能够使用天下人民了。能够使用天下人民的就叫做帝王。  

? 商汤、周武王并不是夺取天下,而是遵行那正确的政治原则,奉行那合宜的道义,兴办天下人的共同,除去天下人的共同祸害,因而天下人归顺他们。夏桀、商纣并不是丢了天下,而是违背了夏禹、商汤的德行,扰乱了礼义的名分,干出了禽兽般的行为,不断行凶,无恶不作,因而天下人抛弃了他们。天下人归顺他就叫做称王,天下人抛弃他就叫做灭亡。所以夏桀、商纣王并没有拥有天下,而商汤、周武王并没有杀掉君主,从这个角度就能证明它。商汤、周武王,是人民的父母;夏桀、商纣王,是人民的仇敌。现在社会上那些庸俗的创立学说的人,把夏桀、商纣王当作君主,而认为商汤、周武王是杀君,这样的话,那就是在谴责人民的父母,而把人民的仇敌当作君长,不吉利的事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如果认为天下归附的人才是君主,那么天下人从来没有归附过夏桀、商纣王,这样的话,那么认为商汤、周武王是杀君,就是天下人从来没有过的说法了,这只不过是在毁谤他们罢了! 

? 所以天子一定要有理想的人选来担任。治理天下,那任务是极其繁重的,不是最强劲有力的人是不能够担负它的;那范围是极其广大的,不是最明辨的人是不能够分辨它的;那人民是极其众多的,不是最英明的人是不能够协调他们的。这三个最,不是圣人没有谁能具备,所以不是圣人就没有谁能称王天下。圣人,是道德完备、十全十美的人,他就像挂在天下的一杆秤。  

? 夏桀、商纣王,他们的谋虑极其险恶,他们的思想极其愚昧,他们的行为极其昏乱。亲近的人疏远他们,贤能的人鄙视他们,人民怨恨他们,他们虽然是夏禹、商汤的后代却得不到一个人的帮助。商纣王将比干剖腹挖心,囚禁箕子,结果自身被杀、国家灭亡,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后世说到坏人,就一定要拿他作例证。这就是他们不能保住妻子儿女的中的青蛙不能和它谈论东海中的乐趣。”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 社会上那些庸俗的创立学说的人说:“尧、舜把王位禅让给别人。”这种说法不对。

罚不当罪是何意?出自于哪?

雅俗共赏、

赏罚分明、

赏心悦目、

孤芳自赏、

论功行赏、

有目共赏、

风流自赏、

冒功邀赏、

以誉为赏、

邀功求赏、

瓜衍之赏、

赏不遗贱、

击节叹赏、

赏不当功、

功高不赏、

犒赏三军、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赏劳罚罪、

有功而赏、

赏奇析疑、

赏善罚*、

无功受赏、

赏善不遗匹夫、

赏善罚恶、

赏同罚异、

明赏不费、

赏赐无度、

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翻译

“罚不当罪”这个典故比喻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称。

此典出自《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正论》,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况批驳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种种论调,为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制造舆论的政治论文。

在文章中,荀况批判了孟轲的“仁政”思想,反驳了“教化万能”和“治古无肉刑”的谬论,认为“治则刑重,乱则刑轻”。荀况指出:世俗(指社会上一般习俗)者说,古代太平的时代,废除了肉刑,只用象征性的刑罚。难道太平的时代就应该是这样的吗?不,如果人们本来就没有犯罪,不但不用肉刑,并且象征性的刑罚也可以不用。如果人们犯了罪,却用很轻的刑来处罚,就会使的不偿命,伤人的不受刑。用刑罚处治的目的,就在于禁止暴行,反对作恶,同时警戒以后发生类似的罪行。的人不被处死,伤人的人不被判刑,这叫纵容暴行。如果宽容犯罪的人,就无法反对罪恶了。因此象征性的用刑,并不产生于古代安定的时代,而是产生于当今混乱的时代。如果赏罚的事情有一件处理得不恰当,就会引起混乱。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译文: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这句话出自出自《荀子·儒效》

儒效篇,是儒家经典著作《荀子》的第八篇。本篇除了论述大儒的作用外,还论述了圣人、君子、劲士、儒雅、小儒、俗儒、俗人、众人、鄙夫几类人的德行,并强调了学习与法度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荀子非十二子》的学术史、思想史价值应该给予发掘。

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

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他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还在努力争取扩大儒家的政治空间。俯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荀子所体现的务实精神,应该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